易穿破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和饮水机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21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穿破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和饮水机水桶,所述桶盖(1)的顶面(11)上设有凹部(12),所述凹部(12)的底面(2)设有强度减弱部(4),所述强度减弱部(4)在强度上低于所述底面(2)的其余区域,所述强度减弱部(4)将所述底面(2)分成至少两个区域。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将饮水机用桶装水放置在饮水机上时,饮水机的聪明杆可首先将强度减弱部刺破,在应力的作用下,凹部的底面可由刺破处轻易的裂开,因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体式的桶盖不易被聪明杆顶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穿破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和饮水机水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桶装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易穿破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和饮水机水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饮水机用桶装水的桶盖(俗称聪明盖)正在逐渐更新换代,其结构也正在升级。最熟悉的是以前用在19L的分体组合式的聪明盖,该聪明盖包括桶盖,桶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凹部,凹部的底端形成出水口,出水口上盖设有可分离的内盖。饮水机的聪明柱在顶破其白色的内盖后,内盖很容易漂浮在水中,给用户带来不良印象。最近几年,其分体组合式的聪明盖换成了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的聪明盖,该聪明盖的桶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凹部,凹部的底部是与桶盖的其他部分一体的盖体。这种一体成型的桶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白色内盖漂浮在水中”的使用困境,然而其负面缺陷是需要很大的力来顶穿剌破凹部的底部的盖体,因此引发消费者投诉普遍存在。这种结构的聪明盖具有需要大力穿透的先天缺陷,在该种桶盖用于重量相对比较重的19L的桶装水时(19L水的重量加上桶的自重将近20KG),消费者不需费太多的力,饮水机上的聪明杆即可顶穿剌破聪明盖的凹部的底部的盖体。然而,近年来,桶装水正在朝小型的PET桶装水过渡,一体式的聪明盖的使用对象也逐渐切换到配套小型桶装水上面,如应用到PET材质的5L的桶装水,在将桶装水安置在饮水机的过程中,这就失去了20KG基础重量的自重优势,突显了一体式聪明盖顶穿剌破比较费力的短板,并且据行业观察,这种短板引发的客诉也越来越多,上饮水机的体验也比较差,主要表现在上机费力,顶不破,或需要二次或多次顶破;配套桶装水的聪明盖,上饮水机难顶破的这种短板缺陷,纵观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聪明盖,其结构原理大多是:盖中央的凹部的侧壁与凹部底面二者连接处采用塑料材料厚度相对较薄的连接(通常在0.1-0.3mm),凹部的底面上表面的边缘处设有一个用于被聪明杆首先接触用于顶破的凸起结构,然而为了防止凹部的底面被顶破后掉入水中,其下表面在侧壁与底面的相交连接处都设有一个局部的铰链连接点,这个铰链连接点塑料材料相对要厚(通常达到0.5-1.0mm),通过铰链连接点使得底面在被顶破后其强制连接在侧壁上,故而不会掉入水中。然而正是因为这个铰链连接点的存在,以及又有一个被设置在凹部的底面边缘处的凸点,使得聪明杆的球头部第一时间接触其凸点时,很容易被滑向漂移到凸点对侧,而这里通常被设置成最厚的铰链连接点,所以其顶穿力达到最大。只有当聪明杆以快、准、狠接触凸点并机会较好(聪明杆不会滑动漂移),这时的顶穿力才达到原设计者的“集中力量于凸点突破口”的初衷,不然一旦聪明杆被漂移到对侧,其顶穿力就由最小变到最大;当然,也有部份设计者发现了短板问题所在,将聪明杆第一时间接触凸点后滑到对侧当成是100%的必然事件,故而将铰链设置在凸点同侧,以期达到顶穿力最小。然而,事实真相真的是聪明杆球头在第一时间接触偏心设置的凸点后,会100%的漂移吗,答案是非常明显的,聪明杆球头接触凸点是否被漂移,是非常复杂的概率事件,即总存在一定的概率,会使得聪明杆被漂移到铰链最厚的地方,这就是难顶破的原因所在。同时,另外一个弊端是,在上饮水机时,用户理想的、施加的垂直向下的、用于顶破盖中央凹部的底面1的力被大大弱化了。这是因为聪明杆2的球头与偏心设置在凹部的底面边缘处的凸点的结构原因,使得消费者施加的垂直向下的力F被分解了,这里的F只有一个分量F1才是作用于凸起3,形成突破,通过力的分解(见附图1),F1=F*cosα.从公式得知,当角度α越小,其F1越大,当F1小到0时,即凸点在凹槽中央时,F1才等于F从而达到最大。即按传统方案,既便按理想设计通过凸点实施突破,需要更大的力F,才会有更大的分力作用于凸点实施突破。综上,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聪明杆无论是发生一定的概率被顶到厚区铰链,还是因为偏心设计的凸点使得消费者的力被大大弱化,总之,都会导致消费者需要用到更大的力才能顶破凹槽底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和饮水机水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不易被饮水机的聪明杆刺破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机水桶的桶盖,桶盖的顶面上设有凹部,凹部的底面设有强度减弱部,强度减弱部在强度上低于底面的其余区域,强度减弱部将底面分成至少两个区域。可选地,强度减弱部通过底面的中心。可选地,包括在底面的周向上均匀布置的多条强度减弱部。可选地,区域和凹部的周面之间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沿凹部的周向布置,第二连接部在强度上比第一连接部薄弱。可选地,第一连接部位于区域的沿凹部的周向的中部,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延伸至区域的沿凹部的周向的端部。可选地,凹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凸起。可选地,凸起包括设在一个区域上的第一凸起和设在另一区域上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高于第二凸起。可选地,第一凸起高于其它任一凸起。可选地,凹部的底面朝远离桶盖的顶面的方向凹陷。可选地,凹部的底面包括:沿远离桶盖的顶面的方向朝凹部的中心倾斜的锥面部;以及设在锥形部的远离桶盖的端面的一端的平面部。可选地,凹部的内径沿靠近底面的方向渐缩。可选地,凹部的深度为H0,聪明杆的球头部的高度为S1,高度最大凸起的高度为h1,其中,H0>S1+h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饮水机水桶,饮水机水桶包括:桶体;以及上述的桶盖,桶盖盖设在桶体的桶口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将饮水机用桶装水放置在饮水机上时,饮水机的聪明杆可首先将强度减弱部刺破,在应力的作用下,凹部的底面可由刺破处轻易的裂开,因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体式的桶盖不易被聪明杆顶开的问题。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和聪明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和聪明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的顶面(11)上设有凹部(12),所述凹部(12)的底面(2)设有强度减弱部(4),所述强度减弱部(4)在强度上低于所述底面(2)的其余区域,所述强度减弱部(4)将所述底面(2)分成至少两个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机水桶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的顶面(11)上设有凹部(12),所述凹部(12)的底面(2)设有强度减弱部(4),所述强度减弱部(4)在强度上低于所述底面(2)的其余区域,所述强度减弱部(4)将所述底面(2)分成至少两个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减弱部(4)通过所述底面(2)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底面(2)的周向上均匀布置的多条所述强度减弱部(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和所述凹部(12)的周面之间的连接部(5)包括:
第一连接部(51);以及
第二连接部(5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1)沿所述凹部(12)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连接部(52)在强度上比所述第一连接部(51)薄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位于所述区域的沿所述凹部(12)的周向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部(52)由所述第一连接部(51)延伸至所述区域的沿所述凹部(12)的周向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2)的底面(2)上设置有凸起(3)。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恒敖文武徐剑翁宪斌
申请(专利权)人:农夫山泉淳安茶园饮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