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83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该限压结构包括固定板、重锤组件以及调节部件,固定板的下方用于设置排气管;重锤组件的封堵部用于插设在排气管的管口内,以对排气管形成封堵效果;重锤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重锤组件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远离固定板的方向依次叠置,以通过多个重锤起到限压作用;调节部件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连接,以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固定板上的重锤的数量,进而通过调整压设在固定板上的重锤的数量来实现多级别限压,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锅的限压方式不能实现多级限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技术介绍
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是一种厨房的锅具。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高压锅可以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压力锅通过在排气管上设置一个重量固定的限压阀来限压,但是这种限压方式并不能实现多级限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压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锅的限压方式不能实现多级限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限压结构,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下方用于设置排气管;重锤组件,重锤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重锤组件具有用于插设在排气管的管口内的封堵部;重锤组件包括多个重锤,多个重锤沿远离固定板的方向依次叠置;调节部件,调节部件与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连接,以通过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固定板上的重锤的数量。进一步地,调节部件包括旋转盘,旋转盘上设置有定位块,重锤组件具有定位槽,以通过转动旋转盘调整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的配合关系,以抬升或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进一步地,定位块为一个,定位槽为多个,多个定位槽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定位块插设在相应的定位槽内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或者,定位块和定位槽均为多个,多个定位块和多个定位槽均沿旋转盘的周向布置;多个定位块中的至少两个定位块具有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多个定位槽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各个定位块插设在相应的定位槽内抬升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进一步地,定位槽为条形槽,沿旋转盘的转动方向,定位槽的顶壁沿竖直方向逐渐延伸;定位块插设在定位槽内,以在旋转盘转动时,通过定位块的顶壁与定位槽的顶壁之间的配合抬升或释放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进一步地,调节部件还包括推杆,推杆设置在旋转盘上,以通过推动推杆带动旋转盘转动。进一步地,定位块为多个,多个定位块中的至少两个定位块具有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多个定位块沿旋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推杆为多个,多个推杆沿旋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推杆和多个定位块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重锤组件包括第一重锤,封堵部设置在第一重锤上,第一重锤设置在固定板上;其中,调节部件与第一重锤间隔设置,调节部件与位于第一重锤上方的重锤限位配合。进一步地,第一重锤上设置有定位柱,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柱插设在定位孔内。进一步地,重锤组件还包括次级重锤组件,次级重锤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重锤的上方,次级重锤组件具有压设柱,第一重锤上设置有压设槽,压设柱插设在压设槽内。进一步地,压设柱的外周面为多边形,压设槽为与压设柱的外周面相配合的多边形凹槽。进一步地,次级重锤组件包括第二重锤,限压结构还包括旋转盘,旋转盘可转动地套设在压设柱上;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第二重锤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其中,第二重锤具有将其重力压设在第一重锤上的第一初始状态和将其重力与第一重锤脱离的第一抬升状态;当第二重锤处于第一初始状态时,第一定位块插设在第一定位槽内。进一步地,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第二重锤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块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块的高度大于第二定位块的高度;其中,当第二重锤处于第一初始状态时,第二定位块插设在第二定位槽内;当第二重锤处于第一抬升状态时,第一定位块插设在第二定位槽内以顶起第二重锤。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成对设置,成对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沿旋转盘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压设柱设置在第二重锤上。进一步地,次级重锤组件包括第三重锤,第二重锤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重锤的上方;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块,第三定位块设置在第一定位块的内侧;第三重锤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三定位块的第三定位槽,第三定位槽沿第三重锤的周向延伸;其中,第三重锤具有将其重力压设在第一重锤上的第二初始状态和将其重力与第一重锤相脱离的第二抬升状态;当第三重锤处于第二初始状态时,第三定位块位于第三定位槽内;当第三重锤处于第二抬升状态时,第三定位块的至少部分由第三定位槽移出以抬升第三重锤。进一步地,第二重锤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的深度均小于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其中,旋转盘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当旋转盘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三定位块位于第三定位槽内;当旋转盘运动至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三定位块的至少部分由第三定位槽移出以抬升第三重锤;当旋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位于第一定位槽内;当旋转盘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位于第二定位槽内以抬升第二重锤;当旋转盘处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位于第四定位槽内以维持抬升第二重锤。进一步地,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块,第四定位槽与第四定位块相配合,第一定位块的高度大于第四定位块的高度;其中,当旋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四定位块位于第四定位槽内。进一步地,第二重锤套设在第三重锤上,第三重锤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重锤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凸起的外周面和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周面均为多边形。进一步地,压设柱设置在第三重锤上。进一步地,次级重锤组件还包括第四重锤,第二重锤、第三重锤和第四重锤沿靠近第一重锤的方向依次布置;旋转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五定位块,第五定位块位于第三定位块的内侧;第四重锤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五定位块的第五定位槽,第五定位槽沿第四重锤的周向延伸;其中,第四重锤具有将其重力压设在第一重锤上的第三初始状态和将其重力与第一重锤相脱离的第三抬升状态;当第四重锤处于第三初始状态时,第五定位块位于第五定位槽内;当第四重锤位于第四处于第三抬升状态时,第五定位块的至少部分由第五定位槽移出以抬升第四重锤。进一步地,第二重锤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第四定位槽和第六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四定位槽和第六定位槽的深度均小于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其中,旋转盘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第三工作位置和第四工作位置;当旋转盘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三定位块位于第三定位槽内;当旋转盘在第一工作位置至第三工作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五定位块位于第五定位槽内;当旋转盘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位于第一定位槽内,第三定位块位于第三定位槽内,第五定位块位于第五定位槽内;当旋转盘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移动至第二定位槽内以抬升第二重锤;当旋转盘处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定位块移动至第四定位槽内以继续抬升第二重锤,第三定位块的至少部分移出第三定位槽以抬升第三重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板(110),所述固定板(110)的下方用于设置排气管(104);/n重锤组件(130),所述重锤组件(13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0)的上方;所述重锤组件(130)具有用于插设在所述排气管(104)的管口内的封堵部(1311);所述重锤组件(130)包括多个重锤,所述多个重锤沿远离所述固定板(110)的方向依次叠置;/n调节部件(140),所述调节部件(140)与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连接,以通过抬升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所述固定板(110)上的重锤的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110),所述固定板(110)的下方用于设置排气管(104);
