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产钳,包括一对钳柄,该一对钳柄中的任意一个钳柄的内侧或该一对钳柄相向一侧均设置有向内钳柄内侧凹陷的夹持感知槽,用于两个钳柄合拢后手指伸入该夹持感知槽内使手指感知产钳的夹紧力。在使用时,一只手握住钳柄,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无名指勾住钳柄两侧的拉柄,中指伸入到夹持感知钳内,这样十分方便的通过中指的两个钳柄的夹持压力来感知产钳的夹持力度的大小。通过使钳柄使用者通过夹持手指,能更为切身的感受产钳的夹持力大小,可大大减小因为夹持力过大对胎儿造成的损伤和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钳
本技术涉及医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产钳。
技术介绍
产钳是助产的一种工具,包括钳柄、钳柄一端连接钳臂,钳臂上连接接触胎儿的钳叶,参照图1和图2。产钳包括单叶产钳和双叶产钳,目前双叶产钳的使用较为广泛,使用时现将一只钳叶伸入到阴道中并使该钳叶放置到位,然后伸入另一只钳叶至阴道并放置到位,同时与先前伸入的钳叶合拢使其呈铰接状态,这样夹持住胎儿头部,然后抓持钳柄,利用钳柄上的两侧拉柄对胎儿进行牵引。但是如果夹紧力过大,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如对胎儿脸颊造成损伤、造成夹伤使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到胎儿的生命健康。所以如何使医护人员能便捷的、成本低廉的感知夹持压力的大小,减少胎儿的损伤对成为了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方便感知夹持胎儿的压力大小的产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产钳,包括一对钳柄,该一对钳柄中的任意一个钳柄的内侧或该一对钳柄相向一侧均设置有向钳柄内侧凹陷的夹持感知槽,用于手指伸入该夹持感知槽内后使手指感知产钳的夹紧力。在将钳叶放置到位后,在使用时,一只手握住钳柄,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无名指勾住钳柄两侧的拉柄,中指伸入到夹持感知钳内,这样十分方便的通过中指的两个钳柄的夹持压力来感知产钳的夹持力度的大小。通过使钳柄使用者通过夹持手指,能更为切身的感受产钳的夹持力大小,可大大减小因为夹持力过大对胎儿造成的损伤和危险。当然,这里的使用并不限于使用中指来感知,也可以由不同的操作习惯、方式而不同,即还可以是其他手指或人体部位来感知。进一步地是,上述钳柄的外侧、靠近钳臂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拉柄;在钳臂到钳叶的直线方向上,上述夹持感知槽靠近钳臂的一端到钳臂之间的距离<上述拉柄到钳臂之间的距离。即夹持感知槽相对于拉柄而言,更加靠近产钳的前端,这样能让使用者在用手牵引胎儿时,让手指的放置位置更加舒适。例如,用食指和无名指勾住钳柄两侧的拉柄,中指伸入到夹持感知钳内,中指更加靠前放置。进一步地是,在钳臂到钳叶的直线方向上,上述夹持感知槽靠近钳臂的一端到上述拉柄之间距离>1cm或2cm或3cm或4cm或5cm或6cm或7cm或8cm或9cm或10cm。即可以采用多种规格,适应人体手指位置。进一步地是,上述夹持感知槽为沿钳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槽。具体的一种方式是,沿钳柄到钳臂的方向上,上述夹持感知槽的宽度逐渐变大。具体的另一种方式是,沿钳柄到钳臂的方向上,上述夹持感知槽的宽度逐渐变小。这样可以是夹持感知槽的宽度适用不同人手指的宽度。进一步地是,上述夹持感知槽的最大宽度为3cm-5cm。根据人手指的宽度,将夹持感知槽的最大宽度设置在3cm-5cm之间较为合适。进一步地是,上述夹持感知槽的最小宽度为1cm。进一步地是,上述夹持感知槽内设置弹性材质的护垫。以保护用于感知夹持力的使用者的手指。进一步地是,上述护垫与钳柄可拆卸式连接,以方便更换,清洁、消毒。这里的护垫可采用一次性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技术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用于说明现有产钳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现有产钳未合拢时的示意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一的产钳示意图;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一的产钳未合拢时的示意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二的产钳示意图;图6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二的产钳未合拢时的示意图;图7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三的产钳示意图;图8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三的中产钳的护垫另一种形制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钳柄、110-夹持感知槽、120-拉柄、2-钳臂、3-钳叶、4-护垫、410-预留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技术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关于本技术中术语和单位。