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组件及应用其的升降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74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管组件及应用其的升降立柱,第一套管;套设在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滑动件,套设在第二套管上,且可沿第二套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的滑动件具有沿滑动件周向分布且向第一套管内延伸并可插入第一套管内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上连接有沿第一套管周向分布且与滑动件的连接部相对应设置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与第二套管的外侧壁滑动配合;滑动件的连接部与定位块通过卡接结构连接,用于使滑动件的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套管内。该套管组件及应用其的升降立柱的套管之间配合间隙较大、组装方便,且滑动件变形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组件及应用其的升降立柱
本技术涉及升降桌
,具体讲的是一种套管组件及应用其的升降立柱。
技术介绍
升降桌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办公桌,可根据人的身高、坐姿及站姿来调节高度。如现有技术的升降桌一般包括电动升降桌和手动升降桌,电动升降桌采用电机带动升降桌升降,手动升降桌则采用揺把驱动;现有技术的电动升降桌的结构一般包括桌板、底座、驱动电机和可升降的立柱,所述的立柱由至少两根相互嵌套且相对滑动的套管组成。由于套管在相对滑动时会因为摩擦而产生一定的噪音,因此,人们在两根相互嵌套的套管之间设置滑动件,用于减小两个套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摩擦噪音。该滑动件一般包括位于外侧套管的内壁上的第一滑动件及位于内侧套管的外侧壁上的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为环状结构且连接在套管的内壁上,具体是先在套管的管壁上冲压多个缺口,第一滑动件的外侧壁上设有弹性的卡钩,当第一滑动件插入到外侧套管的内壁上时,第一滑动件的卡钩卡接在管壁的缺口处,从而将第一滑动件限位在套管的内壁上;第二滑动件为多个,均沿内侧套管的周向卡接在内侧套管的外侧壁上。该立柱为避免在套管相对伸缩时产生晃动,因此套管之间的配合间隙很小,这样就要求滑动件的壁厚较薄,而滑动件的壁厚较薄导致滑动件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变形,这样影响套管之间的滑动流畅,甚至在相对滑动时产生噪音;两个套管之间的配合间隙很小,使套管的生产精度较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而且因间隙太小而难以组装;如果套管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大,就要求滑动件的壁厚较大,这样滑动件在注塑时因收缩而导致滑动件表面不光滑,从而影响套管之间的滑动流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套管之间配合间隙较大、组装方便,且滑动件变形量小的套管组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套管组件:它包括第一套管;套设在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滑动件,套设在第二套管上,且可沿第二套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的滑动件具有沿滑动件周向分布且向第一套管内延伸并可插入第一套管内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上连接有沿第一套管周向分布且与滑动件的连接部相对应设置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与第二套管的外侧壁滑动配合;滑动件的连接部与定位块通过卡接结构连接,用于使滑动件的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套管内。作为优选,每个定位块上设有一可供滑动件的连接部插接的插槽,滑动件的连接部插入第一套管内时,连接部和与之对应的定位块上的插槽插接。作为优选,每个连接部的两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内凹的卡槽,每个定位块上的插槽的两内侧壁上设有与连接部上卡槽相配卡接的卡块;当连接部插接在定位块上的插槽内时,所述的卡槽与卡块卡接。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的每个连接部均设置为外窄内宽的锥形连接部,所述的插槽设置为与连接部形状相配且外宽内窄的插槽;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壁与定位块的内侧壁相平齐。作为优选,每个连接部上设有一可供定位块插接的插槽,滑动件的连接部插入第一套管内时,连接部上的插槽和与之对应的定位块插接。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两内侧壁上设有内凸的卡块,所述定位块的两外侧壁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卡接的卡槽。作为优选,每个定位块上设有两个外凸的定位柱,所述的第一套管上设有与定位块上的两个定位柱相配插接的定位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沿第二套管周向分布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外侧壁与第一套管的内壁滑动配合。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套管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套管组件的第一套管的内壁上连接有沿第一套管周向分布且与滑动件的连接部相对应设置的定位块,定位块与第二套管的外侧壁滑动配合,滑动件的连接部与定位块通过卡接结构连接,用于使滑动件的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套管内;也即套管组件在组装时,将定位块分别安装在第一套管内壁上,然后将滑动件的连接部插接在第一套管内,使滑动件的连接部分别与定位块上的插槽插接,在插槽内的卡块和连接部上的卡槽的卡接作用下,使滑动件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管内;本技术这样设置,使滑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在套管之间配合间隙较大的情况,可只增加定位块的厚度以适配套管之间的配合间隙;套管之间在相对滑动时,定位块与第二套管的外侧壁滑动配合,定位块与第二套管起到相对摩擦的作用,而且套管组件相对滑动时对滑动件所产生的力可分散至定位块上,从而使滑动件的变形量减小,因此该技术套管组件的套管之间配合间隙较大、组装方便,且滑动件变形量小。