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53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涉及食用菌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一侧设置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滤水器,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外表面顶部与水箱的外表面底部之间为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的用于食用菌用的加湿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都是固定在一处,导致了加湿的效果不够均匀,使得食用菌吸收的效果较差,造成食用菌的养殖效果较差,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
技术介绍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2]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其中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现有的用于食用菌用的加湿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都是固定在一处,导致了加湿的效果不够均匀,使得食用菌吸收的效果较差,造成食用菌的养殖效果较差,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具备可以自动进行来回移动的对食用菌室进行加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室用的加湿器不能使得湿度分布得非常均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以自动进行来回移动的对食用菌室进行加湿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一侧设置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滤水器。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外表面顶部与水箱的外表面底部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移动框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稳定杆,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移动框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移动轮。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顶端与移动框的内表面顶部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贯穿稳定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之间相啮合。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四组移动轮分别两两位于两组传动轴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清水,所述液泵的出水端与出水管的底端之间连通,所述分水管与雾化器的数量均为两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的移动装置,实现可以自动进行来回移动的对食用菌室进行加湿,在使用时,将装置整体放置于食用菌室内部,然后在水箱的内部注入清水,然后启动电动机与液泵,使得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其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之间相啮合,使得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移动轮转动,使得装置整体可以进行移动,然后通过液泵将水箱内部的水抽出,通过出水管与分水管进入到雾化器的内部进行雾化,然后对食用菌室内部进行均匀的加湿,使得食用菌的生长更加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中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水箱;2、移动装置;21、移动框;22、电动机;23、转动轴;24、稳定杆;25、第一锥形齿轮;26、传动轴;27、第二锥形齿轮;28、移动轮;3、液泵;4、出水管;5、分流器;6、分水管;7、雾化器;8、注水管;9、滤水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2,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包括水箱1,水箱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2,水箱1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液泵3,液泵3的型号为VAY8828,液泵3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液泵3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器5,分流器5的一侧设置有分水管6,分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7,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注水管8,注水管8的一端设置有滤水器9。进一步地,移动装置2包括移动框21,移动框21的外表面顶部与水箱1的外表面底部之间为固定连接,移动框21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电动机22,电动机22的型号为Y80M2-1.电动机22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3,移动框2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稳定杆24,转动轴23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25,移动框2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轴26,传动轴26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27,传动轴26的一端设置有移动轮28,使得加湿装置可以来回进行移动。进一步地,转动轴23的顶端与移动框21的内表面顶部之间为转动连接,转动轴23贯穿稳定杆24的内部,使得转动轴23在转动时更加稳定。进一步地,第一锥形齿轮25与第二锥形齿轮27的数量均为两组,第一锥形齿轮25与第二锥形齿轮27之间相啮合,增加传动的效果。进一步地,传动轴26的数量为两组,移动轮28的数量为四组,四组移动轮28分别两两位于两组传动轴26的两端,使得移动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清水,液泵3的出水端与出水管4的底端之间连通,分水管6与雾化器7的数量均为两组,便于对水的雾化。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的移动装置2,实现可以自动进行来回移动的对食用菌室进行加湿,在使用时,将装置整体放置于食用菌室内部,然后在水箱1的内部注入清水,然后启动电动机22与液泵3,使得电动机2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23转动,使其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5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25与第二锥形齿轮27之间相啮合,使得传动轴26转动,从而带动移动轮28转动,使得装置整体可以进行移动,然后通过液泵3将水箱1内部的水抽出,通过出水管4与分水管6进入到雾化器7的内部进行雾化,然后对食用菌室内部进行均匀的加湿,使得食用菌的生长更加良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2),所述水箱(1)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液泵(3),所述液泵(3)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器(5),所述分流器(5)的一侧设置有分水管(6),所述分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7),所述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注水管(8),所述注水管(8)的一端设置有滤水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2),所述水箱(1)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液泵(3),所述液泵(3)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器(5),所述分流器(5)的一侧设置有分水管(6),所述分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7),所述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注水管(8),所述注水管(8)的一端设置有滤水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食用菌微喷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移动框(21),所述移动框(21)的外表面顶部与水箱(1)的外表面底部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21)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电动机(22),所述电动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3),所述移动框(2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稳定杆(24),所述转动轴(23)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25),所述移动框(2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轴(26),所述传动轴(26)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林刘伟张亚唐建雄和建武杨晓松杨晓玉杨晓辉李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香格里拉市山南湾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