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76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光化学催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先将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与水合肼反应得到3,4‑二甲基‑5‑吡唑啉酮,再与三氯异氰尿酸反应后通过碳酸钾处理得到syn‑(Me,Me)Bimane,将其溴化后再通过3‑氯丙基三氯硅烷接枝到表面带羟基的二氧化硅颗粒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光化学催化剂
,特别涉及一种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
技术介绍
syn-(Me,Me)Bimane(化学结构如下)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发光体,它具有分子量小,荧光效率高,亲水亲油性好等特点。此外,syn-(Me,Me)Bimane最大吸收波长为356nm,最大发射波长为458nm,均在可见光波段,发射波长对应能量为2.707电子伏特,与很多有机物化学键键能相当,能够有效地将光的能量转化成化学键能,从而能作为光化学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反应。然而在实际大生产中,虽然光化学催化剂的用量少,但是单价高,且无法有效回收,这样增加了生产成本,光化学催化剂最终只是成为了危废中的一个组份。对此,可以通过将催化剂负载在颗粒物上来解决,在使用时,通过过滤清洗等简单手段回收颗粒物,即可回收催化剂。而在选择颗粒物时,需要考虑到颗粒物与光催化剂之间的结合稳定性、颗粒物自身的光学性能、颗粒物的亲水亲油性等,以适应该光化学催化剂的使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为:(1)将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与水合肼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1,即3,4-二甲基-5-吡唑啉酮,(2)将步骤(1)中得到的化合物1与三氯异氰尿酸反应得到化合物2,(3)将步骤(2)中得到的化合物2与碳酸钾反应得到化合物3,即syn-(Me,Me)Bimane,(4)将步骤(3)中得到的化合物3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得到化合物4;(5)将经过前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氢化钠、3-氯丙基三氯硅烷反应生成3-氯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6)将步骤(5)中得到的3-氯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氨水反应生成3-氨基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7)将步骤(6)中得到的3-氨基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与将步骤(4)中得到的化合物4反应,得到表面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二氧化硅颗粒。反应路线为:本申请中以单体为光化学反应物质进行接枝负载制备复合催化剂,光化学反应物质以单体形式存在时,相比于其聚合物在透光性上更好,因此在光化学活性上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本申请中使用透光性好的二氧化硅来作为负载,基本不影响光化学活性;在将光化学活性物质接枝到二氧化硅颗粒表面之前,先对二氧化硅进行双氧水处理使其表面羟基化,再将光化学活性单体通过3-氨基丙基硅链段与二氧化硅化学键合,保证了光化学活性物质与载体二氧化硅之间的结合稳定,体现出理想的光催化性能,特别是将该负载型光催化剂应用于有机溶剂体系中。附图说明图1为下述的溴取代syn-(Me,Me)Bimane的制备中化合物1的氢谱核磁图,图2为下述的溴取代syn-(Me,Me)Bimane的制备中化合物2的氢谱核磁图,图3为下述的溴取代syn-(Me,Me)Bimane的制备中化合物3的氢谱核磁图,图4为下述的溴取代syn-(Me,Me)Bimane的制备中化合物4的氢谱核磁图。具体实施方式溴取代syn-(Me,Me)Bimane的制备:(1)将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144.1g,1.0mol)加入1L无水乙醇中,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50℃,保持该温度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水合肼水溶液(溶液为94.0mL,其中的水合肼为1.5mol),滴加过程中有白色固体生成,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0℃回流5小时,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取少量上述白色固体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加热至白色固体溶解至澄清,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原料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与产品3,4-二甲基-5-吡唑啉酮(化合物1)峰面积比小于3%,判定反应完全,此时,将上述所得的反应体系减压浓缩至500mL,搅拌状态下降温至10℃,并在10℃下保温搅拌半小时,减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滤饼用无水乙醇润洗3次,每次无水乙醇用量为50mL,得到的滤饼50℃下鼓风3小时烘干,得到100.8g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合物1),收率90.0%。1HNMR(DMSO-d6,400MHz):δ=1.73(s,3H),2.06(s,3H),10.03(bs,2H)ppm.ESI-MS:112.32。