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且保护外壳底端固连有固定底板,所述保护外壳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卡槽,所述保护外壳上端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卡槽,左侧所述卡块前端和右侧所述卡块后端皆固连有活动挡板,所述传动机构前后两端皆设置有活动机构,且保护外壳前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后方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来了设置有额外辅助机构对护理机装置进行二次固定,使得装置固定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护理机较为稳定不易晃动,使得管路连接更加稳定,患者使用护理机更加稳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使用呼吸机最多的情况下就是刚刚进行手术过后,这个时候虽然患者已经苏醒,但麻醉药尚未完全代谢,且手术后病人身体特别虚弱,很容易出现呼吸抑制等术后并发症,会借助呼吸机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让患者平安渡过手术后危险期,又比如重症肺炎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患者呼吸功能严重受累,当吸氧等常规手段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就需要用到呼吸机,使用时一般先使用模拟肺对呼吸机进行模拟使用,无异常后在为患者使用,比如公告号为CN111035519A授权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的一种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通过设置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间位置分别连接有螺纹套筒以及螺纹杆,且螺纹套筒与底板的顶端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底端螺纹贯通螺纹套筒的顶端,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底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氧气罐和储液箱,所述顶板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架,带来了患者进行监护护理时,能够将供氧、胃肠减压以及输液位于同一平台上进行,避免重症监护室内监护仪器杂乱放置的情况发生,为医生抢救重症患者提供最佳机会,并且能够对输液高度以及监护仪器的放置高度进行调节的好处,又比如公告号为CN108210221A授权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的一种新型的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通过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个顶角均固定有固定柱,四个固定柱的上端均与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上板上表面的左端沿前后方向固定有T形滑轨,T形滑轨和滑块下表面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上表面的前侧安装有紧固螺栓,滑块上表面的后侧和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子面魔术贴和母面魔术贴粘接使得输液管固定在第一电加热片和第二电热片之间,第一电加热片和第二电热片对输液管中的药液加热,带来了提高患者舒适度,弹性弧形板更换方便,且医疗设备的导管和弹性弧形板卡接,重症监护室内医疗设备的导管排放有序,保证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有序的进行,因此可知现在的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呼吸机在医院内一般储备较少,所以会经常性的对呼吸机进行移动,从而便于不同床位的患者使用,为了达到便于移动的效果,现有的呼吸机一般都会设置有万向轮进行辅助移动,但在对在对护理机固定时,一般直接采用外向轮上设置的刹车片进行固定,由于直接对万向轮进行固定,不设置其他辅助机构,使得固定后装置较为不稳定,当人们碰到装置时容易使得装置晃动,甚至可能造成装置主体的位置发生偏移,而装置通过管路直接与患者进行连接,装置晃动或者移动会使得与患者连接的管路发生晃动偏移或者管路的脱落,从而影响患者正常使用护理机,且传统的呼吸机一般没有专门放置模拟肺装置的地方,模拟肺放置在不显眼的地方,可能医护人员会忘记使用模拟肺对护理机装置进行测试,当护理机设备调整结束后直接给患者使用,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使用护理机装置,因此亟需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护理机固定时,一般直接采用外向轮上设置的刹车片进行固定,使得固定后装置较为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且保护外壳底端固连有固定底板,所述保护外壳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卡槽、卡块、第一齿条板、转动杆、第一齿轮、活动挡板、第一锥齿轮和第一活动杆,所述保护外壳上端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卡槽,两组所述第一卡槽内部皆卡合有卡块,两组所述卡块底端皆固连有第一齿条板,且保护外壳内部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部下端固连有第一齿轮,左侧所述卡块前端和右侧所述卡块后端皆固连有活动挡板,且转动杆底端固连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保护外壳前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后端延伸至保护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杆后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互相啮合,所述传动机构前后两端皆设置有活动机构,且保护外壳前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后方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且固定底板底端固连有四组万向轮,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装置进行辅助固定,从而增加护理机装置固定后的稳定性,增加了装置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固定块、固定杆、槽口、第二活动杆、弹簧、滑块、支撑块和护垫,所述固定底板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两组所述活动挡板互相远离的一端皆固连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底端皆固连有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内部皆开设槽口,两组所述槽口内部皆插设第二活动杆,两组所述槽口外部皆套设有弹簧,两组所述第二活动杆底端皆固连滑块,两组所述弹簧顶端皆固连在固定块底端,两组所述弹簧底端皆固连在滑块顶端,两组所述滑块互相远离的一端皆固连有支撑块,采用这种设计便于支撑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进行辅助固定和解除固定。