重锤组件(130),所述重锤组件(13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0)的上方;所述重锤组件(130)具有用于插设在所述排气管(104)的管口内的封堵部(1311);所述重锤组件(130)包括多个重锤,所述多个重锤沿远离所述固定板(110)的方向依次叠置;
调节部件(140),所述调节部件(140)与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传动连接,以通过抬升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调整压设在所述固定板(110)上的重锤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140)包括:
旋转盘(141),所述旋转盘(141)上设置有定位块(142),所述重锤组件(130)具有定位槽(135),以通过转动所述旋转盘(141)调整所述定位块(142)与所述定位槽(135)之间的配合关系,以抬升或释放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块(142)为一个,所述定位槽(135)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135)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135)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所述定位块(142)插设在相应的所述定位槽(135)内抬升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或者
所述定位块(142)和所述定位槽(135)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块(142)和多个所述定位槽(135)均沿所述旋转盘(141)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定位块(142)中的至少两个定位块(142)具有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多个所述定位槽(135)中的至少两个定位槽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差,以通过使各个所述定位块(142)插设在相应的所述定位槽(135)内抬升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35)为条形槽,沿所述旋转盘(141)的转动方向,所述定位槽(135)的顶壁沿竖直方向逐渐延伸;所述定位块(142)插设在所述定位槽(135)内,以在所述旋转盘(141)转动时,通过所述定位块(142)的顶壁与所述定位槽(135)的顶壁之间的配合抬升或释放所述多个重锤中的至少部分的重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140)还包括:
推杆(143),所述推杆(143)设置在所述旋转盘(141)上,以通过推动所述推杆(143)带动所述旋转盘(14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42)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块(142)中的至少两个定位块(142)具有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差,多个所述定位块(142)沿所述旋转盘(14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推杆(143)为多个,多个所述推杆(143)沿所述旋转盘(14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推杆(143)和多个所述定位块(142)一一对应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组件(130)包括:
第一重锤(131),所述封堵部(1311)设置在所述第一重锤(131)上,所述第一重锤(13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0)上;
其中,所述调节部件(140)与所述第一重锤(131)间隔设置,所述调节部件(140)与位于所述第一重锤(131)上方的重锤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定位柱(1312),所述固定板(110)上设置有定位孔(112),所述定位柱(1312)插设在所述定位孔(1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组件(130)还包括:
次级重锤组件,所述次级重锤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重锤(131)的上方,所述次级重锤组件具有压设柱(136),所述第一重锤(131)上设置有压设槽(1313),所述压设柱(136)插设在所述压设槽(13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设柱(136)的外周面为多边形,所述压设槽(1313)为与所述压设柱(136)的外周面相配合的多边形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重锤组件包括第二重锤(132),所述限压结构还包括:
旋转盘(141),所述旋转盘(141)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压设柱(136)上;所述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1421),所述第二重锤(13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1351);
其中,所述第二重锤(132)具有将其重力压设在所述第一重锤(131)上的第一初始状态和将其重力与所述第一重锤(131)脱离的第一抬升状态;当所述第二重锤(132)处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槽(135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1422),所述第二重锤(13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块(1422)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1352);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块(1422)的高度;
其中,当所述第二重锤(132)处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定位块(1422)插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1352)内;当所述第二重锤(132)处于所述第一抬升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插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1352)内以顶起所述第二重锤(13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和所述第二定位块(1422)成对设置,成对的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和所述第二定位块(1422)沿所述旋转盘(141)的周向间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设柱(136)设置在所述第二重锤(13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重锤组件包括:
第三重锤(133),所述第二重锤(13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重锤(133)的上方;所述旋转盘(141)的盘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块(1423),所述第三定位块(1423)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1421)的内侧;所述第三重锤(133)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三定位块(1423)的第三定位槽(1353),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沿所述第三重锤(133)的周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三重锤(133)具有将其重力压设在所述第一重锤(131)上的第二初始状态和将其重力与所述第一重锤(131)相脱离的第二抬升状态;当所述第三重锤(133)处于所述第二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定位块(1423)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内;当所述第三重锤(133)处于所述第二抬升状态时,所述第三定位块(1423)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移出以抬升所述第三重锤(13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重锤(1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352)和第四定位槽(1354),所述第二定位槽(1352)和所述第四定位槽(1354)的深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351)的深度;
其中,所述旋转盘(141)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当所述旋转盘(141)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转动时,所述第三定位块(1423)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内;当所述旋转盘(141)运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定位块(1423)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三定位槽(1353)移出以抬升所述第三重锤(133);
当所述旋转盘(141)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李振合陈伟夏鹏陈礼昌程志斌安卉刘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