(2)将上述得到的化合物1(50.0g,0.45mol)加入500mL二氯甲烷中,将所得的混合体系降温至5℃,保持该温度下向混合体系中缓慢加入三氯异氰尿酸(34.9g,0.15mol),加料完毕后升温至室温(25℃,下同)搅拌8小时,搅拌过程中观察到有固体生成,取少量上述搅拌体系中的澄清液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反应物化合物1与产品化合物2峰面积比小于0.8%,判断反应完全,此时,将上述所得的反应体系浓缩至250mL,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润洗3次,将所得的洗涤液与本步骤中前面过滤得到的滤液合并,浓缩至100mL,加入250mL无水乙醇减压浓缩至100mL,“加入250mL无水乙醇减压浓缩至100mL”的操作重复三次,从而将二氯甲烷溶剂基本完全置换成100mL无水乙醇,此时有大量固体析出,降温至0℃,并在0℃下搅拌半小时,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润洗3次,每次无水乙醇用量为20mL,得到的滤饼在50℃烘箱内鼓风烘干3小时,得到49.5g白色固体的化合物2,收率75.0%。1HNMR(CDCl3,400MHz):δ=1.67(s,3H),2.12(s,3H),9.12(s,1H)ppm.ESI-MS:147.04。(3)将上述得到的化合物2(30g,0.21mol)加入300mL甲苯中,加热至90℃,搅拌状态下向其中分批(少量多次)加入碳酸钾(69.0g,0.5mol),每次加入0.5g,2小时恰好加料完毕。碳酸钾加入时会剧烈放热放气,所以必须分批少量多次加入,加料完毕后保持90℃搅拌1小时,静置,取上述搅拌体系中的清液用HPLC检测:反应物化合物2峰面积占比小于0.5%,判定反应完全,HPLC检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产物为syn-(Me,Me)Bimane(化合物3),峰面积占比大于92.0%,另有一面积占比约6.0%的杂质,经鉴定为异构体anti-(Me,Me)Bimane,此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润洗3次,每次二氯甲烷用量30mL,将所得的洗涤液与本步骤中前面过滤得到的滤液合并,浓缩至50mL,此时有淡黄色固体析出,向混合体系中加入250mL无水乙醇并50℃减压浓缩至100mL,“加入250mL无水乙醇并50℃减压浓缩至100mL”的操作重复三次,从而将二氯甲烷和甲苯溶剂基本全部置换成100mL无水乙醇,将所得的混合体系加热至75℃搅拌至淡黄色固体完全溶解,降温至40℃保温1小时,在保温过程中有晶体缓慢析出,继续将混合体系降温至10℃并保温半小时,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润洗3次,每次无水乙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n(1)将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与水合肼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1,即3,4-二甲基-5-吡唑啉酮,/n(2)将步骤(1)中得到的化合物1与三氯异氰尿酸反应得到化合物2,/n(3)将步骤(2)中得到的化合物2与碳酸钾反应得到化合物3,即syn-(Me,Me)Bimane,/n(4)将步骤(3)中得到的化合物3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得到化合物4;/n(5)将经过前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氢化钠、3-氯丙基三氯硅烷反应生成3-氯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n(6)将步骤(5)中得到的3-氯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氨水反应生成3-氨基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n(7)将步骤(6)中得到的3-氨基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与将步骤(4)中得到的化合物4在碳酸钾存在的环境中进行反应,得到表面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二氧化硅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与水合肼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1,即3,4-二甲基-5-吡唑啉酮,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化合物1与三氯异氰尿酸反应得到化合物2,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化合物2与碳酸钾反应得到化合物3,即syn-(Me,Me)Bimane,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化合物3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得到化合物4;
(5)将经过前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氢化钠、3-氯丙基三氯硅烷反应生成3-氯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
(6)将步骤(5)中得到的3-氯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氨水反应生成3-氨基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
(7)将步骤(6)中得到的3-氨基丙基硅键合的二氧化硅颗粒与将步骤(4)中得到的化合物4在碳酸钾存在的环境中进行反应,得到表面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二氧化硅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syn-(Me,Me)Bimane结构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所述的化合物3加入二氯甲烷中,降温至0℃;将所述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溶于丙酮中,将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水清庄可滕海俊谢韦徐康严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盈天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