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连接框、排骨架、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架插到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插孔和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框的第一插槽;每个所述第二边框上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框纵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排骨架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架;所述排骨架横向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连接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框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之间的第一插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操作简单,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
本技术涉及家具
,特指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
技术介绍
排骨架是现代家具床的构件,起到承重的作用,承托起床垫,也可以直接躺卧,是传统意义上的床板的一个沿革。排骨架的床具有一定的整体弹性,排骨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力学原理,相比普通的平板床,排骨架床的弹性加上床垫的弹性会使人躺上去时更加舒适。在安装排骨架时,需要将排骨架两端安装到两侧的边框上,现有排骨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拆装操作简单,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连接框、排骨架、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支撑板;所述第一边框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边框沿纵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边框和两个所述第二边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排骨架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架为T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架插到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插孔和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框的第一插槽;每个所述第二边框上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框与所述第一边框并排设置,且所述连接框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框纵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边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排骨架沿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排骨架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架;第三连接架为“工”字形结构,所述排骨架横向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连接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框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之间的第一插台。优选地,所述连接框底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之间的第二插台;所述第二插台横向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框接触;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插台、所述第二插台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台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插台由上至下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之间的过程进行导向的第一倒角;所述第二插台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插台由下至上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之间的过程进行导向的第二倒角。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架底部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连接有第二加强板。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架为L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两个第二插槽。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在安装本技术时,将四个第一连接架分别插到两个第二边框上,每个第二边框上有两个第一连接架,将连接框纵向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架的第一插槽内,以安装好两个连接框;再通过第二连接架将两个第一边框和两个第二边框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将两个连接框向内侧相向移动,第一连接架在第二边框上沿横向滑动,将排骨架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架安装到第一边框上,移动该侧的连接框,使得连接框嵌入到第三连接架上,同理,安装多个排骨架和第三连接架。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一插台由上至下移动,直至第一插台插入至两个连接框之间,并将两个连接框夹紧在第一插台和第三连接架之间,从而能简单牢靠的安装本技术,拆卸过程反向操作即可,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连接架和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边框;2、第二边框;3、连接框;4、排骨架;5、第三连接架;61、第一插台;62、第二插台;71、第一安装板;72、第二安装板;8、第一连接架;801、插孔;802、第一插槽;9、第一加强板;10、第二连接架;101、第二插槽;11、第二加强板;12、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包括第一边框1、第二边框2、连接框3、排骨架4、第一安装板71、第一连接架8、第二连接架10和支撑板12;所述第一边框1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沿纵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边框1和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10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2和所述排骨架4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架8为T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架8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架8插到所述第二边框2上的插孔801和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框3的第一插槽802;每个所述第二边框2上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8;所述连接框3与所述第一边框1并排设置,且所述连接框3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框3纵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架8连接;所述排骨架4沿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排骨架4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架5;第三连接架5为“工”字形结构,所述排骨架4横向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架5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连接框3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71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框3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板71底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3之间的第一插台61。本技术拆装操作简单,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在安装本技术时,将四个第一连接架8分别插到两个第二边框2上,每个第二边框2上有两个第一连接架8,将连接框3纵向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架8的第一插槽802内,以安装好两个连接框3;再通过第二连接架10将两个第一边框1和两个第二边框2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将两个连接框3向内侧相向移动,第一连接架8在第二边框2上沿横向滑动,将排骨架4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架5安装到第一边框1上,移动该侧的连接框3,使得连接框3嵌入到第三连接架5上,同理,安装多个排骨架4和第三连接架5。将第一安装板71和第一插台61由上至下移动,直至第一插台61插入至两个连接框3之间,并将两个连接框3夹紧在第一插台61和第三连接架5之间,从而能简单牢靠的安装本技术,拆卸过程反向操作即可,非常方便。具体的,所述连接框3底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72;所述第二安装板72顶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3之间的第二插台62;所述第二插台62横向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框3接触,第二插台62能与第一插台61共同作用,将两个连接框3牢靠的压紧到第三连接架5上;所述第一安装板71、所述第一插台61、所述第二插台6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72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插台61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插台61由上至下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3之间的过程进行导向的第一倒角,在由上至下插入第一插台61时,第一插台61底部的第一倒角能方便将第一插台61插入两个连接框3之间;所述第二插台62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插台62由下至上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3之间的过程进行导向的第二倒角,在由下至上插入第二插台62时,第二插台62顶部的第二倒角能方便将第二插台62插入两个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边框(1)、第二边框(2)、连接框(3)、排骨架(4)、第一安装板(71)、第一连接架(8)、第二连接架(10)和支撑板(12);/n所述第一边框(1)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沿纵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边框(1)和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10)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2)和所述排骨架(4)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架(8)为T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架(8)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架(8)插到所述第二边框(2)上的插孔(801)和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框(3)的第一插槽(802);每个所述第二边框(2)上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8);所述连接框(3)与所述第一边框(1)并排设置,且所述连接框(3)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框(3)纵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架(8)连接;所述排骨架(4)沿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排骨架(4)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架(5);第三连接架(5)为“工”字形结构,所述排骨架(4)横向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架(5)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连接框(3)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71)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框(3)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板(71)底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3)之间的第一插台(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木结构的排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边框(1)、第二边框(2)、连接框(3)、排骨架(4)、第一安装板(71)、第一连接架(8)、第二连接架(10)和支撑板(12);
所述第一边框(1)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沿纵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边框(1)和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10)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2)和所述排骨架(4)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架(8)为T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架(8)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架(8)插到所述第二边框(2)上的插孔(801)和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框(3)的第一插槽(802);每个所述第二边框(2)上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8);所述连接框(3)与所述第一边框(1)并排设置,且所述连接框(3)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框(3)纵向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架(8)连接;所述排骨架(4)沿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排骨架(4)横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架(5);第三连接架(5)为“工”字形结构,所述排骨架(4)横向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架(5)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连接框(3)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71)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框(3)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板(71)底部设置有用于插入两个所述连接框(3)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澳品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