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用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和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所述的救生衣本体包括通过顶部相缝接的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由相缝接的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组成,在前、后置浮力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方便穿戴的同时可以对两侧进行收紧,通过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充气膨胀来提升穿戴者与救生衣之间的贴合性,同时使得穿戴更加舒适;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由内侧挤压气囊和顶部支撑气囊组成,一个向内膨胀挤压,一个向上膨胀挤压,配合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自动在水浸之后充气,使其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救生
,尤其是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
技术介绍
救生衣(lifejacket)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NEOPRENE),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救生衣结构简单,为了适合不同人群穿戴,一般救生衣的尺寸都比较大,也比较固定,不同体型较小人群穿戴之后,救生衣和人体之间不够贴合,导致在使用时稳定性十分有限,只能通过在底部安装支撑绑带来提升稳定性,导致使用和收纳很不方便,穿戴方式十分繁琐,而且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自动提升其浮力大小和穿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解决目前市面上的救生衣结构简单,为了适合不同人群穿戴,一般救生衣的尺寸都比较大,也比较固定,不同体型较小人群穿戴之后,救生衣和人体之间不够贴合,导致在使用时稳定性十分有限,只能通过在底部安装支撑绑带来提升稳定性,导致使用和收纳很不方便,穿戴方式十分繁琐,而且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自动提升其浮力大小和穿戴舒适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和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所述的救生衣本体包括通过顶部相缝接的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所述的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之间位于两侧均设置有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所述的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两端通过柔性连接布套分别与对应位置前、后置浮力板外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包括外侧与柔性连接布套相缝接的外部罩布、缝接在外部罩布内侧面上的内侧挤压气囊和缝接在内侧挤压气囊上端的7字型结构顶部支撑气囊,所述的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前端两侧均开设有条形纵置伸缩口,所述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通过插入条形纵置伸缩口内部与前置浮力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前置浮力板正面两侧和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外侧面上均缝接有用于方便固定的魔术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日常收纳和内侧限位,所述的外部罩布内侧缝接有用于提升内侧挤压气囊耐用性的横置第一防护罩布和用于提升顶部支撑气囊耐用性的横置第二防护罩布。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连接,所述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后端的柔性连接布套与后置浮力板两侧外壁相互缝接固定。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收缩和伸展,所述的柔性连接布套内部缝接有用于控制其收缩的弹性伸缩布带。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外部补气和内部输气,所述的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固定安装在前置浮力板正面上端,所述的前置浮力板正面上端连接有用于向内侧挤压气囊和顶部支撑气囊内部补气的外置输气导管,所述的前置浮力板内部开设有内置柔性输气管的内部装配槽,所述的内侧挤压气囊和顶部支撑气囊通过柔性输气管分别与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和外置输气导管出气口相连通。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夜间警示性,所述的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外侧面位于缝接端缝接有用于提升夜间安全性的顶部反光条。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充放气,防止漏气,所述的柔性输气管与内侧挤压气囊和顶部支撑气囊连接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止逆阀,所述的内侧挤压气囊和顶部支撑气囊外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放气的侧向气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由相缝接的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组成,在前、后置浮力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利用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和外置输气导管向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内部供气,通过充气膨胀可以增强整个救生衣的浮力,提升救生衣的安全性;(2)在前置浮力板和后置浮力板前端两侧均开设有条形纵置伸缩口,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利用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穿过条形纵置伸缩口来与前置浮力板正面魔术贴相固定,从而在方便穿戴的同时可以对两侧进行收紧,通过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充气膨胀来提升穿戴者与救生衣之间的贴合性,同时使得穿戴更加舒适;(3)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由内侧挤压气囊和顶部支撑气囊组成,一个向内膨胀挤压,一个向上膨胀挤压,配合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自动在水浸之后充气,使其操作十分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导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2.