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涉及自然灾害预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为半圆套,所述防水套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行走筒,所述行走筒与防水套连通,所述防水套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防水套的外侧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贯穿圆环槽并且延伸至圆环槽的外部,所述限位环的外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弹性板。该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能够增加行人的稳定性,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稳而导致跌倒,具备了较好的保护能力,能够减轻水中漂浮物对行人的撞击,同时能够省力,节省行人在水中行走时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灾害预防设备
,具体为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暴雨或洪水引发的城市内涝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发生城市内涝时,交通工具容易进水发生故障,导致出行十分不方便。行人可穿戴防水服出行,但是在水中容易漂浮重心不稳,行走容易跌倒,不具备保护能力,容易受到水中的漂浮物的撞击受到伤害,同时在水中行走容易被水流卸力,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能够增加行人的稳定性,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稳而导致跌倒,具备了较好的保护能力,能够减轻水中漂浮物对行人的撞击,同时能够省力,节省行人在水中行走时的体力消耗。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为半圆套,所述防水套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行走筒,所述行走筒与防水套连通,所述防水套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防水套的外侧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贯穿圆环槽并且延伸至圆环槽的外部,所述限位环的外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圆弧板,并且所述弹性板向靠近防水套的方向凹陷,所述弹性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防水套的内壁远离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进气囊,所述推进气囊靠近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背板,所述推背板的两端均与弧形板滑动连接,所述行走筒的内壁远离推进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气囊,所述控制气囊与推进气囊连通,所述防水套和行走筒靠近弧形板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撞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与限位环滑动连连接,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所述安装框的顶部位于金属弹片的下方开设有卡块槽,所述金属弹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贯穿卡块槽并且延伸至安装框的内部,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远离弧形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将安装框沿着限位环滑动,直至移动到限位环的后方固定,行人在防水套内部行走移动时后方通过弹性板与地面支撑,被水流冲击时防水套向后挤压弹性板,弹性板弯曲产生形变进行缓冲,然后由于弹性板弯曲后产生的弹力向前推动防水套以及内部的行人向前恢复身体平衡,增加了装置受到冲击时的缓冲能力,使装置更加稳定,能够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稳而导致跌倒。优选的,所述金属弹片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卡位弹簧,所述卡位弹簧远离金属弹片的一端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的顶部靠近金属弹片的位置安装有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转动框,所述转动框与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框的顶部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底部贯穿转动框并且与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框的底部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与金属弹片滑动连接,卡位弹簧将金属弹片支撑抬起,卡块随着金属弹片抬起,防水套移动时安装框沿着限位环转动,当安装框移动到卡槽处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转动框转动,弧形块挤压金属弹片,金属弹片被向下挤压后带动卡块下降到卡槽内,安装框被卡槽阻挡后无法继续移动,能够灵活的调整支撑腿的位置,使装置的操作更加方便,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支撑腿的位置。优选的,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弧形片,所述弧形片均匀安装有防水套和行走筒靠近弧形板的一侧,所述弧形片与防水套和行走筒均为滑动连接,所述行走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贯穿行走筒和弧形片,所述弧形片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所述连接绳远离行走筒的一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弧形片的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两侧之间通过省力弹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行走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连接绳的底部与橡胶板固定连接,行人在防水套内部移动,水中的漂浮物撞击弧形片,弧形片挤压防水套和行走筒后向后侧凹陷,带动连接绳向防水套内部移动,连接绳向上拉扯橡胶板,脚部向下踩橡胶板就能够防止连接绳和弧形片向防水套内部凹陷,弧形片不向防水套内部凹陷就无法撞击防水套内部的行人,使装置具备了良好的保护能力,能够减轻水中漂浮物对行人的撞击。