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伸展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沙发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伸展支架。
技术介绍
功能性沙发是指多功能沙发,可以调节座椅角度、靠头角度,适应不同时段身体对沙发角度不同的需求。在这使用的过程中,根据腿部和背部角度的调整可以让身体的重力均衡的分散在整个座椅上,让身体处在一个较为自然舒适又放松的状态,这样能有效缓解腰背部的疲劳感,让全身心的压力得以释放。多功能沙发或座椅的驱动机构是实现其不同功能的重要构件。驱动机构驱动沙发或座椅的机械支架以调整座椅的不同部位的位置变化。因此驱动机构的推力、行程和驱动连接件结构均为影响座椅调节稳定和顺畅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座椅支架驱动结构复杂、安装步骤较多,装配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伸展支架,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个伸展组件,每一所述伸展组件包括联动机构和腿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座框安装板、前支撑件、第一支架、支架连杆、第二支架和后支撑件,所述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分别与底座的侧边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所述前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框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架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支撑件连接,所述座框安装板与所述腿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连杆、电机推杆和电机,所述驱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腿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电机推杆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伸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驱动机构(2)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个伸展组件(3),每一所述伸展组件(3)包括联动机构(4)和腿部机构(5);/n所述联动机构(4)包括座框安装板(41)、前支撑件(42)、第一支架(43)、支架连杆(44)、第二支架(45)和后支撑件(49),所述前支撑件(42)和后支撑件(49)分别与底座(1)的侧边框(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3)一端与所述前支撑件(42)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3)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框安装板(41)连接,所述支架连杆(44)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3)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5)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5)与所述后支撑件(49)连接,所述座框安装板(41)与所述腿部机构(5)连接;/n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连杆(21)、电机推杆(22)和电机(23),所述驱动连杆(21)与所述腿部机构(5)连接,所述驱动连杆(21)的中部与所述电机推杆(22)连接,所述电机(23)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电机(23)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推杆(22)和驱动连杆(21),所述驱动连杆(21)用于驱动所述腿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伸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驱动机构(2)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个伸展组件(3),每一所述伸展组件(3)包括联动机构(4)和腿部机构(5);
所述联动机构(4)包括座框安装板(41)、前支撑件(42)、第一支架(43)、支架连杆(44)、第二支架(45)和后支撑件(49),所述前支撑件(42)和后支撑件(49)分别与底座(1)的侧边框(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3)一端与所述前支撑件(42)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3)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框安装板(41)连接,所述支架连杆(44)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3)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5)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5)与所述后支撑件(49)连接,所述座框安装板(41)与所述腿部机构(5)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连杆(21)、电机推杆(22)和电机(23),所述驱动连杆(21)与所述腿部机构(5)连接,所述驱动连杆(21)的中部与所述电机推杆(22)连接,所述电机(23)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电机(23)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推杆(22)和驱动连杆(21),所述驱动连杆(21)用于驱动所述腿部机构(5),以改变所述腿部机构(5)和联动机构(4)与所述底座(1)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伸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21)的中部设置有推杆连接件(24),所述推杆连接件(24)用于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机推杆(2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伸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后边框(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框(12),所述后边框(11)的中部设置有电机安装件(25),所述电机安装件(25)用于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机(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伸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机构(5)包括连杆组件(51)和主搁脚件(52);
所述连杆组件(51)的第一连杆(511)与第二连杆(512)连接,所述连杆组件(51)的第三连杆(513)、第四连杆(514)、第五连杆(515)和第六连杆(516)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杆(511)和第三连杆(513)用于与所述联动机构(4)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11)和第二连杆(512)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杆(514)和第五连杆(515)的中部交叉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12)和第六连杆(516)与所述主搁脚件(52)连接;
当所述连杆组件(51)收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主搁脚件(52)最低点距离支撑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鸿,宋刚,吕战征,李元坤,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