前置浮力板,3.后置浮力板,4.柔性连接布套,5.外部罩布,6.内侧挤压气囊,7.顶部支撑气囊,8.条形纵置伸缩口,9.魔术贴,10.横置第一防护罩布,11.横置第二防护罩布,12.弹性伸缩布带,13.外置输气导管,14.柔性输气管,15.顶部反光条,16.单向止逆阀,17.侧向气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和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1,救生衣本体包括通过顶部相缝接的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之间位于两侧均设置有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两端通过柔性连接布套4分别与对应位置前、后置浮力板外侧面相连接,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包括外侧与柔性连接布套4相缝接的外部罩布5、缝接在外部罩布5内侧面上的内侧挤压气囊6和缝接在内侧挤压气囊6上端的7字型结构顶部支撑气囊7,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前端两侧均开设有条形纵置伸缩口8,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通过插入条形纵置伸缩口8内部与前置浮力板2活动连接,前置浮力板2正面两侧和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外侧面上均缝接有用于方便固定的魔术贴9。实施例:人们先从下端开口套在穿戴者身上,然后两个手臂从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上端开口伸出,然后向前拉出柔性连接布套4,然后通过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的魔术贴黏贴在前置浮力板2正面两侧魔术贴上固定装配,方便收紧,在前端的前置浮力板2正面缝接有防止其从条形纵置伸缩口8内部松脱的前置限位板。内侧挤压气囊6充气之后是向内侧膨胀挤压,顶部支撑气囊7内侧面和横置第二防护罩布11内侧面相连接,使其只能向上膨胀。后侧的柔性连接布套4作用是方便将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向下拉扯,方便人们穿戴。内侧挤压气囊6内侧面上具有弧形挤压贴合面,提升贴合性。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日常收纳和内侧限位,外部罩布5内侧缝接有用于提升内侧挤压气囊6耐用性的横置第一防护罩布10和用于提升顶部支撑气囊7耐用性的横置第二防护罩布1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连接,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后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与后置浮力板3两侧外壁相互缝接固定。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收缩和伸展,柔性连接布套4内部缝接有用于控制其收缩的弹性伸缩布带12,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和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1),其特征是:所述的救生衣本体包括通过顶部相缝接的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所述的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之间位于两侧均设置有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所述的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两端通过柔性连接布套(4)分别与对应位置前、后置浮力板外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包括外侧与柔性连接布套(4)相缝接的外部罩布(5)、缝接在外部罩布(5)内侧面上的内侧挤压气囊(6)和缝接在内侧挤压气囊(6)上端的7字型结构顶部支撑气囊(7),所述的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前端两侧均开设有条形纵置伸缩口(8),所述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通过插入条形纵置伸缩口(8)内部与前置浮力板(2)活动连接,所述的前置浮力板(2)正面两侧和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外侧面上均缝接有用于方便固定的魔术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和水浸式自动充气装置(1),其特征是:所述的救生衣本体包括通过顶部相缝接的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所述的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之间位于两侧均设置有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所述的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两端通过柔性连接布套(4)分别与对应位置前、后置浮力板外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包括外侧与柔性连接布套(4)相缝接的外部罩布(5)、缝接在外部罩布(5)内侧面上的内侧挤压气囊(6)和缝接在内侧挤压气囊(6)上端的7字型结构顶部支撑气囊(7),所述的前置浮力板(2)和后置浮力板(3)前端两侧均开设有条形纵置伸缩口(8),所述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通过插入条形纵置伸缩口(8)内部与前置浮力板(2)活动连接,所述的前置浮力板(2)正面两侧和充气式侧向浮力侧板前端的柔性连接布套(4)外侧面上均缝接有用于方便固定的魔术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其特征是:所述的外部罩布(5)内侧缝接有用于提升内侧挤压气囊(6)耐用性的横置第一防护罩布(10)和用于提升顶部支撑气囊(7)耐用性的横置第二防护罩布(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易穿戴式安全救生衣,其特征是:所述充气式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雨来,周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海鸥航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