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53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包括装置主体的上端位于进料口的一侧焊接有装置上桶,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侧焊接有多个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套接有收料槽,所述装置上桶的内部焊接有转台,所述装置上桶的上端焊接有焊接套,所述焊接套的内部套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贯穿焊接套与装置上桶的内部与转台焊接,所述转台的外侧套接有伸缩杆;本实用通过设置的传送带及其相匹配得到辅助结构,能够在使用时提供快速的连续化的送料,送料过程较为快速,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输料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
技术介绍
黑果腺肋花楸是蔷薇科,腺肋花楸属灌木,高可达3m。根棕黄色,潜根系,根不具发枝能力。嫩枝无绒毛。树皮红棕色或灰褐色,具有明显的圆形皮孔,叶色深绿,单叶,互生;网状叶脉,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至椭圆-倒披针形,叶尖锐或钝;梨果,果皮紫黑色,果肉暗红色,种子肾形,棕褐色,复伞房花序,花序柄上有绒毛,小花,花药为背着药,粉红色;花瓣白色,花萼片,离萼,绿色杯状;雌蕊子房上位,绵毛状,5月开花,6月-7月结果。在进行幼苗的种植时,多采用半自动化栽种的方式,此种方式需要一定的输料机构进行输料,因为幼苗采用机械分离时容易对幼苗造成损坏,因而分离多为手动分离,而现有的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市场未配备有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在进行黑果腺肋花楸栽种时,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栽种,此种方式费时费力,浪费较多的资源,并且不具备工业化的规模化,因而需要一种机械输料的机构进行辅助工作,人工的方式无法进行准确地工作,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包括装置主体(1)的上端位于进料口(2)的一侧焊接有装置上桶(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焊接有固定板(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外侧焊接有多个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内部套接有收料槽(5),所述装置上桶(8)的内部焊接有转台(10),所述装置上桶(8)的上端焊接有焊接套(12),所述焊接套(12)的内部套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贯穿焊接套(12)与装置上桶(8)的内部与转台(10)焊接,所述转台(10)的外侧套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下端焊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料机构,包括装置主体(1)的上端位于进料口(2)的一侧焊接有装置上桶(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焊接有固定板(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外侧焊接有多个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内部套接有收料槽(5),所述装置上桶(8)的内部焊接有转台(10),所述装置上桶(8)的上端焊接有焊接套(12),所述焊接套(12)的内部套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贯穿焊接套(12)与装置上桶(8)的内部与转台(10)焊接,所述转台(10)的外侧套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下端焊接有幼苗抓手(13)装置主体(1)的内部位于传送带(6)的一侧开设有输送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黑果腺肋花楸播种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立格曲良谱刘澳敏孙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