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炎专利>正文

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745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刚石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针对现有的将MgO晶床、MgO管子和上面的MgO盖子进行合闭时,没有相应的限位装置,导致其密封性能不高,并且在加工完成后,不方便将金刚石取出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板,且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U型板传动连接,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压介质立方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进行正反向转动,即可方便将MgO管、MgO晶床和MgO盖一同移出或移入传压介质立方体内,使得在制备金刚石时,能够方便上下料,并且可避免高温给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所以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刚石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采用两面顶、六面顶、无压机分球式超高压装置(BARS)等高温-高压设备合成宝石级人造金刚石单晶时,均采用所谓的温度-梯度法,公告号:CN207478528U公开了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传压介质立方体、石墨加热管和合成腔室,所述合成腔室的MgO晶床上具有间隔设置的容置晶种凹槽,所述MgO晶床上还设有若干盲孔。本技术通过采用石墨-金刚石微粉双碳源,可在高温-高压温度梯度法生长多颗人造金刚石单晶时,显著提高最初48小时内金刚石单晶生长速度,使单晶平均生长速度达到10mg/hr;单晶净度可达到VVS级。上述技术方案在将MgO晶床、MgO管子和上面的MgO盖子进行合闭时,没有相应的限位装置,导致其密封性能不高,并且在加工完成后,不方便将金刚石取出,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方案在将MgO晶床、MgO管子和上面的MgO盖子进行合闭时,没有相应的限位装置,导致其密封性能不高,并且在加工完成后,不方便将金刚石取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板,且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U型板传动连接,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压介质立方体,且传压介质立方体内固定安装有石墨加热管,所述石墨加热管内紧密贴合有MgO管,所述MgO管上分别滑动连接有MgO晶床和MgO盖,所述MgO盖和MgO晶床均与MgO管活动密封贴合,所述MgO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顶端延伸至传压介质立方体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U型板的顶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且移动板上固定安装有呈倾斜设置的斜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且两个移动杆分别位于传压介质立方体的两侧并分别与传压介质立方体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杆分别与两个斜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压介质立方体内固定安装有位于MgO管下方的石墨承托环,且MgO晶床的底部与石墨承托环的顶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板,且螺纹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传压介质立方体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可方便带动U型板进行横向移动。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顶部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滑杆分别贯穿两个移动板并分别与两个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位于移动板上方的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滑杆的顶端和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可实现对移动板进行滑动限位。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斜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杆上滑动连接有弧型滑板,且两个移动杆分别与两个弧型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向环,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倾斜设置的导向杆,且导向杆贯穿导向环并与导向环的内壁滑动连接,可方便带动移动杆进行纵向移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且U型板的底部一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两个滚轮的底部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并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底部内壁滚动连接,可减少U型板进行横向移动的阻力。优选的,所述传压介质立方体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管,且两个移动杆分别贯穿两个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四个滑轮,且四个滑轮对称设置在移动杆的两侧并均与移动杆滚动接触,可对移动杆进行纵向滑动限位。优选的,所述MgO盖底部和MgO晶床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石墨密封环,且MgO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石墨密封环相比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环形槽内并分别与两个环形槽的内壁密封贴合,可实现密封贴合,形成密闭的腔室。