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多级孔Si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76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多级孔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多级孔SiO2@Cu/Ni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
,涉及一种纳米多级孔SiO2@Cu/Ni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多级孔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和大孔道容量等特性,在光、磁、电、吸附、分离、催化、能量储存、生物技术等多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因为多级孔核壳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壳层对内核的稳定化作用:将金属或氧化物等纳米粒子外表面包覆一层稳定的壳层形成核壳结构以后,将使内核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大为提高,能够适应许多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显著提高了纳米催化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内核与壳层的组成与结构形态均可细致调变:如内核的元素种类(如Fe,Co,Ni,Ru,Ag,Au,Pt等)、物质形态(如单质、合金、氧化物、硫化物等),内核粒子尺寸(从纳米至亚微米等)、壳层组成(如SiO2,Al2O3,MgO,分子筛等)、壳层厚度、壳层的孔隙率、壳-核之间的空腔大小等,使核壳结构类催化剂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以在微-介观尺度上实现催化剂的定向设计、组装与调控,实现催化化学的多功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多级孔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多级孔SiO2@Cu/Ni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级球形SiO2配制成分散液,并与铜源溶液混合,再加入还原剂,经分离后得到砖红色沉淀;
2)将砖红色沉淀经过煅烧过程后,得到SiO2@Cu;
3)配制含有SiO2@Cu及聚乙烯醇的分散液,并与镍源混合后,再依次经过加热搅拌、高温煅烧过程后,即得到所述的纳米多级孔SiO2@Cu/Ni核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多级孔SiO2@Cu/Ni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纳米级球形SiO2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正硅酸乙酯溶液与氨水溶液混合均匀,并依次经过搅拌、分离、煅烧过程后,得到纳米级球形SiO2;
其中,所述的正硅酸乙酯溶液由正硅酸乙酯与乙醇以体积比1:(30-40)混合配制而成;
所述的氨水溶液由氨水与水以体积比1:(6-6.5)混合配制而成;
所述的正硅酸乙酯溶液中的正硅酸乙酯与氨水溶液中的氨水之间的体积比为1:(0.5-1.5);
所述的搅拌过程中,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20-28h;
所述的分离过程依次包括离心、洗涤、干燥过程,其中,所述的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10-1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多级孔SiO2@Cu/Ni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球形SiO2的制备方法中,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为545-555℃,煅烧时间为4-7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多级孔SiO2@Cu/Ni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分散液中,纳米级球形SiO2与溶剂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18-0.23g/65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孙梦刘倩袁国良李书珍马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