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泡面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82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泡面碗,其结构包括下侧碗体,所述下侧碗体外侧设置有顶部碗体,所述顶部碗体内设置有开口的装纳内腔,所述装纳内腔底部端壁固设有底部网,所述顶部碗体一侧端面设置有便于将所述顶部碗体方便端起的翻转柄装置,所述翻转柄装置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下侧碗体一侧且用于与所述翻转柄装置配合连接实现所述顶部碗体和下侧碗体相对稳定固定的配合装卡握把装置,此设备采用了所述翻转柄装置和配合装卡握把装置的设计,使所述顶部碗体和下侧碗体能在装卡时稳定,也便于人员拿取使用所述顶部碗体,非常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泡面碗
本技术属于日用品
,具体是一种双层泡面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现有的泡面碗尚未实现高效的面汤与面分离,人员若需要家面汤分离,还需要利用相关工具放置在面碗一侧以此将面汤倾倒而出,这就十分的复杂。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泡面碗公开了[申请号:201611148998.5],包括碗本体,在碗本体上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在密封盖上安装有机械式定时器,机械式定时器的扭动到上限位置候,过5分钟后机械式定时器发出响声。在将泡面和开水倒入到碗本体中后,就可以合上盖子,然后扭动定时器,对泡面进行泡制了,当到5分钟时,机械式定时器就会发出声响,提醒人们吃泡面。上述方案,尚未实现面汤与面高效的分立且未实现便于人员进行装卡携带的功能,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现面汤与面高效的分立且未实现便于人员进行装卡携带的功能具有等优点的设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双层泡面碗,包括下侧碗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泡面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侧碗体(13),所述下侧碗体(13)外侧设置有顶部碗体(12),所述顶部碗体(12)内设置有开口的装纳内腔(10),所述装纳内腔(10)底部端壁固设有底部网(11),所述顶部碗体(12)一侧端面设置有便于将所述顶部碗体(12)方便端起的翻转柄装置(90),所述翻转柄装置(90)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下侧碗体(13)一侧且用于与所述翻转柄装置(90)配合连接实现所述顶部碗体(12)和下侧碗体(13)相对稳定固定的配合装卡握把装置(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泡面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侧碗体(13),所述下侧碗体(13)外侧设置有顶部碗体(12),所述顶部碗体(12)内设置有开口的装纳内腔(10),所述装纳内腔(10)底部端壁固设有底部网(11),所述顶部碗体(12)一侧端面设置有便于将所述顶部碗体(12)方便端起的翻转柄装置(90),所述翻转柄装置(90)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下侧碗体(13)一侧且用于与所述翻转柄装置(90)配合连接实现所述顶部碗体(12)和下侧碗体(13)相对稳定固定的配合装卡握把装置(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泡面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柄装置(90)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碗体(12)一侧端面的配合凸块(20),所述配合凸块(20)对称设置,所述配合凸块(20)内设置有贯穿的转动圆腔(22),所述转动圆腔(22)之间设置有装卡竖板(15),所述装卡竖板(15)两侧端面设有对称的圆凸轴(24),所述圆凸轴(24)与所述转动圆腔(22)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圆腔(22)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若干装卡键槽(21),所述装卡键槽(21)为矩形结构,所述装卡竖板(15)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动圆腔(22)和配合键(23)配合连接且便于抬起握住所述装卡竖板(15)的连接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泡面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沈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