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58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该面膜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天然石泥18‑20份、中药粉3‑4份、薄荷精油1‑3份、茶树精油2‑4份、植物提取物1‑3份、蜂蜜2‑4份、乳化剂1‑3份、蒸馏水60‑70份,蚕丝蛋白3‑4份,本申请通过优化选料和配比,原料来源广泛且安全温和,具有优异的抗菌消炎、舒缓修复效果,黑头粉刺清除率显著提高,对皮肤水油调控平衡性好,皮脂膜修护性强,有效从本源上改善肌肤状态,高效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
,具体的为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青春痘,又称座疮,是一种因毛囊皮脂腺口阻塞、细菌感染、发炎引起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多发生于面部和胸背部。青春期时期,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剧增促进皮脂腺产生大量皮脂,而角化异常的皮脂腺阻塞导管,导致皮脂排出受阻因而产生粉刺。同时,毛囊中寄生的微生物,例如痤疮丙酸杆菌将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面膜作为一种面部肌肤护理产品,涂敷于脸部时肌肤温度升高,毛孔扩张促进面膜中有效成分被肌肤吸收,使皮肤柔化舒展,也有利于皮肤排出新陈代谢产物和累计油脂,在清洗面膜时也让肌肤恢复洁净清新。目前用于治疗青春痘的美容产品虽然很多,但长期使用会增加肌肤负担,容易引起皮肤红肿、化脓、疼痛等。而且此类产品常含激素类物质,短期虽能减轻症状,但是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则会留下色素斑,对皮肤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选料和配比,原料来源广泛且安全温和,具有优异的抗菌消炎、舒缓修复效果,黑头粉刺清除率显著提高,对皮肤水油调控平衡性好,皮脂膜修护性强,有效从本源上改善肌肤状态,高效实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天然石泥18-20份、中药粉3-4份、薄荷精油1-3份、茶树精油2-4份、植物提取物1-3份、蜂蜜2-4份、乳化剂1-3份、蒸馏水60-7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还包括蚕丝蛋白粉3-4份,蚕丝蛋白粉经降解富含丰富的肽类物质和丝肽氨基酸,对肌肤营养补给性好,随泥膏基质渗透到皮肤真皮层,在清洁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输送营养物质,完全满足肌肤细胞代谢所需,对肌肤损伤修复效果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天然石泥由质量比8:2的白石泥和淡蓝石泥组成。淡蓝石泥解毒功能强大,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特别是针对痘肌,水油失衡,油脂分泌过盛的情况,能快速除油,吸附杂质,肌肤清洁力强,在此基础上,为避免强力清洁对皮肤表层造成过度刺激,选择以白石泥作为主要的泥膏基质,合理配比组成,实现肌肤清洁保养平衡。白石泥是一种温和的中性石泥,可用在敏感肌肤,调节细胞膜的渗透性,与淡蓝石泥配合促进解毒消炎等活性成分(配方组分)的效力发挥,帮助刺激肌肤循环,调节体液平衡,实现紧肤、美白、细腻、红润等效果。且能溶解表皮中的黑色素,促进细胞色素的新陈代谢,配合精油、蜂蜜,对黑头粉刺甚至痘印疤痕去除率显著提高,皮肤光泽平滑度明显改善;同时,具有促进供氧的作用,与植物提取物协同,作用于胶原蛋白的生成,提高肌肤活力弹力,肌肤整体状态年轻化。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中药粉为质量比3:0.5-1:0.5-1:0-0.5的甘草、白芷、白茯苓、重楼。中药粉对肌肤红肿发痒、黑头粉刺等问题具有镇静消炎、抗菌解毒的效果,其中甘草除了温和舒缓作用外,还能有效收缩毛孔,配合白芷和薄荷精油,活血排脓,对红血丝、角质层薄等易感人群的肌肤具有一定的修复再生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1:0.5:0.5的紫甘蓝、爬山虎木质茎、凤眼蓝腋芽,植物提取物制备为,洗净后先破碎成0.1-1cm的碎料,并按体积比1:1加入45℃蒸馏水,搅拌浸润5-10min,然后22-24KHz超声处理60-150s,再加水至药材体积的3-5倍,采用水提醇沉提取。在水提醇沉提取前,先进行浸润超声预处理,对植物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显著提高了效用发挥,且合理控制的浸润温度、时间以及超声的频率、时间,对细胞胞壁无明显损伤,只增大了胞膜的通透性(呈海绵状),在保证有效成分(矿物成分、维生素、生长素、抗菌活性物质等)高效提取的同时,避免了杂质的过多溶出影响,相较常规水提,最终成效显著提高。