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69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水回用设备,包括限位管、移动杆、推杆、液压伸缩杆、排出管、第一挡罩、分隔环、限位罩、第二挡罩、搅拌杆、连接杆、过滤桶、电机、进液管、搅拌叶、转轴、箱体、顶板、连接管、推块、连接板和支撑杆,该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安装的电机分别带动搅拌杆、连接杆、搅拌叶和转轴的转动,从而加大了废水和废水中杂质的流速,避免了杂质残留在过滤桶上降低了过滤效率,利用安装的液压伸缩杆带动移动杆、推杆、连接板和推块的移动,利用推块的移动使推块和顶板位于限位罩的内部,进而利用连接管的侧面四角开设的通孔使杂质从箱体的底端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以及限位管的内部排出,从而有利于对杂质进行清理,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水回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水回用
,具体为中水回用设备。
技术介绍
中水回用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达到外排标准的工业污水进行再处理,一般会加上软化器,RO,EDI/混床等设备使其达到软化水,纯化水,超纯水水平,可以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中在对中水回用的过程中常需使用到对废水集中过滤排杂的中水回用设备,但传统的过滤排杂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杂质易残留在过滤桶上,同时降低了对废水的过滤效率,同时不利于清理废水中残留的杂质,加大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水回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水回用设备,包括限位管、移动杆、推杆、液压伸缩杆、排出管、第一挡罩、分隔环、限位罩、第二挡罩、搅拌杆、连接杆、过滤桶、电机、进液管、搅拌叶、转轴、箱体、顶板、连接管、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水回用设备,包括限位管(1)、移动杆(2)、推杆(3)、液压伸缩杆(4)、排出管(5)、第一挡罩(6)、分隔环(7)、限位罩(8)、第二挡罩(9)、搅拌杆(10)、连接杆(11)、过滤桶(12)、电机(13)、进液管(14)、搅拌叶(15)、转轴(16)、箱体(17)、顶板(18)、连接管(19)、推块(20)、连接板(21)和支撑杆(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顶端分别与箱体(17)的底端四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7)的底端中心边缘处与限位管(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2)的顶端中心处与推杆(3)的底端焊接,所述推杆(3)的顶端与连接板(21)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设备,包括限位管(1)、移动杆(2)、推杆(3)、液压伸缩杆(4)、排出管(5)、第一挡罩(6)、分隔环(7)、限位罩(8)、第二挡罩(9)、搅拌杆(10)、连接杆(11)、过滤桶(12)、电机(13)、进液管(14)、搅拌叶(15)、转轴(16)、箱体(17)、顶板(18)、连接管(19)、推块(20)、连接板(21)和支撑杆(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顶端分别与箱体(17)的底端四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7)的底端中心边缘处与限位管(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2)的顶端中心处与推杆(3)的底端焊接,所述推杆(3)的顶端与连接板(21)的底端中心处焊接,且连接板(21)位于箱体(17)的底端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连接板(21)的顶端与推块(20)的底端焊接,所述推块(20)位于连接管(19)的内侧,所述连接管(19)的侧面四角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19)的底端与箱体(17)的内部底端中心边缘处焊接,所述连接管(19)的顶端与分隔环(7)的底端焊接,所述分隔环(7)的顶端与限位罩(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罩(8)的顶端中心边缘处与第二挡罩(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8)位于限位罩(8)的内侧,所述连接管(19)的外部侧面中心底端与第一挡罩(6)的一端套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罩(6)的另一端与过滤桶(12)的内部侧面中心底端套接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桶(12)的底端与箱体(17)的内部底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桶(12)的顶端与箱体(17)的内部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忠信杨伟明毛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