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灾害预防设备
,具体为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暴雨或洪水引发的城市内涝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发生城市内涝时,交通工具容易进水发生故障,导致出行十分不方便。行人可穿戴防水服出行,但是在水中容易漂浮重心不稳,行走容易跌倒,不具备保护能力,容易受到水中的漂浮物的撞击受到伤害,同时在水中行走容易被水流卸力,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能够增加行人的稳定性,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稳而导致跌倒,具备了较好的保护能力,能够减轻水中漂浮物对行人的撞击,同时能够省力,节省行人在水中行走时的体力消耗。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为半圆套,所述防水套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行走筒,所述行走筒与防水套连通,所述防水套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防水套的外侧开设有圆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包括防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1)为半圆套,所述防水套(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行走筒(2),所述行走筒(2)与防水套(1)连通,所述防水套(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所述防水套(1)的外侧开设有圆环槽(4),所述圆环槽(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5)贯穿圆环槽(4)并且延伸至圆环槽(4)的外部,所述限位环(5)的外侧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有弹性板(7),所述弹性板(7)为圆弧板,并且所述弹性板(7)向靠近防水套(1)的方向凹陷,所述弹性板(7)的底部安装有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包括防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1)为半圆套,所述防水套(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行走筒(2),所述行走筒(2)与防水套(1)连通,所述防水套(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所述防水套(1)的外侧开设有圆环槽(4),所述圆环槽(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5)贯穿圆环槽(4)并且延伸至圆环槽(4)的外部,所述限位环(5)的外侧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有弹性板(7),所述弹性板(7)为圆弧板,并且所述弹性板(7)向靠近防水套(1)的方向凹陷,所述弹性板(7)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8),所述防水套(1)的内壁远离弧形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进气囊(9),所述推进气囊(9)靠近弧形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背板(10),所述推背板(10)的两端均与弧形板(3)滑动连接,所述行走筒(2)的内壁远离推进气囊(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气囊(11),所述控制气囊(11)与推进气囊(9)连通,所述防水套(1)和行走筒(2)靠近弧形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撞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安装框(601),所述安装框(601)与限位环(5)滑动连连接,所述安装框(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602),所述安装框(601)的顶部位于金属弹片(602)的下方开设有卡块槽(603),所述金属弹片(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04),所述卡块(604)贯穿卡块槽(603)并且延伸至安装框(601)的内部,所述限位环(5)的顶部远离弧形板(3)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卡块(604)相适配的卡槽(6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602)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卡位弹簧(606),所述卡位弹簧(606)远离金属弹片(602)的一端与安装框(601)固定连接,所述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