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属于折叠椅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包括前座与后座,所述前座与后座之间通过调节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件成对设置并通过包覆件包覆,安装在折叠椅的前座与后座的关节连接处,提高了结构强度和自由度,使得折叠效果好;成对设置的所述调节连接件无需区分左右,从而提高安装效率。所述后座上方竖向活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背面设置有档位调节装置,所述档位调节装置包括档位调节组件,所述档位调节组件的中部设置若干组卡槽,通过抬、放档位调节杆,从而使得档位调节组件上的卡槽易于与支撑横杆脱离或卡合,使得靠背角度的调节更加简易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椅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
技术介绍
折叠床又被人们称为:折叠躺椅、折叠椅、午休椅、午睡椅、午休床、午睡床行军床等。各地人们的认识不同叫法也不一。最早的折叠床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它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床身,床栏和床屉三部分构成。每半边床身分别由床档、床枋、档枋连绞木等组成。这样的床可以折叠,折叠后床架的长和宽都会变小很多。折叠床在用料上一般都采用较坚硬的木材。从材质上讲,折叠床种类有:竹质、木质、金属、牛津布、特斯林等材质的折叠床。较早的有竹质、木质、金属等材质的折叠床的折叠方式多以对折为主。有六个床脚,可折叠起来与床面成一平面。其特点是硬质结构的,较重,体积大。因此多以居家使用为主。各地均有生产和销售。另外,牛津布、特斯林材质的折叠则床以软性的牛津布、特斯林布为床面,主结构为圆钢管类似关节原理构成“骨架”,折叠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并可以折叠成躺椅。其特点是:软性的,重量轻,体积小。广泛应用于居家、办公、午休、休闲等方面。因其灵活轻便,价格便宜的特点及用途的广泛性,现在的折叠躺椅在扶手横杆上设置有靠背角度调节装置,扶手横杆上安装有齿条,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锁芯,通过与靠背调节装置的锁芯啮合来达到调节靠背角度的目的,但是在扶手横杆上人工组装齿条会出现偏差,连接不牢固,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造成折叠躺椅的靠背角度发生变化,影响人们的舒适性,甚至影响到人们的人身安全。经检索,关于解决上述人工组装齿条会出现偏差的不足,目前已有相关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108595.3、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6月30日,公开了一种扳扭齿条调节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扶手管,所述扶手管侧壁轴向一体设置第一齿条;所述扶手管上设置锁体,所述锁体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扶手管的连接件,连接件上滑动设置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一齿条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上相对齿条的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一齿条卡接的卡接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控制所述卡接件滑动的操作,采用折叠躺椅的扶手管与齿条机械化一次成型,简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精度。但是在折叠时,为实现坐部与支撑部之间的相对转动,通常连接件结构强度不高,因此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并且在折叠过程中因为自由度不够容易发生卡死的情况,折叠效果不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坐部与支撑部之间的相对转动时,连接件易发生弯曲变形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包括前座和后座,所述前座和后座之间通过调节连接件活动连接,使得前座能够向后翻折并适配式罗列在后座上方,从而快速简便的从躺椅组装成座椅;所述调节连接件成对设置,且无需区分左右,从而提高安装效率,且折叠效果好。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包括前座和后座,所述前座与后座均为框架结构,所述前座与后座宽度相同,且二者之间通过调节连接件活动连接,使得前座能够向后翻折并适配式罗列在后座上方,从而形成座椅状态,且座椅调节简易、快捷;所述调节连接件成对设置,且安装时无需区分左右,从而便于前座和后座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所述后座上方竖向活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背面设置有档位调节装置,所述档位调节装置与后座后侧面的框架结构卡合连接,通过调节档位调节装置与后座卡合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靠背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提高坐躺的舒适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连接件包括在其端部设置的旋转段,所述旋转段为空心圆环状结构;成对设置的所述调节连接件,其二者的旋转段的圆心对齐卡合,并通过螺栓连接,使得调节连接件能够绕旋转段旋转,所述调节连接件成对组装完成后通过包覆件包覆,所述包覆件安装在折叠椅的前座与后座的关节连接处,提高了关节连接处的调节连接件的结构强度和自由度,使得折叠效果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段外周面通过过渡段连接有加强段;所述过渡段包括竖向设置的过渡凸台,所述过渡凸台外侧面与加强段端部相连;所述过渡凸台上端与所述旋转段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段,从而使得所述调节连接件集旋转、强化于一体,且能够适配式装入包覆件内部,从而保护调节连接件,提高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段的外表面竖