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64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试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0.01‑0.5w/v%的透明质酸、0.005‑0.5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1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选自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镁、透明质酸钙或透明质酸锌;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大于0.85,动力粘度为500‑5000mPa·s;所述的染色剂选自台盼蓝、亚甲基蓝、靛蓝、龙胆紫或吲哚菁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和染色剂联用,保持较长的黏膜抬举时间并清晰地显示病变边界,且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的发生,可以作为内镜用黏膜下注射溶液应用于内镜手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试剂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
技术介绍
内镜下病变切除是通过人体自然通道进入消化道进行操作的技术,体表无可见创口,且不切除器官,仅对病变局部进行切除,不会造成因器官结构缺失而产生的并发症。在进行内镜下治疗时,保持剥离及切割面在黏膜下层是预防穿孔的关键,因此在黏膜下注射溶液,使病变处的黏膜隆起,形成与肌层之间的隔离垫,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黏膜下注射试剂是生理盐水,因其价格便宜,易于获得。但是因为它在黏膜下层很快被周围组织吸收,因此在形成的黏膜下隆起高度和维持时间方面不能令人满意。隆起高度较低,使得内镜操作难度大,可能损伤固有肌层,仍有不小的穿孔风险。为了克服生理盐水的这一缺陷,国内外多项研究致力于寻找更好的黏膜下注射试剂,替代生理盐水。目前已研究的材料包括甘油果糖、透明质酸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用来取代生理盐水来进行黏膜下注射,效果好于生理盐水,但注射前后仍维持原有的粘稠液态,仍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缺点集中在:试剂浓度高时较为粘稠,难以注射;对组织会造成部分损伤;生物组织相容性不佳。因此本领域需要提供更有效的黏膜下注射材料组合物解决单一材料带来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将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和染色剂联用,保持较长的黏膜抬举时间并清晰地显示病变边界,且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的发生,可以作为内镜用黏膜下注射溶液应用于内镜手术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包括0.01-0.5w/v%的透明质酸、0.005-0.5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1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选自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镁、透明质酸钙或透明质酸锌;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大于0.85,动力粘度为500-5000mPa·s;所述的染色剂选自台盼蓝、亚甲基蓝、靛蓝、龙胆紫或吲哚菁绿。其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含有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以及余量的水。其中,以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总体积计,其中含有0.1-1.0w/v%的氯化钠,0.01-0.2w/v%的磷酸氢二钠和0.01-0.1w/v%的磷酸二氢钠。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0.01-0.5w/v%的透明质酸、0.005-0.5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1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其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是将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以及余量的水混合、灭菌后而得到。其中,所述水为注射用水。一种医药混合物,由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和染色剂组成;用于制备内镜用黏膜下注射溶液。使用时,可以将该混合物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即可得到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单一的透明质酸粘度较高,不利于注射,本专利技术通过降低透明质酸浓度,同时添加羧甲基壳聚糖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能够提供一个厚的黏膜下液体垫层,并易于注射,同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内镜手术顺利完成。(2)透明质酸和羧甲基壳聚糖相容性良好。透明质酸是一种粘弹性生物多聚糖,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是细胞生长和形成组织结构所需的基质组成部分,它有着很高的粘稠度和储水能力,无抗原性且对人体完全无毒,黏膜下注射对黏膜抬举的作用明显;羧甲基壳聚糖为水溶性壳聚糖,是由壳质脱乙酰基后形成的多聚糖,具有止血、杀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两者组合而成的新型内镜用黏膜下注射溶液不仅具有多数黏膜下注射材料的优点,并同时具有促进术后溃疡愈合的作用。(3)添加染色剂后的组合物各成分相容,能保持较长的黏膜抬举时间并清晰地显示病变边界,且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的发生,作为黏膜下注射材料效果优异。具体实施方式如本文所用,“透明质酸”是指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为双糖单位组成的直链高分子多糖。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得到,例如但不限于,细菌发酵法生产或组织提取,优先选用细菌发酵法原料。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透明质酸是透明质酸盐,例如但不限于,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镁、透明质酸钙或透明质酸锌等。透明质酸分子量不小于50万道尔顿,优选为60-100万道尔顿。如本文所用,“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羧甲基化后的产物,既保留了壳聚糖的优点,又极大地改善了水溶性,壳聚糖是一种含有游离氨基的碱性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取代度大于0.85,动力粘度为500-5000mPa·s的羧甲基壳聚糖。如本文所用,“染色剂”指粘膜染色剂,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染色剂是台盼蓝、亚甲基蓝、靛蓝、龙胆紫或吲哚菁绿等。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含有以下必要组份:0.01-0.5w/v%的透明质酸,0.005-0.5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1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优选0.05-0.5w/v%的透明质酸,0.05-0.4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01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更优选0.1-0.2w/v%的透明质酸,0.2-0.4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005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含有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以及余量的水;以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总体积计,其中含有0.1-1.0w/v%的氯化钠,0.01-0.2w/v%的磷酸氢二钠和0.01-0.1w/v%的磷酸二氢钠;优选0.2-0.8w/v%的氯化钠,0.02-0.04w/v%的磷酸氢二钠和0.04-0.08w/v%的磷酸二氢钠。该组合物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第一步,将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染色剂和注射用水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的浓度进行混合,灭菌处理得到磷酸盐缓冲液;第二步,将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和第一步得到的磷酸盐缓冲液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的浓度进行混合至溶液完全溶解,得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上述第一步中,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灭菌处理,例如但不限于,将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染色剂和注射用水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的浓度进行混合后,用已灭菌的微米级(0.2-0.3μm)滤芯在高压下进行除菌过滤,并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高温(110-130℃)灭菌25-35分钟,得到磷酸盐缓冲液。上述第二步中,第一步得到的磷酸盐缓冲液由于是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因此需冷却后使用,冷却至室温(15-40℃,优选25-30℃)。上述第二步中,所述透明质酸是无菌透明质酸钠干粉;所述羧甲基壳聚糖是无菌羧甲基壳聚糖干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步是将透明质酸、壳聚糖和第一步得到的磷酸盐缓冲液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的浓度在百级洁净环境下和密封的情况下进行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0.01-0.5w/v%的透明质酸、0.005-0.5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1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n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选自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镁、透明质酸钙或透明质酸锌;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大于0.85,动力粘度为500-5000mPa·s;所述的染色剂选自台盼蓝、亚甲基蓝、靛蓝、龙胆紫或吲哚菁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0.01-0.5w/v%的透明质酸、0.005-0.5w/v%的羧甲基壳聚糖、0.001-0.1w/v%的染色剂以及余量的磷酸盐缓冲液;
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选自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镁、透明质酸钙或透明质酸锌;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大于0.85,动力粘度为500-5000mPa·s;所述的染色剂选自台盼蓝、亚甲基蓝、靛蓝、龙胆紫或吲哚菁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含有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以及余量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用粘膜下注射溶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总体积计,其中含有0.1-1.0w/v%的氯化钠,0.01-0.2w/v%的磷酸氢二钠和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慧娟徐雯杨姝孔淑静任彩霞吴剑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华精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