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44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壳层溶液中加入壳聚糖,再与核层溶液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液逐滴加入食用油中直至形成W/O乳剂,再加入交联剂交联固化,清洗,干燥,即得;其中,壳层溶液为海藻酸钠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核层溶液为白僵菌孢子粉悬浮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一种能够释放白僵菌浸染害虫的纳米微胶囊,其尤为适于川硬皮肿腿蜂携带,能够将该纳米微胶囊携带至常规施用方法难以到达的位置,起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微胶囊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已成必然趋势,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更受人青睐。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广谱型病原真菌,对多种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虫均有良好杀虫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种害虫如小地老虎、松毛虫等的生物防治。目前一般采用含有白僵菌孢子粉的缓释微胶囊进行施用,使得白僵菌浸染害虫从而实现生物防治,但由于施用的位置受到限制,对于一些体型较小的或生长环境较为隐蔽的害虫来说,难以被浸染,因此,现有的生物防治微胶囊使用存在一定的限制,生物防治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由体型小的川硬皮肿腿蜂携带,能够进入一些缝隙等隐蔽位置浸染害虫。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向壳层溶液中加入壳聚糖,再与核层溶液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液逐滴加入食用油中直至形成W/O乳剂,再加入交联剂交联固化,清洗,干燥,即得;其中,壳层溶液为海藻酸钠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核层溶液为白僵菌孢子粉悬浮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壳层溶液中加入壳聚糖,再与核层溶液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液逐滴加入食用油中直至形成W/O乳剂,再加入交联剂交联固化,清洗,干燥,即得;其中,壳层溶液为海藻酸钠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核层溶液为白僵菌孢子粉悬浮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僵菌孢子粉悬浮液的浓度为1×106-1×108cfu/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壳聚糖溶液通过将壳聚糖溶解在0.2-0.5wt%稀醋酸溶液中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交联剂为氯化钠、氯化铁或氯化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合川硬皮肿腿蜂携带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5wt%;海藻酸钠溶液、白僵菌孢子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桦杨伟吴晓莉罗伟黄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