优选的,所述行走筒的内壁两侧之间靠近保护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挤压板和横板之间为圆弧设计,所述横板与行走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从上方进入防水套,双脚插入行走筒内部,前进时腿部向前用力推动挤压板,挤压板将控制气囊内部的空气挤入推进气囊内部后体积变小,行走筒被腿推动前移,推进气囊体积变大后推动推背板前的身体前移,腿不再推动挤压板后推进气囊内部的空气重新进入控制气囊内部,推进气囊内的气体减少,防水套外部的水挤压防水套和推进气囊,防水套和推进气囊别挤压向内凹陷,水流占据防水套凹陷进去的区域,水流向防水套凹陷位置流动时产生对防水套的冲击力,推动防水套向前移动,能够利用装置内部的形状变化控制水的流动,使水产生推力推动装置前进,能够帮助行走在水中行走,减少行走时的体力消耗,行人使用装置移动时挤压内部的气囊缓冲,使装置具备了良好的缓冲能力,增加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能够利用装置内部的形状变化控制水的流动,使水产生推力推动装置前进,能够帮助行走在水中行走,减少行走时的体力消耗。(2)、该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行人使用装置移动时挤压内部的气囊缓冲,使装置具备了良好的缓冲能力,增加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3)、该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增加了装置受到冲击时的缓冲能力,使装置更加稳定,能够避免行走在水中由于漂浮重心不稳而导致跌倒。(4)、该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能够灵活的调整支撑腿的位置,使装置的操作更加方便,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支撑腿的位置。(5)、该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使装置具备了良好的保护能力,能够减轻水中漂浮物对行人的撞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行走筒内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水套、2-行走筒、3-弧形板、4-圆环槽、5-限位环、6-连接装置、601-安装框、602-金属弹片、603-卡块槽、604-卡块、605-卡槽、606-卡位弹簧、607-控制装置、6071-转动框、6072-旋钮、6073-弧形块、7-弹性板、8-万向轮、9-推进气囊、10-推背板、11-控制气囊、12-防撞装置、121-弧形片、122-连接绳、123-弹簧槽、124-省力弹簧、13-橡胶板、14-挤压板、15-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包括防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1)为半圆套,所述防水套(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行走筒(2),所述行走筒(2)与防水套(1)连通,所述防水套(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所述防水套(1)的外侧开设有圆环槽(4),所述圆环槽(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5)贯穿圆环槽(4)并且延伸至圆环槽(4)的外部,所述限位环(5)的外侧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有弹性板(7),所述弹性板(7)为圆弧板,并且所述弹性板(7)向靠近防水套(1)的方向凹陷,所述弹性板(7)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8),所述防水套(1)的内壁远离弧形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进气囊(9),所述推进气囊(9)靠近弧形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背板(10),所述推背板(10)的两端均与弧形板(3)滑动连接,所述行走筒(2)的内壁远离推进气囊(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气囊(11),所述控制气囊(11)与推进气囊(9)连通,所述防水套(1)和行走筒(2)靠近弧形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撞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包括防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1)为半圆套,所述防水套(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行走筒(2),所述行走筒(2)与防水套(1)连通,所述防水套(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所述防水套(1)的外侧开设有圆环槽(4),所述圆环槽(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5)贯穿圆环槽(4)并且延伸至圆环槽(4)的外部,所述限位环(5)的外侧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有弹性板(7),所述弹性板(7)为圆弧板,并且所述弹性板(7)向靠近防水套(1)的方向凹陷,所述弹性板(7)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8),所述防水套(1)的内壁远离弧形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进气囊(9),所述推进气囊(9)靠近弧形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背板(10),所述推背板(10)的两端均与弧形板(3)滑动连接,所述行走筒(2)的内壁远离推进气囊(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气囊(11),所述控制气囊(11)与推进气囊(9)连通,所述防水套(1)和行走筒(2)靠近弧形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撞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安装框(601),所述安装框(601)与限位环(5)滑动连连接,所述安装框(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602),所述安装框(601)的顶部位于金属弹片(602)的下方开设有卡块槽(603),所述金属弹片(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04),所述卡块(604)贯穿卡块槽(603)并且延伸至安装框(601)的内部,所述限位环(5)的顶部远离弧形板(3)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卡块(604)相适配的卡槽(6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内涝用水中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602)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卡位弹簧(606),所述卡位弹簧(606)远离金属弹片(602)的一端与安装框(601)固定连接,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水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