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网膜脱离术后头低坐位多功能桌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桌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头低坐位多功能桌。
技术介绍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术后大部分患者需要维持脸朝下体位,以利用气体或硅油较水轻的向上浮力使后极部视网膜复位。面部向下的强迫体位(头低位或俯卧位)需维持1周-4周的时间,每日不少于16-20小时。夜间多采用脸朝下俯卧位,白天多采用脸朝下坐位。而现有的辅助护理器具有一些不足:一是缺乏一体化的输液装置,患者头低坐位只能使用病床输液杆或必须使用活动的输液架协助,使用不便;二是扶手位置固定或无扶手,不利于头低坐位时双臂不同姿势轮换,尤其是孕妇或腹部肥胖等特殊人群,舒适度降低不利于体位的长时间坚持。三、没能提供放置报刊、宣教资料、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性能,不便于患者通过短暂观看视听读物来减轻长时间特殊头位带来的心理上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进行输液治疗、可以观看读物的视网膜脱离术后头低坐位多功能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头低坐位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桌面板、搁物板和输液架;所述桌面板连接在支架的顶端,桌面板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上凹口,该上凹口往对侧延伸;所述搁物板位于桌面板下方,搁物板两侧设有活动槽,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搁物板活动槽相配接的轨道,搁物板通过活动槽与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搁物板与桌面板的上凹口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下凹口,该下凹口往对侧延伸;所述输液架连接在支架的侧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8 CN 20192053308241.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头低坐位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桌面板、搁物板和输液架;所述桌面板连接在支架的顶端,桌面板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上凹口,该上凹口往对侧延伸;所述搁物板位于桌面板下方,搁物板两侧设有活动槽,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搁物板活动槽相配接的轨道,搁物板通过活动槽与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搁物板与桌面板的上凹口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下凹口,该下凹口往对侧延伸;所述输液架连接在支架的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脱离术后头低坐位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口处设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分别与下凹口两侧的搁物板连接,弹性带上靠近端部设置有长度调节扣,长度调节扣设有排列呈“日”字的两个开口,弹性带依次穿过两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脱离术后头低坐位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四根可伸缩的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梦燕,陆梧香,谢淑妍,韦柳,潘黎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