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44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涉及重楼种植用具技术领域,该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方筒和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方筒的右侧,所述方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与方筒相连通,所述平板的顶部设置有U形杆,所述U形杆位于方筒和把手之间,且U形杆的底部贯穿平板并延伸至平板的下方,所述U形杆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位于平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方筒、出料管、U形杆和出料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林下套种重楼用施肥铁锹在使用时,铁锹上安装的料斗容量较小,需多次往返种植地将肥料放置区域中的肥料取出,从而导致重楼施肥较为麻烦的问题。

A container device for interplanting Paris polyphylla under fo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重楼种植用具
,具体为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
技术介绍
重楼是一种,但是随着野生重楼的过度挖采,野生重楼越来越少,需要人工种植重楼,而人工种植重楼时需要在林下套种重楼在重楼种植过程中需要对重楼进行施肥,大多通过施肥铁锹对重楼进行施肥,施肥铁锹即为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铁锹上安装有料斗,用于存放肥料,铁锹的把手上安装有用于料斗开闭的开关,用铁锹插入土地内,向前推动铁锹把手,形成土坑,打开开关,料斗中的肥料落至土坑内,再将铁锹抬起即可。现有技术中,林下套种重楼用施肥铁锹在使用时,由于铁锹上安装的料斗容量有限,存放的肥料较少,需多次往返种植地将肥料放置区域中的肥料取出,从而导致重楼施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具备对重楼施肥更加方便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林下套种重楼用施肥铁锹在使用时,铁锹上安装的料斗容量较小,需多次往返种植地将肥料放置区域中的肥料取出,从而导致重楼施肥较为麻烦的问题。(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包括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方筒(2)和把手(3),所述把手(3)位于方筒(2)的右侧,所述方筒(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且出料管(4)与方筒(2)相连通,所述平板(1)的顶部设置有U形杆(5),所述U形杆(5)位于方筒(2)和把手(3)之间,且U形杆(5)的底部贯穿平板(1)并延伸至平板(1)的下方,所述U形杆(5)的表面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位于平板(1)的上方,所述滑槽(6)的内壁与出料管(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槽(6)内壁的右侧开设有通槽(7),所述U形杆(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8),所述出料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包括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方筒(2)和把手(3),所述把手(3)位于方筒(2)的右侧,所述方筒(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且出料管(4)与方筒(2)相连通,所述平板(1)的顶部设置有U形杆(5),所述U形杆(5)位于方筒(2)和把手(3)之间,且U形杆(5)的底部贯穿平板(1)并延伸至平板(1)的下方,所述U形杆(5)的表面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位于平板(1)的上方,所述滑槽(6)的内壁与出料管(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槽(6)内壁的右侧开设有通槽(7),所述U形杆(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8),所述出料槽(8)与通槽(7)相连通,所述出料槽(8)的内壁与挡块(9)的表面活动连接,且挡块(9)位于出料槽(8)的下方,所述挡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的顶部贯穿U形杆(5)并与横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1)的底部与U形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且横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把手(3)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3),且凹槽(13)的内壁与连接杆(1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平板(1)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滚轮组件(14)、锁止机构(16)和万向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位于方筒(2)和把手(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套种重楼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芦明周雪峰王梦萍吴剑雄
申请(专利权)人:庆元县三禾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