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智能篆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8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智能篆刻机,属于雕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篆刻单元和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夹具单元;所述篆刻单元的刀具主轴倒置朝上;所述夹具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夹具,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具的安装孔,待加工的材料被夹具夹紧后通过安装孔伸入壳体内。不同于传统数控雕刻机,它借助倒置的雕刻主轴自下而上进行雕刻,以及夹具定位,能够实现自动对刀和自主排尘,在木制材料或者石头表面进行雕刻。同时,智能家用篆刻机改善了传统雕刻机加工材料形状限制、冷却液使夹具锈蚀严重、清洁麻烦等缺点。使用时机械工作区与手工操作区分离,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智能篆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雕刻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家用智能篆刻机。
技术介绍
雕刻从加工原理上讲是一种钻铣组合加工,雕刻机多种数据输入模式根据需要游刃有余。机械雕刻机是目前数控雕刻机中使用较多,适合范围较广的一类,主要用于切割、浮雕、金属、首饰、模具、零件、建筑模型、小型标牌、三维工艺品等。如公开号为CN101607500A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雕刻机,包括机台、支架、Y轴行走机构、X轴行走机构、Z轴行走机构以及控制系统,雕刻机主轴连接在Z轴行走机构上,Y轴行走机构与第一齿条同时啮合的两个第一齿轮,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同步皮带驱动第一齿轮,在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设置张紧机构。虽然传统数控雕刻机已经比较成熟,但其操作如生成Gcode、对刀等稍具专业性,普通人员不易操作。且传统数控雕刻机外观更多偏向工业设计,适合车间工作,加工材料多适用于扁平材料,对于细长材料需要很高的设备加工,加工平面受到非加工平面的摆放限制,Z轴高度限制可加工材料高度。公布号为CN11028167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家用雕刻机,包括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智能篆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篆刻单元和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夹具单元;所述篆刻单元的刀具主轴倒置朝上;所述夹具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夹具,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具的安装孔,待加工的材料被夹具夹紧后通过安装孔伸入壳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智能篆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篆刻单元和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夹具单元;所述篆刻单元的刀具主轴倒置朝上;所述夹具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夹具,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夹具的安装孔,待加工的材料被夹具夹紧后通过安装孔伸入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篆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篆刻单元包括:
底板,其长宽尺寸与所述壳体相适应;
升降板,通过Z轴驱动模块控制升降;
X轴平移板,通过X轴驱动模块控制沿X轴移动;
Y轴平移板,通过Y轴驱动模块控制沿Y轴移动,所述的刀具主轴安装在该Y轴平移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智能篆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驱动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电机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一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杠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智能篆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板与所述的底板之间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丝杠螺母副,分别位于升降板两侧,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杠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威代洋飞杨嘉磊伍文棋殷叶航张克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