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图3和4,实施例一:产钳,包括一对钳柄1,钳柄1连接有钳臂2,钳臂2连接有钳叶3,该一对钳柄1中的一个钳柄1的内侧设置有向钳柄1内侧凹陷的夹持感知槽110,用于手指伸入该夹持感知槽110内后使手指感知产钳的夹紧力。钳叶3放置到位后,一只手握住钳柄1,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无名指勾住钳柄1两侧的拉柄120,中指伸入到夹持感知钳内,这样十分方便的通过中指的两个钳柄1的夹持压力来感知产钳的夹持力度的大小。未使用时,两个钳柄1合拢后,优选的是使用于感知夹紧力的手指无法伸入到夹持感知槽110内,或者是至少只能伸入到夹持感知槽110较宽的部分。如图5和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上述的一对钳柄1相向一侧均设置有向内钳柄1内侧凹陷的夹持感知槽110,即这里的夹持感知槽110由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钳柄1上的对称的凹槽合并后形成,该夹持感知槽110用于两个钳柄1合拢后手指伸入该夹持感知槽110内使手指感知产钳的夹紧力。如图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上述夹持感知槽110内设置弹性材质的护垫4,该弹性材质可以是橡胶、硅胶、海绵或棉布等。优选的是,上述护垫4与钳柄1可拆卸式连接。这里的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将护垫4套在夹持感知槽110内,或包在钳柄1对应的夹持感知槽110位置上,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贴在夹持感知槽110内等。如图8,包在钳柄1对应的夹持感知槽110位置即护垫4为一个筒状的套管套在钳柄1上,筒状的护垫4侧边设置一个供拉柄120伸出的预留孔410。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基础上,上述钳柄1的外侧、靠近钳臂2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拉柄120;在钳臂2到钳叶3的直线方向上,(该直线为图3中竖向的图像对称线,方向是从钳臂2到钳叶3),上述夹持感知槽110靠近钳臂2的一端到钳臂2之间的距离<上述拉柄120到钳臂2之间的距离。这样使本产钳的夹持感知槽110能更加符合人体的手指的分布,如用食指和无名指勾住钳柄1两侧的拉柄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钳,包括一对钳柄(1),其特征在于,该一对钳柄(1)中的任意一个钳柄(1)的内侧或该一对钳柄(1)相向一侧均设置有向钳柄(1)内侧凹陷的夹持感知槽(110),用于手指伸入该夹持感知槽(110)内后使手指感知产钳的夹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钳,包括一对钳柄(1),其特征在于,该一对钳柄(1)中的任意一个钳柄(1)的内侧或该一对钳柄(1)相向一侧均设置有向钳柄(1)内侧凹陷的夹持感知槽(110),用于手指伸入该夹持感知槽(110)内后使手指感知产钳的夹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1)的外侧、靠近钳臂(2)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拉柄(120);在钳臂(2)到钳叶(3)的直线方向上,所述夹持感知槽(110)靠近钳臂(2)的一端到钳臂(2)之间的距离<所述拉柄(120)到钳臂(2)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钳,其特征在于,在钳臂(2)到钳叶(3)的直线方向上,所述夹持感知槽(110)靠近钳臂(2)的一端到所述拉柄(120)之间距离>1cm或2cm或3cm或4cm或5cm或6cm或7cm或8cm或9cm或1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雪芝,
申请(专利权)人:莫雪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