2、滑动件的连接部与定位块通过卡接结构连接,该卡接结构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在定位块上设置插槽,在插槽的内壁上设置卡块,在连接部上设有卡槽,利用连接部与定位块上的插槽插接以及卡块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实现滑动件的安装;或者是在连接部上设有一可供定位块插接的插槽,插槽的两内侧壁上设有内凸的卡块,在定位块的两外侧壁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卡接的卡槽,以实现滑动件的安装等,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该卡接结构的设置,使滑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3、定滑动件的每个连接部均设置为外窄内宽的锥形连接部,以及插槽设置为与连接部形状相配且外宽内窄的插槽。从而使滑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省力。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升降立柱:它包括由至少两个套管相互套接组成的立柱本体,且立柱本体通过套管之间滑动实现升降,所述立柱本体中至少有两个相邻套管应用如上述所述的套管组件。作为优选,它还包括连接在立柱本体一端的基座,所述的基座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立柱本体内设有线性升降机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线性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线性升降机构与套管组件连接,用于带动套管组件展开或收缩。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升降立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升降立柱采用上述套管组件的结构,使升降立柱的组装更加简单方便,升降立柱发生升降动作时,产生的噪音较低;滑动件变形量减少,使升降立柱的升降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套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套管组件的滑动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套管组件的第二套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升降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第一套管,100、定位孔,2、第二套管,3、滑动件,300、连接部,301、卡槽,4、定位块,400、插槽,401、卡块,402、定位柱,5、滑动块,6、立柱本体,7、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套管组件,它包括第一套管1;套设在第一套管1内的第二套管2;所述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可以为圆形管件、方形管件或多边形管件,本实施例采用方形管件。滑动件3,套设在第二套管2上,且可沿第二套管2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的滑动件3具有沿滑动件3周向分布且向第一套管1内延伸并可插入第一套管1内的连接部300;所述第一套管1的内壁上连接有沿第一套管1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组件,它包括/n第一套管;/n套设在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n滑动件,套设在第二套管上,且可沿第二套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的滑动件具有沿滑动件周向分布且向第一套管内延伸并可插入第一套管内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上连接有沿第一套管周向分布且与滑动件的连接部相对应设置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与第二套管的外侧壁滑动配合;滑动件的连接部与定位块通过卡接结构连接,用于使滑动件的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套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组件,它包括
第一套管;
套设在第一套管内的第二套管;
滑动件,套设在第二套管上,且可沿第二套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的滑动件具有沿滑动件周向分布且向第一套管内延伸并可插入第一套管内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上连接有沿第一套管周向分布且与滑动件的连接部相对应设置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与第二套管的外侧壁滑动配合;滑动件的连接部与定位块通过卡接结构连接,用于使滑动件的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套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块上设有一可供滑动件的连接部插接的插槽,滑动件的连接部插入第一套管内时,连接部和与之对应的定位块上的插槽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部的两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内凹的卡槽,每个定位块上的插槽的两内侧壁上设有与连接部上卡槽相配卡接的卡块;当连接部插接在定位块上的插槽内时,所述的卡槽与卡块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每个连接部均设置为外窄内宽的锥形连接部,所述的插槽设置为与连接部形状相配且外宽内窄的插槽;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壁与定位块的内侧壁相平齐。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蒋领辉马勤锋陶闽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乐歌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