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65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气管导管管体和呼吸接头,所述气管导管管体包括用于二次成型的细管体和粗管体,粗管体前端设有密封囊,并设有对密封囊充气的充气管,充气管尾端设有充气阀口,细管体的长度为5cm‑7cm,所述粗管体的长度大于18cm,所述粗管体内径范围为5.0mm‑8.5mm,所述细管体的内径范围为3mm‑4.5mm,粗管体的内壁上埋设有粗管支撑弹簧,所述细管体的内壁上埋设有细管支撑弹簧,细管体的表面安装有二次成型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患者病情3D打印的狭窄的气管内腔模型,制作二次成型模具,对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二次塑形,为患者提供能置入最狭窄气管腔内的,内腔最大的最佳气道管理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管导管
,具体为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插入患者气管和或支气管,为患者特别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而现有的气管导管在患者气管内部有肿块时,气管导管无法通过狭窄部位,进入气管腔,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可根据患者气管内肿块调节气管形状的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气管导管管体和呼吸接头,所述气管导管管体包括用于二次成型的细管体和粗管体,粗管体前端设有密封囊,并设有对密封囊充气的充气管,充气管尾端设有充气阀口,在呼吸接头的尾部软管连接有呼吸支持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将气管导管管体插入患者气管内,在气管导管达到指定位置后,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导管管体(1)和呼吸接头(2),所述气管导管管体(1)包括用于二次成型的细管体(3)和粗管体(4),粗管体(4)前端设有密封囊(5),并设有对密封囊(5)充气的充气管(6),充气管(6)尾端设有充气阀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导管管体(1)和呼吸接头(2),所述气管导管管体(1)包括用于二次成型的细管体(3)和粗管体(4),粗管体(4)前端设有密封囊(5),并设有对密封囊(5)充气的充气管(6),充气管(6)尾端设有充气阀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体(3)的长度为5cm-7cm,所述粗管体(4)的长度大于18cm,所述粗管体(4)内径范围为5.0mm-8.5mm,所述细管体(3)的内径范围为3mm-4.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体(4)的内壁上埋设有粗管支撑弹簧(16),所述细管体(3)的内壁上埋设有细管支撑弹簧(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体(3)的表面安装有二次成型模具(9),所述二次成型模具(9)的截面小于人气管肿块狭窄处截面0.5mm-1mm,所述二次成型模具(9)的表面安装有加热设备(10),所述加热设备(10)的外围安装有冷却设备,所述呼吸接头(2)的尾部气管连接有加压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10)包括加热夹(13),所述加热夹(13)的内侧电连接有加热导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模具用于二次成型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设备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一侧与呼吸接头(2)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细管体(3)的前端安装有堵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敏肖大江夏加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