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涛波专利>正文

离心式呼拉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9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呼拉圈,包括固定圈、固定座、靠板、配重体,所述的固定圈包括多节长连接节以及调节固定圈大小的多节短连接节,长连接节和短连接节的两端设有连接插座和连接插头,相邻连接节之间通过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插接配合,长连接节和短连接节上设有环形轨道槽,环形轨道槽上设有可转动的滑轮架,配重体连接在滑轮架上;连接插头侧的短连接节上设有上下导槽和弹簧座,限位推钮设置在相对应的上下导槽上,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弹簧座上,另一端顶压在限位推钮上,复位弹簧推动限位推钮对相配合的连接插座进行限位。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易学、运动幅度大小可调、健身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呼拉圈
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器材
,特别是一种通过配重体离心旋转运动达到健身的离心式呼拉圈。
技术介绍
呼拉圈是一种圆形管状结构的健身器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套在健身者的腰部,通过扭动腰部使呼拉圈绕着腰部不停转动,使腰部肌肉不断运动,避免脂肪沉积,保持完美曲线,从而达到健身美体的效果,呼拉圈成为了全民运动的健身器材。但现有的呼拉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呼拉圈通过扭动腰部带动旋转,初学者在未领会正确的扭腰方法时,根据无法持续带动呼拉圈在腰部正常旋转,初学者没转几圈,呼拉圈就往下掉,容易挫伤初学者的积极性。二是呼拉圈大小不能调节、缺少额外配量,无法适应不同健身者的要求,健身效果不明显,会影响健身者的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简单易学、运动幅度大小可调、健身效果好的的离心式呼拉圈。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固定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呼拉圈,包括固定圈(5)、固定座(1)、靠板(4)、配重体(10),固定座(1)固定在固定圈(5)上,靠板(4)通过松紧调节机构连接在固定座(1)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圈(5)包括多节长连接节(7)以及调节固定圈(5)大小的多节短连接节(12),长连接节(7)和短连接节(12)的两端对应设有连接插座(30)和连接插头(31),相邻连接节之间通过连接插头(31)与连接插座(30)插接配合,长连接节(7)和短连接节(12)上对应设有环形轨道槽(6),环形轨道槽(6)上设有可相对转动的滑轮架(9),配重体(10)连接在滑轮架(9)上;连接插头(31)侧的短连接节(12)内圈对应设有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呼拉圈,包括固定圈(5)、固定座(1)、靠板(4)、配重体(10),固定座(1)固定在固定圈(5)上,靠板(4)通过松紧调节机构连接在固定座(1)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圈(5)包括多节长连接节(7)以及调节固定圈(5)大小的多节短连接节(12),长连接节(7)和短连接节(12)的两端对应设有连接插座(30)和连接插头(31),相邻连接节之间通过连接插头(31)与连接插座(30)插接配合,长连接节(7)和短连接节(12)上对应设有环形轨道槽(6),环形轨道槽(6)上设有可相对转动的滑轮架(9),配重体(10)连接在滑轮架(9)上;连接插头(31)侧的短连接节(12)内圈对应设有上下导槽(41)和弹簧座(42),限位推钮(13)通过上下倒扣(44)可移动地设置在相对应的上下导槽(41)上,复位弹簧(43)一端安装在弹簧座(42)上,另一端顶压在限位推钮(13)上,复位弹簧(43)推动限位推钮(13)对相配合的连接插座(30)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呼拉圈,其特征是:所述的长连接节(7)由长连接节上盖(37)和长连接节下盖(32)固定而成,长连接节上盖(37)与长连接节下盖(32)上对应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S形弹性开口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呼拉圈,其特征是:所述的短连接节(12)由短连接节上盖(40)和短连接节下盖(45)固定而成,短连接节上盖(40)和短连接节下盖(45)上对应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S形弹性开口槽(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波
申请(专利权)人:吴涛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