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反应装置和收集系统,以及配套的装料、输送、密封、真空、加热等子系统,各系统间通过连接件和管道有序相连。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能够连续的、自动化的实现硅氧复合物的批量制备,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材料和化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发生着质的变化,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和电子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正是这一变革的重要体现。但受限传统铁锂类正极材料比容量低、三元类正极材料稳定性差等客观因素影响,锂离子电池比容量提升乏力,且短期内很难改善。为突破这一限制,开发超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成为首选途径之一,研究表明,负极材料比容量很增加500mAh/g,可使锂离子电池比容量提升15%以上,效果显著,而传统石墨类负极的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且已达上限,因此开发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势在必行。硅基负极材料拥有高达4200mAh/g的理论比容量,10倍于传统石墨负极,是近年来代石墨负极的研究热点。硅基负极材料,按成分可分为硅单质和硅氧复合物两类,硅氧复合物又包括氧化亚硅SiO、硅氧化物SiOx(0<x<2,x≠1)、二氧化硅SiO2等,其中因相较于硅单质拥有更出色的稳定性,硅氧复合物是目前唯一一款实现小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硅基负极材料。硅氧复合物的主流制备工艺,是以硅和二氧化硅的高温固相产物氧化亚硅SiO为原材料,再通过二次高温处理,使氧化亚硅SiO发生歧化反应得到,一般在放大的工业真空炉中反应,属于间歇工艺,且工艺较复杂,生产效率低,产量和产品均一性很难得到保障,严重制约了该型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中国技术专利CN204973821公开了一种半连续的硅氧化合物制造设备,由罐体、分置的反应部和收集部等构成,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目标产物。虽然该设备较现有设备有所改进,但仍然需要在反应结束后打开设备,取出产物,效率仍然较低,无法实现连续化批量生产。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752992公开了一种生产氧化亚硅的方法和装置,仍然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其进料方式采用气流或螺杆法,虽然实现了连续进料,但产物的收集仍然是间歇进行,且原材料必须是粉末状的,这导致多种反应物间不能充分接触,产物均匀性无法保障,原料输送程中也极易出现粉末扬尘,污染操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生产设备无法实现连续生产的难题,同时保证产物的均匀性,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套反应装置,承载所述反应装置的输送系统,为所述反应装置供给原料的装料系统,保证所述反应装置气密性的密封系统,与所述反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收集系统,与所述收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的真空系统,为所述反应装置提供热源的加热系统。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的耐高温容器。优选地,所述输送系统包括传送带和转轮。优选地,所述装料系统包括下料斗和压实板。优选地,所述密封系统包括密封盖板和与所述密封盖板相连的真空器。优选地,所述真空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系统相连。优选地,所述收集系统底部为料斗,呈锥形并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料斗与放料阀相连。优选地,所述放料阀的另一端与出料桶相连。优选地,所述收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进气接口、一个出气接口,其中所述进气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密封系统相连,所述出气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系统相连。优选地,所述收集系统还外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通过冷却介质循环冷却,所述冷却介质为空气、水及其它导热良好的介质。优选地,所述收集系统还包括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安置于所述收集系统的顶部,介于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出气接口之间。优选地,所述收集器包括收集板和振打器,所述收集板通过轴承与所述振打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收集板也通过冷却介质循环冷却,所述冷却介质为空气、水及其它导热良好的介质。优选地,所述振打器通过转动和振动实现振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通过多系统的配合实现了硅氧复合物的连续生产,在保证产品均匀性的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有利于硅氧复合物的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备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备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备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备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备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备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备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该设备具有至少一套反应装置3,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具有一套反应装置3,以及承载反应装置3的传送轮1和传送带2,供给原料的装料系统4,使原料充分接触的压实板5,保证反应装置3气密性的密封系统6,为反装置3提供热源的加热系统8,产物收集系统9。反应时,加热系统8开启预热,收集系统9的出气口11通过管道与真空系统16连通,预抽真空到设定值,同时反应装置3被安置于传送带2上,并在传送轮1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到装料系统4下方的装料工位,反应原材料经装料系统4定量进入反应装置3,装料完成后,反应装置3移动到压实工位,通过压实板5对反应原料进行压实,以保证原料间的充分接触,压实完成后,反应装置3再移动到密封工位,由密封系统6对其进行密封,并通过真空器7与真空系统16连通,对密封后的反应装置3进行预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设定值后,真空器7与真空系统16断开连接,反应装置3随后移动到加热系统8内的加热工位,并通过真空器7与收集系统9的进气口10连接,当反应装置3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原料开始反应,气态的硅氧复合物开始生成,此时在真空系统16的持续作用下,硅氧复合物气体经由真空器7和进气口10进入收集系统9中,当气态硅氧复合物接触到经冷却介质冷却的收集板14时,迅速凝结成固体并附着在收集板14上,在振打器13的持续振动和逆时针转运作用下,收集板14上凝结的硅氧复合物固体脱离,并进入收集系统9底部的锥形料斗17,当锥形料斗17内的硅氧复合物积累到一定量时,放料阀15开启,硅氧复合物固体进入放料阀15内的料仓,经气压转换后,最终进入料桶12内贮存,此操作不会破坏反应装置3和收集系统9的真空度,反应结束后,反应装置3移动到冷却工位,经冷却并解封后进入下一个反应循环。实施例二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收集系统9中的收集板14通过空气进行冷却,气态硅氧复合物接触到收集板14后迅速凝结成固体,振打器10带动收集板14做顺时针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套反应装置,承载所述反应装置的输送系统,为所述反应装置供给原料的装料系统,保证所述反应装置气密性的密封系统,与所述反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收集系统,与所述收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的真空系统,为所述反应装置提供热源的加热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氧复合物批量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套反应装置,承载所述反应装置的输送系统,为所述反应装置供给原料的装料系统,保证所述反应装置气密性的密封系统,与所述反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收集系统,与所述收集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的真空系统,为所述反应装置提供热源的加热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的耐高温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传送带和转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系统包括下料斗和压实板。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包括密封盖板和与所述密封盖板相连的真空器,所述真空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系统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系统底部为料斗,呈锥形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培,刘航,史德友,徐杉,刘世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