优选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槽、活动板、第二齿条板、固定板、第二卡槽和第二齿轮,所述保护外壳前端固连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部底端插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端固连有第二齿条板,且第二齿条板下方的固定底板顶端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二齿条板下端延伸至固定板内部,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齿条板互相配合,且第二齿条板右方的第一活动杆外部固连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板互相啮合,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在固定的同时,使得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连接块、固定卡槽、第三齿条板、第三齿轮、连接板、第二滑槽和滑动挡板,所述固定槽底端右侧固连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底端固连有卡块,所述固定卡槽内部卡合第三齿条板,且第三齿条板下方的第一活动杆上固连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板互相啮合,且第三齿条板顶端右侧固连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槽内部前后两侧皆开设有第二滑槽,两组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卡合有滑动挡板,且连接板顶端固定在滑动挡板右端,所述固定槽前端下侧固连有保护挡板,且第一活动杆前端贯穿保护挡板并延伸至保护挡板外部,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活动板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可以使得滑动挡板向右运动。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块底端皆胶粘有护垫,两组所述护垫的主要材质由橡胶构成,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增加护垫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固定更加稳定。优选的,两组滑块皆分别与两组第一滑槽互相配合,两组所述第一滑槽和两组滑块的正视截面皆为滑坡式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两组滑块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时更加顺畅。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卡槽与两组卡块皆分别互相配合,两组所述卡块的正视截面皆为字母“H”形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增加第一卡槽与卡块卡合的稳定性,使得卡合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正视高度大小大于支撑块底端到万向轮底端的距离大小,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在固定时使得护垫与地面紧紧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设置有卡块、第一齿轮、第一活动杆、弹簧和支撑块,当需要进行辅助固定时,顺时针转动第一活动杆,当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2),且保护外壳(2)底端固连有固定底板(3),所述保护外壳(2)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卡槽(411)、卡块(412)、第一齿条板(413)、转动杆(414)、第一齿轮(415)、活动挡板(416)、第一锥齿轮(417)和第一活动杆(418),所述保护外壳(2)上端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卡槽(411),两组所述第一卡槽(411)内部皆卡合有卡块(412),两组所述卡块(412)底端皆固连有第一齿条板(413),且保护外壳(2)内部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414),所述转动杆(414)外部下端固连有第一齿轮(415),左侧所述卡块(412)前端和右侧所述卡块(412)后端皆固连有活动挡板(416),且转动杆(414)底端固连有第一锥齿轮(417),所述保护外壳(2)前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418),且第一活动杆(418)后端延伸至保护外壳(2)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杆(418)后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419),且第二锥形齿轮(419)与第一锥齿轮(417)互相啮合,所述传动机构(4)前后两端皆设置有活动机构(5),且保护外壳(2)前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6),所述上下移动机构(6)后方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7),且固定底板(3)底端固连有四组万向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2),且保护外壳(2)底端固连有固定底板(3),所述保护外壳(2)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卡槽(411)、卡块(412)、第一齿条板(413)、转动杆(414)、第一齿轮(415)、活动挡板(416)、第一锥齿轮(417)和第一活动杆(418),所述保护外壳(2)上端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卡槽(411),两组所述第一卡槽(411)内部皆卡合有卡块(412),两组所述卡块(412)底端皆固连有第一齿条板(413),且保护外壳(2)内部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414),所述转动杆(414)外部下端固连有第一齿轮(415),左侧所述卡块(412)前端和右侧所述卡块(412)后端皆固连有活动挡板(416),且转动杆(414)底端固连有第一锥齿轮(417),所述保护外壳(2)前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418),且第一活动杆(418)后端延伸至保护外壳(2)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杆(418)后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419),且第二锥形齿轮(419)与第一锥齿轮(417)互相啮合,所述传动机构(4)前后两端皆设置有活动机构(5),且保护外壳(2)前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6),所述上下移动机构(6)后方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7),且固定底板(3)底端固连有四组万向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5)包括第一滑槽(511)、固定块(512)、固定杆(513)、槽口(514)、第二活动杆(515)、弹簧(516)、滑块(517)、支撑块(518)和护垫(519),所述固定底板(3)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511),两组所述活动挡板(416)互相远离的一端皆固连有固定块(512),两组所述固定块(512)底端皆固连有固定杆(513),两组所述固定杆(513)内部皆开设槽口(514),两组所述槽口(514)内部皆插设第二活动杆(515),两组所述槽口(514)外部皆套设有弹簧(516),两组所述第二活动杆(515)底端皆固连滑块(517),两组所述弹簧(516)顶端皆固连在固定块(512)底端,两组所述弹簧(516)底端皆固连在滑块(517)顶端,两组所述滑块(517)互相远离的一端皆固连有支撑块(5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护理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6)包括固定槽(611)、活动板(612)、第二齿条板(6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玮,隋永芹,张伟丽,
申请(专利权)人:杜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