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祺瑞专利>正文

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18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沉淀箱通过其顶部靠中心位置开设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所述沉淀箱通过其底部的靠中心位置开设的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沉淀箱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该沥青沉降分离装置,通过高粘度抽液泵和排液管的设计,能够将加热沉淀后的沥青液体从沉淀箱的内部排放至过滤箱的内部,从而便于对沥青液体进行过滤,气缸、活塞杆、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连接板和伸缩杆的设计,通过对筛网进行快速的移动,从而加快筛网对沥青的过滤效果,提高过滤的效果,安装螺栓、卡槽和卡块的设计,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筛网进行更换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沥青
,具体为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沥青在使用前,需要使用到沉降分离装置来对其进行沉降分离,来提高沥青的品质。现有的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对沥青液体的过滤效果较差,同时,过滤网不能够被使用者所拆卸,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沥青在使用前,需要使用到沉降分离装置来对其进行沉降分离,来提高沥青的品质。现有的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对沥青液体的过滤效果较差,同时,过滤网不能够被使用者所拆卸,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沉淀箱通过其顶部靠中心位置开设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所述沉淀箱通过其底部的靠中心位置开设的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沉淀箱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远离沉淀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沉淀箱内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底部依次贯穿沉淀箱和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位于一侧设置的支撑板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气缸的一侧依次贯穿机箱、支撑板和连接杆并延伸至连接杆的内部,所述活塞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活塞杆的一侧贯穿至过滤箱的内部,位于另一侧设置的支撑板一侧的靠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侧依次贯穿支撑板、连接杆和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相对一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筛网的一侧贯穿至卡槽的内部并与卡槽的内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沥青沉降分离装置,通过高粘度抽液泵和排液管的设计,能够将加热沉淀后的沥青液体从沉淀箱的内部排放至过滤箱的内部,从而便于对沥青液体进行过滤,气缸、活塞杆、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连接板和伸缩杆的设计,通过对筛网进行快速的移动,从而加快筛网对沥青的过滤效果,提高过滤的效果,安装螺栓、卡槽和卡块的设计,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筛网进行更换和清洗,便于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中:1、沉淀箱;2、进液管;3、出料管;4、加固杆;5、支撑板;6、连接杆;7、过滤箱;8、抽液泵;9、排液管;10、机箱;11、气缸;12、活塞杆;13、第一活动板;14、第二活动板;15、卡槽;16、筛网;17、卡块;18、安装螺栓;19、连接板;20、伸缩杆;21、出液管;22、支撑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包括沉淀箱1,沉淀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沉淀箱1通过其顶部靠中心位置开设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2,沉淀箱1通过其底部的靠中心位置开设的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3,沉淀箱1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4,加固杆4远离沉淀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相对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7,过滤箱7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沉淀箱1内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抽液泵8,抽液泵8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液管9,排液管9的底部依次贯穿沉淀箱1和过滤箱7并延伸至过滤箱7的内部,位于一侧设置的支撑板5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机箱10,机箱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1,气缸11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远离气缸11的一侧依次贯穿机箱10、支撑板5和连接杆6并延伸至连接杆6的内部,活塞杆12远离气缸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3,第一活动板13远离活塞杆12的一侧贯穿至过滤箱7的内部,位于另一侧设置的支撑板5一侧的靠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活动板14,第二活动板14的一侧依次贯穿支撑板5、连接杆6和过滤箱7并延伸至过滤箱7的内部,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相对一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卡槽15,过滤箱7的内部设置有筛网16,筛网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远离筛网16的一侧贯穿至卡槽15的内部并与卡槽15的内壁接触,筛网16、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的表面均涂有防粘黏涂层,避免了沥青液体粘黏在上面,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筛网16的拆卸。本技术中: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的顶部对应过滤箱7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18,安装螺栓18的底部贯穿至卡块17的内部并与卡块17螺纹连接;安装螺栓18的设计,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筛网16进行拆卸。本技术中:过滤箱7通过其底部靠一侧位置开设的出液口连通有出液管21,出液管21的靠底部位置活动安装有手动阀;手动阀的设计,能够便于将过滤箱7中的沥青液体排出。本技术中: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22,支撑底板2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支撑底板22的设计,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本技术中:第二活动板1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伸缩杆20远离连接板19的一侧与支撑板5固定连接;伸缩杆20的设计,能够起到限位和缓冲的作用。本技术中:抽液泵8为高粘度抽液泵,其采用的型号为RXB40。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将沥青液体从进液管2倒入沉淀箱1当中,通过在沉淀箱1内加热沉淀,然后,高粘度抽液泵8将沉淀后的沥青液体从排液管9排放至过滤箱7当中,此时,气缸11通过活塞杆12带动第一活动板13、筛网16和第二活动板14左右移动,使筛网16能够快速的对沥青液体进行过滤,最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阀将出液管21打开,收集过滤箱7当中的沥青液体;当需要对筛网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包括沉淀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沉淀箱(1)通过其顶部靠中心位置开设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2),所述沉淀箱(1)通过其底部的靠中心位置开设的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3),所述沉淀箱(1)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4),所述加固杆(4)远离沉淀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相对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沉淀箱(1)内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抽液泵(8),所述抽液泵(8)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的底部依次贯穿沉淀箱(1)和过滤箱(7)并延伸至过滤箱(7)的内部,位于一侧设置的支撑板(5)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机箱(10),所述机箱(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远离气缸(11)的一侧依次贯穿机箱(10)、支撑板(5)和连接杆(6)并延伸至连接杆(6)的内部,所述活塞杆(12)远离气缸(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3),所述第一活动板(13)远离活塞杆(12)的一侧贯穿至过滤箱(7)的内部,位于另一侧设置的支撑板(5)一侧的靠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活动板(14),所述第二活动板(14)的一侧依次贯穿支撑板(5)、连接杆(6)和过滤箱(7)并延伸至过滤箱(7)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相对一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卡槽(15),所述过滤箱(7)的内部设置有筛网(16),所述筛网(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远离筛网(16)的一侧贯穿至卡槽(15)的内部并与卡槽(15)的内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沉降分离装置,包括沉淀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沉淀箱(1)通过其顶部靠中心位置开设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2),所述沉淀箱(1)通过其底部的靠中心位置开设的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3),所述沉淀箱(1)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4),所述加固杆(4)远离沉淀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相对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沉淀箱(1)内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抽液泵(8),所述抽液泵(8)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的底部依次贯穿沉淀箱(1)和过滤箱(7)并延伸至过滤箱(7)的内部,位于一侧设置的支撑板(5)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机箱(10),所述机箱(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远离气缸(11)的一侧依次贯穿机箱(10)、支撑板(5)和连接杆(6)并延伸至连接杆(6)的内部,所述活塞杆(12)远离气缸(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3),所述第一活动板(13)远离活塞杆(12)的一侧贯穿至过滤箱(7)的内部,位于另一侧设置的支撑板(5)一侧的靠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活动板(14),所述第二活动板(14)的一侧依次贯穿支撑板(5)、连接杆(6)和过滤箱(7)并延伸至过滤箱(7)的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祺瑞
申请(专利权)人:钟祺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