植物提取物针对性的选自紫甘蓝、爬山虎、凤眼蓝,一方面提供紫甘蓝提供大量微量元素、活性成分修复保湿,一方面爬山虎的根、茎有破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另外,凤眼蓝作为浮生植物,具有优异的吸氧性,其腋芽细胞再生吸收效果好,对营养成分的捕捉锁定性强,其提取物对痘肌防护和修复性能较之成熟凤眼蓝提高了30%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乳化剂选自卵磷脂、氢化卵磷脂、黄原胶、海藻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为现有常规乳化、调节粘度材料,优选卵磷脂和海藻酸钠,除泥膏形态调和作用外,还具有优异的皮肤调理效果,补足辅助性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制备方法为:1)按配方比重取料,将天然石泥、中药粉分别研磨过250目、400目筛,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各自重量50%的蒸馏水,于40-42℃搅拌混合,得混合物一、混合物二,再在搅拌条件下将薄荷精油加入混合物二,将茶树精油、蚕丝蛋白粉加入混合物一中,备用;2)将蜂蜜与蒸馏水按体积比1:5于38-40℃共混,然后将冷却至室温后,将其与植物提取物共混,得混合物三,备用;3)将混合物三缓慢加入混合物一中,边加边搅拌,然后将乳化剂和剩余蒸馏水加入其中,继续搅拌3-5min,最后将混合物二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后,于二氧化碳气氛下、30℃、加压至1.5-1.8Mpa,搅拌混合5-20min,搅拌混合后,出料,静置;待检验合格后,灌装、包装、喷码,入库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整个制备过程为无菌环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选料和配比,原料来源广泛且安全温和,具有优异的抗菌消炎、舒缓修复效果,黑头粉刺清除率显著提高,对皮肤水油调控平衡性好,皮脂膜修护性强,有效从本源上改善肌肤状态,高效实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天然石泥20份、中药粉3份、薄荷精油2份、茶树精油3份、植物提取物3份、蜂蜜2份、乳化剂2份、蒸馏水70份。进一步的,还包括蚕丝蛋白粉4份。其中,天然石泥由质量比8:2的白石泥和淡蓝石泥组成;中药粉为质量比3:0.5:0.5:0.5的甘草、白芷、白茯苓、重楼。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1:0.5:0.5的紫甘蓝、爬山虎木质茎、凤眼蓝腋芽,植物提取物制备为,洗净后先破碎成0.1-1cm的碎料,并按体积比1:1加入45℃蒸馏水,搅拌浸润5-10min,然后22-24KHz超声处理60-150s,再加水至药材体积的3-5倍,采用水提醇沉提取。乳化剂选自卵磷脂、氢化卵磷脂、黄原胶、海藻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本申请选用质量比1:2的卵磷脂和海藻酸钠(下同)。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制备方法为(整个制备过程为无菌环境):1)按配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天然石泥18-20份、中药粉3-4份、薄荷精油1-3份、茶树精油2-4份、植物提取物1-3份、蜂蜜2-4份、乳化剂1-3份、蒸馏水60-7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天然石泥18-20份、中药粉3-4份、薄荷精油1-3份、茶树精油2-4份、植物提取物1-3份、蜂蜜2-4份、乳化剂1-3份、蒸馏水60-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蚕丝蛋白粉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石泥由质量比8:2的白石泥和淡蓝石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粉为质量比3:0.5-1:0.5-1:0-0.5的甘草、白芷、白茯苓、重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源保湿抗痘面膜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1:0.5:0.5的紫甘蓝、爬山虎木质茎、凤眼蓝腋芽,植物提取物制备为,洗净后先破碎成0.1-1cm的碎料,并按体积比1:1加入45℃蒸馏水,搅拌浸润5-10min,然后22-24KHz超声处理60-150s,再加水至药材体积的3-5倍,采用水提醇沉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顺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宜薇安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