优选的,所述MgO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箱,且限位箱内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齿条,两个齿条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限位箱的上方和下方并分别与MgO盖和MgO晶床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且支撑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相啮合,所述支撑轴上对称套设有两个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箱的内壁和齿轮固定连接,可使得MgO盖和MgO晶床进行传动连接,能够实现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此时可在螺纹板的配合下,带动U型板向传压介质立方体的一侧进行移动,可将移动杆的高度进行抬升,在两个移动杆向上进行移动时,可带动支撑杆向上进行移动,此时MgO盖向上进行移动,实现与MgO管进行分离,此时在位于MgO盖上方的两个齿条的作用下,可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以此可使得MgO管随之向上进行移动,此时可使得MgO管与MgO晶床进行分离,直至位于同一个限位箱的两个齿条均不能发生移动,之后在移动杆向上进行移动时,可将MgO管、MgO晶床和MgO盖一同移出传压介质立方体;本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加工金刚石时,可将所需的原料放置在MgO晶床上,之后可启动驱动电机进行反向转动,此时可带动U型板向驱动电机进行移动,即可将MgO管、MgO晶床和MgO盖一同移入传压介质立方体内,直至MgO晶床与石墨承托环的顶部相接触,之后在支撑杆继续向下进行移动时,可使得位于MgO晶床和MgO盖上的石墨密封环分别进入两个环形槽内,直至MgO盖和MgO晶床均与MgO管密封贴合,即可形成密闭的空间,并且MgO管会与石墨加热管的内壁紧密接触。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进行正反向转动,即可方便将MgO管、MgO晶床和MgO盖一同移出或移入传压介质立方体内,使得在制备金刚石时,能够方便上下料,并且可避免高温给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所以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的结构主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的限位箱内部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的齿轮与两个扭力弹簧连接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的弧型滑板和斜杆连接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的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U型板、3驱动电机、4螺纹板、5螺杆、6滑杆、7移动板、8固定板、9斜杆、10压缩弹簧、11滚轮、12滑槽、13传压介质立方体、14石墨加热管、15石墨承托环、16MgO管、17MgO晶床、18MgO盖、19安装杆、20支撑杆、21石墨密封环、22限位箱、23齿条、24齿轮、25支撑轴、26扭力弹簧、27导向杆、28导向环、29固定杆、30移动杆、31限位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板(2),且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U型板(2)传动连接,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压介质立方体(13),且传压介质立方体(13)内固定安装有石墨加热管(14),所述石墨加热管(14)内紧密贴合有MgO管(16),所述MgO管(1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MgO晶床(17)和MgO盖(18),所述MgO盖(18)和MgO晶床(17)均与MgO管(16)活动密封贴合,所述MgO盖(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9),且安装杆(19)的顶端延伸至传压介质立方体(13)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0),所述U型板(2)的顶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7),且移动板(7)上固定安装有呈倾斜设置的斜杆(9),所述支撑杆(2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30),且两个移动杆(30)分别位于传压介质立方体(13)的两侧并分别与传压介质立方体(13)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杆(30)分别与两个斜杆(9)传动连接,所述传压介质立方体(13)内固定安装有位于MgO管(16)下方的石墨承托环(15),且MgO晶床(17)的底部与石墨承托环(15)的顶部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板(2),且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U型板(2)传动连接,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压介质立方体(13),且传压介质立方体(13)内固定安装有石墨加热管(14),所述石墨加热管(14)内紧密贴合有MgO管(16),所述MgO管(1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MgO晶床(17)和MgO盖(18),所述MgO盖(18)和MgO晶床(17)均与MgO管(16)活动密封贴合,所述MgO盖(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9),且安装杆(19)的顶端延伸至传压介质立方体(13)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0),所述U型板(2)的顶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7),且移动板(7)上固定安装有呈倾斜设置的斜杆(9),所述支撑杆(2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30),且两个移动杆(30)分别位于传压介质立方体(13)的两侧并分别与传压介质立方体(13)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杆(30)分别与两个斜杆(9)传动连接,所述传压介质立方体(13)内固定安装有位于MgO管(16)下方的石墨承托环(15),且MgO晶床(17)的底部与石墨承托环(15)的顶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2)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板(4),且螺纹板(4)上螺纹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杆(5)的另一端与传压介质立方体(13)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2)的顶部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6),且两个滑杆(6)分别贯穿两个移动板(7)并分别与两个移动板(7)滑动连接,所述滑杆(6)上套设有位于移动板(7)上方的压缩弹簧(10),且压缩弹簧(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滑杆(6)的顶端和移动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碳源合成人造金刚石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炎
申请(专利权)人:邓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