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64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包括框架,框架的上端面安装有电动元件箱,电动元件箱的上端面安装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防尘罩,防尘罩的一端安装有锅体,锅体的内侧设置有内槽,内槽内壁的底面均匀排列有限位杆,锅体的一侧安装有出料斗,锅体的下端面安装有轨道,轨道内壁的下端设置有梯形槽,轨道的下方安装有底部轨道,底部轨道的上表面均匀排列有橡胶滚轮,锅体一侧的内壁安装有单向门,内槽内壁的一侧安装有推板,锅体的内侧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一端安装有齿轮组,齿轮组的下端安装有小型电机。该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使装置降低了装置生产时的噪音,以及使茶叶的取出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
本技术涉及茶叶理条机
,具体为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是茶叶大国,其品种众多,制茶工艺也不尽相同,尤其像“太平猴魁”茶叶,其特殊茶形和品质倍受市场青睐,同时其外形扁平、大叶的基本特点更成为判断其类别的显著特征。其独特外形多为通过烘筛烘培方式来实现;实际应用时,将茶叶夹置于两层筛网之间并置于烘干机中培烘即可,由于筛网上密布有孔洞,茶叶水分通过上述孔洞散发,即可达到去处茶叶里外水分以及定型茶叶的目的。具体操作中,首先将置于室温下风干一段时间后的茶叶一一捋直其形状,使茶叶分叉弯曲的叶片整体顺直收拢,手动初步捏扁后再逐个放入特制的压板上。上述方式存在作业原始,工人劳动强度高,工序操作繁复,生产率低下的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化茶业所需的高效率需求,现有的茶叶理条机锅体存在结构单一功能不足,以及茶叶加工完成后,不方便取出,以及装置加工时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解决了茶叶理条机锅体存在结构单一功能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动元件箱(2),所述电动元件箱(2)的上端面安装有操作面板(3),所述操作面板(3)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的一端安装有锅体(5),所述锅体(5)的内侧设置有内槽(6),所述内槽(6)内壁的底面均匀排列有限位杆(7),所述锅体(5)的一侧安装有出料斗(8),所述锅体(5)的下端面安装有轨道(9),所述轨道(9)内壁的下端设置有梯形槽(10),所述轨道(9)的下方安装有底部轨道(11),所述底部轨道(11)的上表面均匀排列有橡胶滚轮(12),所述锅体(5)一侧的内壁安装有单向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动元件箱(2),所述电动元件箱(2)的上端面安装有操作面板(3),所述操作面板(3)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的一端安装有锅体(5),所述锅体(5)的内侧设置有内槽(6),所述内槽(6)内壁的底面均匀排列有限位杆(7),所述锅体(5)的一侧安装有出料斗(8),所述锅体(5)的下端面安装有轨道(9),所述轨道(9)内壁的下端设置有梯形槽(10),所述轨道(9)的下方安装有底部轨道(11),所述底部轨道(11)的上表面均匀排列有橡胶滚轮(12),所述锅体(5)一侧的内壁安装有单向门(13),所述内槽(6)内壁的一侧安装有推板(14),所述锅体(5)的内侧安装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一端安装有齿轮组(16),所述齿轮组(16)的下端安装有小型电机(17),每个所述限位杆(7)通过涨缩杆(18)连接,所述推板(14)的两端安装有连接杆(19),所述推板(14)的下端面均匀排列有锯齿槽(20),所述锅体(5)一侧的下端面安装有液压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机锅体翻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5)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梅刘刚艾施荣熊爱华朱仁章熊正午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