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加强筋,以起到加强所述加强段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调节连接件的整体强度,且能够增大所述加强段外侧面与其外围的包覆件内壁的接触摩擦,以防止相对滑动;所述加强段外表面横向开设有通孔II,通过螺钉I能够将加强段与包覆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段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竖向开设有通孔III,并通过螺钉将调节连接件与包覆件固定安装,使得加强段能够稳定安装在包覆件内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段内部延其长度方向包覆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材质为厚度1.5~2mm的铁片,从而有效提高加强段整体强度,进而提高调节连接件的强度,并保证调节连接件旋转过程中,其外端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出现变形,影响调节契合度;所述加强块的一端伸出所述加强段,且其上横向开设有通孔IV,并通过螺钉II将加强块与包覆件固定,从而保证所述调节连接件稳定安装在包覆件内部,进而与包覆件形成一个整体安装在前座和后座之间的关节连接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座框管,所述前座框管为框型架构,其二者之间通过前座连接杆相连,以防止前座框管上方由于纵向受力而导致其向两边滑动,从而提高前座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所述前座框管上部的内侧面对称式可拆卸安装有前座穿布管I,两所述前座穿布管I的前端还横向设置有前座穿布管II,所述前座穿布管II两端固定安装在前座框管内侧壁上;所述前座穿布管I上水平穿套有布面,所述布面前端面套接在所述前座穿布管II上,从而形成封闭的前座区域。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后座框管,所述后座框管为框型架构,其二者之间通过后座连接杆相连,以防止后座框管上方由于纵向受力而导致其向两边滑动,从而提高后座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所述后座框管上部的内侧面对称式可拆卸安装有后座穿布管;所述后座穿布管上水平穿套有布面,从而形成封闭的后座区域;沿同一侧设置的所述前座穿布管I和后座穿布管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便于将布面分别穿套在前座穿布管I和后座穿布管上,因此布面拆装方便、快捷;由于各自穿套有布面,因此在折叠变形时,互不阻碍、干涉,使得折叠顺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框管,所述靠背框管为框架结构,所述靠背框管的下端与后座框管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靠背框管的两内侧面上对称式可拆卸安装有靠背穿布管,所述靠背穿布管上水平穿套有布面,从而形成封闭的靠背区域,且靠背区域的布面拆装简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档位调节装置包括档位支撑横杆,所述档位支撑横杆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框管下部;所述靠背框管背面还对称式可拆卸安装有档位调节组件,所述档位调节组件的外端通过档位调节杆相连;所述档位调节组件的中部设置若干组卡槽,所述卡槽能够适配式卡合在档位支撑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包括前座(1)和后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1)与后座(2)均为框架结构,所述前座(1)与后座(2)宽度相同,且二者之间通过调节连接件(5)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件(5)成对设置;所述后座(2)上方竖向活动连接有靠背(3),所述靠背(3)背面设置有档位调节装置(4),所述档位调节装置(4)与后座(2)后侧面的框架结构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包括前座(1)和后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1)与后座(2)均为框架结构,所述前座(1)与后座(2)宽度相同,且二者之间通过调节连接件(5)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件(5)成对设置;所述后座(2)上方竖向活动连接有靠背(3),所述靠背(3)背面设置有档位调节装置(4),所述档位调节装置(4)与后座(2)后侧面的框架结构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接件(5)包括在其端部设置的旋转段(51),所述旋转段(51)为空心圆环状结构;成对设置的所述调节连接件(5),其二者的旋转段(51)的圆心对齐卡合,并通过螺栓(55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段(51)外周面通过过渡段(52)连接有加强段(53);所述过渡段(52)包括竖向设置的过渡凸台(521),所述过渡凸台(521)外侧面与加强段(53)端部相连;所述过渡凸台(521)上端与所述旋转段(51)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段(5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段(53)的外表面竖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加强筋(531);所述加强段(53)外表面还横向开设有通孔II(5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段(53)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533),所述凹槽(533)中部竖向开设有通孔III(534);所述加强段(53)内部延其长度方向包覆有加强块(54);所述加强块(54)的一端伸出所述加强段(53),且其上横向开设有通孔IV(5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躺一体化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座框管(11),所述前座框管(11)为框型架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佳艺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