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68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所述护膝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松紧口,所述护膝本体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且护膝本体上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所述护膝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腔壳体,所述第一弹性拉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弹性拉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护膝本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硬性中心盘,所述上支条和下支条分别通过销轴与链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冲垫为椭圆形硅胶软垫,硅胶软垫的中部设置有凹腔壳体,硅胶软垫通过弹性棉缝制在护膝本体的内壁上。硅胶软垫有一定的张力和柔韧性,能在保护髌骨的基础上提高其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
本技术涉及康复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
技术介绍
髌股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国内还未有关于个性化护膝对髌股综合征的疗效研究,治疗主要以传统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现有技术中的护膝主要针对使用的材料、弹性、外观等方面进行改进,缺乏对髌股综合征进行针对性的防护设计,而且使用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用于解决现在装置使用灵活性不高的缺点。(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包括松紧口、护膝本体、凹腔壳体、第一弹性拉带、第二弹性拉带、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一魔术贴勾面、第二魔术贴勾面、硬性铰链、第二魔术贴毛面、上支条、中心盘、下支条和硅胶缓冲垫,所述护膝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松紧口,且护膝本体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拉带和第二弹性拉带,所述护膝本体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且护膝本体上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所述护膝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腔壳体,且凹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缓冲垫,所述第一弹性拉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弹性拉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护膝本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硬性中心盘,且硬性中心盘由上支条、下支条和链体组成,所述上支条和下支条分别通过销轴与链体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护膝本体由150丹尼的吸湿排汗纤维呈斜网状方式织成。进一步的,所述硬性铰链通过丝线与护膝本体缝合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硅胶缓冲垫为硅胶材质构件,且硅胶缓冲垫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拉带和第二弹性拉带分别通过丝线与护膝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盘上设置有插销,且插销设置有两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缓冲垫为椭圆形硅胶软垫,硅胶软垫的中部设置有凹腔壳体,硅胶软垫通过弹性棉缝制在护膝本体的内壁上。硅胶软垫有一定的张力和柔韧性,能在保护髌骨的基础上提高其舒适度。2、硬性支条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既能调节膝关节角度,又能提高膝关节稳定性。3、弹性拉带采用八字交叉式粘合,能够加强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弹性拉带和第二弹性拉带的张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硬性铰链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硅胶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1-松紧口;2-护膝本体;3-凹腔壳体;4-第一弹性拉带;5-第二弹性拉带;6-第一魔术贴毛面;7-第一魔术贴勾面;8-第二魔术贴勾面;9-硬性铰链;10-第二魔术贴毛面;11-上支条;12-中心盘;13-下支条;14-硅胶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包括松紧口1、护膝本体2、凹腔壳体3、第一弹性拉带4、第二弹性拉带5、第一魔术贴毛面6、第一魔术贴勾面7、第二魔术贴勾面8、硬性铰链9、第二魔术贴毛面10、上支条11、中心盘12、下支条13和硅胶缓冲垫14,所述护膝本体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松紧口1,且护膝本体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拉带4和第二弹性拉带5,所述护膝本体2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7,且护膝本体2上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8,所述护膝本体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腔壳体3,且凹腔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缓冲垫14,所述第一弹性拉带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6,所述第二弹性拉带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10,所述护膝本体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硬性中心盘12,且硬性中心盘12由上支条11、下支条13和中心盘12组成,所述上支条11和下支条13分别通过销轴与中心盘12活动连接。其中,所述护膝本体2由150丹尼的吸湿排汗纤维呈斜网状方式织成。其中,所述硬性铰链通过丝线与护膝本体2缝合固定连接,既能调节膝关节角度,又能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其中,所述硅胶缓冲垫14为硅胶材质构件,且硅胶缓冲垫1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具一定的张力和柔韧性,能在保护髌骨的基础上提高其舒适度。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拉带4和第二弹性拉带5分别通过丝线与护膝本体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中心盘12上设置有插销,且插销设置有两根,用于限制硬性铰链9的调节角度。本技术提到的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弹性拉带4上的第一魔术贴毛面6和第二弹性拉带5上的第二魔术贴毛面10分别与第一魔术贴勾面7和第二魔术贴勾面8分开,接着通过护膝本体2上端的松紧口1套在膝盖上,并将膝盖的髌骨位置对准硅胶缓冲垫14,调整硬性铰链9将膝关节稳定在合适的角度上,最后将第一弹性拉带4上的第一魔术贴毛面6和第二弹性拉带5上的第二魔术贴毛面10分别与第一魔术贴勾面7和第二魔术贴勾面8粘合,加强膝关节支撑,佩戴极为方便,简单快捷。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包括松紧口(1)、护膝本体(2)、凹腔壳体(3)、第一弹性拉带(4)、第二弹性拉带(5)、第一魔术贴毛面(6)、第一魔术贴勾面(7)、第二魔术贴勾面(8)、硬性铰链(9)、第二魔术贴毛面(10)、上支条(11)、中心盘(12)、下支条(13)和硅胶缓冲垫(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本体(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松紧口(1),且护膝本体(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拉带(4)和第二弹性拉带(5),所述护膝本体(2)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7),且护膝本体(2)上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8),所述护膝本体(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腔壳体(3),且凹腔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缓冲垫(14),所述第一弹性拉带(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6),所述第二弹性拉带(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10),所述护膝本体(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硬性中心盘(12),且硬性中心盘(12)由上支条(11)、下支条(13)和中心盘(12)组成,所述上支条(11)和下支条(13)分别通过销轴与中心盘(12)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髌股综合征的新型护膝,包括松紧口(1)、护膝本体(2)、凹腔壳体(3)、第一弹性拉带(4)、第二弹性拉带(5)、第一魔术贴毛面(6)、第一魔术贴勾面(7)、第二魔术贴勾面(8)、硬性铰链(9)、第二魔术贴毛面(10)、上支条(11)、中心盘(12)、下支条(13)和硅胶缓冲垫(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本体(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松紧口(1),且护膝本体(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拉带(4)和第二弹性拉带(5),所述护膝本体(2)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7),且护膝本体(2)上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8),所述护膝本体(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腔壳体(3),且凹腔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缓冲垫(14),所述第一弹性拉带(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6),所述第二弹性拉带(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10),所述护膝本体(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硬性中心盘(12),且硬性中心盘(12)由上支条(11)、下支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沁圆华栋王慕娟金燕军王雪黄龙珠候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