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92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叶片组件、导管和牵引丝,叶片组件的近端和导管远端相连接,牵引丝沿导管的近端伸入至导管并从导管的远端伸出,叶片组件的远端和牵引丝相连接;叶片组件包括薄膜叶片和支撑丝,支撑丝连接在薄膜叶片的内部,且支撑丝位于薄膜叶片的边缘,叶片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牵拉牵引丝叶片组件被压缩至第二状态,复位牵引丝叶片组件还原至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叶片组件的形状为圆盘状;本装置能在输尿管内形成有效的膜性封堵结构,能够完全贴合输尿管壁,防止碎石漂移,大大减少了术中生理盐水向肾脏的流动,降低了肾盂内压增高后感染的风险;使得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变得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发展快,常伴剧痛,易引发梗阻、积水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肾功能损伤,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故积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必要。输尿管镜可在直视下进行碎石,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势,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理想选择。但虽然输尿管镜下采用各种能量进行碎石可有效避免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创伤大、疼痛严重等弊端,但能量应用过程(如钬激光碎石、气压弹道碎石)中易导致碎块上移至肾脏,且术中易损伤输尿管,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促使其被迫需接受体外碎石处理或二次手术,不仅导致治疗经费增加,还致使机体受到二次伤害,不利于疾病转归。随着医学和医疗设备的发展,各类取石篮、封堵器开始出现,这些器械都有一些功能可以阻止结石和碎石的漂移,但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例如存在明显的网孔、间隙导致碎石过程中仍有石头向肾盂方向逃逸,结果是结石清除率不高、二次手术、结石复发等情况;例如封堵结构过大,当遇到细镜或有器械通道损伤的硬镜时,进出镜体器械通道阻涩感明显,导致手术受到影响,甚至器械受损,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或缺陷之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叶片组件、导管和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的近端和所述导管远端相连接,所述牵引丝沿所述导管的近端伸入至所述导管并从所述导管的远端伸出,且所述牵引丝从所述叶片组件穿过,所述叶片组件的远端和所述牵引丝相连接;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薄膜叶片和支撑丝,所述支撑丝连接在所述薄膜叶片的内部,且所述支撑丝位于所述薄膜叶片的边缘,所述叶片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牵拉所述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被压缩至第二状态,复位所述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还原至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叶片组件的形状为圆盘状。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叶片包括两层薄膜片,两层所述薄膜片贴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组件的远端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牵引丝相连接;所述叶片组件的近端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导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叶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叶片组件的远端,所述第二叶片位于所述叶片组件的近端;所述第一叶片的远端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片的近端为方形,所述第二叶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一叶片的近端和所述第二叶片的远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叶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和所述第四叶片的均为鱼鳍状,所述第三叶片的近端和所述第四叶片的远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叶片包括一体成型的叶片一和叶片二,所述叶片一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叶片二的远端为弧形,近端为方形;所述第四叶片包括一体成型的叶片三和叶片四,所述叶片三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叶片四的近端为弧形,远端为方形。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叶片的表面设有亲水涂层。亲水涂层的设置便于薄膜叶片在经过结石时顺利进入到结石后方,减少对输尿管壁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叶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丝的材质为镍钛合金。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本专利涉及一种新的封堵结构设计,该结构采用叶片组件的设计,并且在薄膜叶片内部的边缘位置加有导向镍钛合金材质的支撑丝设计,这种结构能在输尿管内形成有效的膜性封堵结构,能够完美贴合输尿管壁,防止碎石漂移,大大减少了术中生理盐水向肾脏的流动,降低了肾盂内压增高后感染的风险;这种结构同时也能尽可能减少进出器械通道的结构体积(叶片与内部的金属丝的量),改善器械通道的通过性,甚至能进入一些细的输尿管镜;使得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变得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封堵装置在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封堵装置在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叶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薄膜叶片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薄膜叶片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叶片组件;2、导管;3、牵引丝;11、薄膜叶片;12、支撑丝;13、第一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11、第一叶片;112、第二叶片;113、第三叶片;114、第四叶片;1131、叶片一;1132、叶片二;1141、叶片三;1142、叶片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本专利涉及一种新的封堵结构设计,该结构采用对称性的弧形叶片设计,并且在叶片内部的边缘位置加有导向镍钛合金丝设计,这种结构能在输尿管内形成有效的膜性封堵结构,能够完全贴合输尿管壁,防止碎石漂移,大大减少了术中生理盐水向肾脏的流动,降低了肾盂内压增高后感染的风险;这种结构同时也能尽可能减少进出器械通道的结构体积(叶片与内部的金属丝的量),改善器械通道的通过性,甚至能进入一些细的输尿管镜。使得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变得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有了这种结构设计的封堵器械,可以让更多的基层医院采用便宜的输尿管硬镜,采用简单的术式为更多的结石患者提供治疗。符合医疗改革方向,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叶片组件1、导管2和牵引丝3,叶片组件1的近端和导管2远端相连接,牵引丝3沿导管2的近端伸入至导管2并从导管2的远端伸出,且牵引丝3从所述叶片组件1的正中穿过,叶片组件1的远端和牵引丝3相连接;叶片组件1包括薄膜叶片11和支撑丝12,支撑丝12连接在薄膜叶片11的内部,且支撑丝12位于薄膜叶片11的边缘,叶片组件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牵拉牵引丝3叶片组件被压缩至第二状态,复位牵引丝3叶片组件1还原至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叶片组件1的形状为圆盘状。叶片组件1在第一状态时如图1所示,叶片组件1在第二状态时如图2所示。本装置在使用时,是配合器械通道使用的。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时,通过输尿管镜的器械通道插入输尿管,在输尿管镜采用激光碎石或其它方式碎石时,能量会导致碎石块上移。本装置在碎石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组件、导管和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的近端和所述导管远端相连接,所述牵引丝沿所述导管的近端伸入至所述导管并从所述导管的远端伸出,且所述牵引丝从所述叶片组件穿过,所述叶片组件的远端和所述牵引丝相连接;/n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薄膜叶片和支撑丝,所述支撑丝连接在所述薄膜叶片的内部,且所述支撑丝位于所述薄膜叶片的边缘,所述叶片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牵拉所述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被压缩至第二状态,复位所述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还原至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叶片组件的形状为圆盘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组件、导管和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的近端和所述导管远端相连接,所述牵引丝沿所述导管的近端伸入至所述导管并从所述导管的远端伸出,且所述牵引丝从所述叶片组件穿过,所述叶片组件的远端和所述牵引丝相连接;
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薄膜叶片和支撑丝,所述支撑丝连接在所述薄膜叶片的内部,且所述支撑丝位于所述薄膜叶片的边缘,所述叶片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牵拉所述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被压缩至第二状态,复位所述牵引丝所述叶片组件还原至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叶片组件的形状为圆盘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叶片包括两层薄膜片,两层所述薄膜片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的远端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牵引丝相连接;所述叶片组件的近端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导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叶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叶片组件的远端,所述第二叶片位于所述叶片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庆幸王熙宋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