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度刚柔性组合结构平流层飞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空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大尺度刚柔性组合结构平流层飞艇。
技术介绍
平流层介于对流层和外层空间之间,一般高度为20~100km。平流层大气流动相对稳定,呈季节性规律运动,平均大气密度约88.9g/m3,气压约5kPa,空气阻尼比较小,同时,尚有足够气动升力效率和静浮力,故可适宜各类飞行器。平流层飞艇是一种利用静浮力,并结合推进器和综合环控、飞控、能源等分系统,通过升空到达平流层,然后通过高度和姿态控制实现驻空,基于应用载荷,从而实现对地观测、信息中继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平流层飞艇仍处于关键技术攻关、瓶颈技术突破、集成技术验证阶段,尚面临众多技术挑战。由于平流层空气稀薄,空气密度仅约海平面的1/14,浮力极小,因此,国内外为了轻量化,一般采用由轻质材料制成的软式飞艇。软式飞艇设计制作技术难度低、重量轻、尺度相对较小,易于操控、升空和放回。但是,传统软式平流层飞艇在超热超压、承载强度等方面面临挑战,超冷会导致压差低、保形困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尺度刚柔性组合结构平流层飞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囊体、内囊体、葵花形悬挂分隔、底腹龙骨、头锥、尾翼、推进器、太阳能电池、起落架;/n所述外囊体为气密性囊体结构,所述外囊体内为空气,由内外气压差保持囊体形态和刚度,并可承受气动载荷,以及囊体外分布式或集中载荷;/n所述外囊体内部沿纵向设置多个所述葵花形悬挂分隔,将所述外囊体内部分隔为多个气舱;所述气舱内设置所述内囊体;/n所述底腹龙骨位于所述外囊体底腹部,沿纵向设于飞艇主体区段,连接所述外囊体设置的所述葵花形悬挂分隔点位置,可有效传递载荷;/n所述头锥设于所述外囊体头部,可局部承受突风和操控载荷;/n所述尾翼呈倒Y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度刚柔性组合结构平流层飞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囊体、内囊体、葵花形悬挂分隔、底腹龙骨、头锥、尾翼、推进器、太阳能电池、起落架;
所述外囊体为气密性囊体结构,所述外囊体内为空气,由内外气压差保持囊体形态和刚度,并可承受气动载荷,以及囊体外分布式或集中载荷;
所述外囊体内部沿纵向设置多个所述葵花形悬挂分隔,将所述外囊体内部分隔为多个气舱;所述气舱内设置所述内囊体;
所述底腹龙骨位于所述外囊体底腹部,沿纵向设于飞艇主体区段,连接所述外囊体设置的所述葵花形悬挂分隔点位置,可有效传递载荷;
所述头锥设于所述外囊体头部,可局部承受突风和操控载荷;
所述尾翼呈倒Y形布局,为充气尾翼结构,有张线维持其稳定,为所述平流层飞艇的姿态稳定执行器;
所述推进器设于所述外囊体侧面,为所述平流层飞艇提供推力;
所述太阳能电池呈模组化铺设在所述外囊体上部,为所述平流层飞艇提供能源;
所述起落架设于所述底腹龙骨下部,为所述平流层飞艇起落或地面操控提供支撑。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大尺度刚柔性组合结构平流层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囊体为由所述外囊体、前后两端圆形隔布、倒扣圆槽盖形分隔所构成的封闭囊体,所述前后两端圆形隔布的下半圆连接所述外囊体,所述倒扣圆槽盖形分隔的两侧边沿纵向连接所述外囊体。
3.如权力要求2所述的大尺度刚柔性组合结构平流层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囊体内充盈着轻于空气的浮力工质氦气,所述倒扣圆槽盖形分隔可随氦气充盈率呈肺隔膜呼吸运动,氦气充盈率随飞艇升空或驻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务军,高成军,胡建辉,黄晓惠,徐建东,杨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