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840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主供电模块、备用电网供电模块、种植仓体、控制模块、照明灯具、遮阳装置、隔板框架和充电桩,所述的控制模块固定在种植仓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照明灯具设置在种植仓体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的隔板框架是由若干块隔板可拆卸拼接所组成,所述的种植仓体内设置有两个隔板框架,两个隔板框架内分别设置有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两个隔板框架之间的种植仓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水肥一体化装置,所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伸入至两个隔板框架内部并分别与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相连。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为了提高产能,在种植区域内需要大规模的设置种植系统,通过种植系统给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环境来保证其的生产产量以及质量,但是种植区域往往布置农村及一些偏远地区,分布较为分散。此类区域高压长距离输电网架设难度大、成本高、经济效益的低下,电力供应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通过自主供电模块和备用电网供电模块两种方式进行供电,以自主供电模块为主,备用电网供电模块为辅的模式来减少安全隐患,利用低压、短距配电网能够降低总电网负荷,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增强能源安全性,在高寒荒漠等环境恶劣地区,可以为驻地军民提供持续可靠的蔬菜来源,保障国防民生。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主供电模块、备用电网供电模块、种植仓体、控制模块、照明灯具、遮阳装置、隔板框架和充电桩,所述的控制模块固定在种植仓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照明灯具设置在种植仓体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的隔板框架是由若干块隔板可拆卸拼接所组成,所述的种植仓体内设置有两个隔板框架,两个隔板框架内分别设置有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两个隔板框架之间的种植仓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水肥一体化装置,所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伸入至两个隔板框架内部并分别与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相连,所述的充电桩设置在种植仓体外部的地面上,两个隔板框架正上方的种植仓体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遮阳装置,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自主供电模块、备用电网供电模块、照明灯具、遮阳装置、高架栽培系统、普通栽培系统、水肥一体化装置以及充电桩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自主供电模块是由风能发电机、太阳能发电组件、生物质发电机和储能电池所组成,所述的风能发电机、太阳能发电组件、生物质发电机分别与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的储能电池又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又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底座、转轴、U型支撑座、光伏组件安装框架和光伏组件,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顶部开设有与光伏组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光伏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光伏组件两侧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L型限位块,所述的L型限位块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顶部,通过旋转L型限位块使其的另一端与光伏组件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的光伏组件通过前后两侧的L型限位块的另一端限制在光伏组件安装框架顶部的凹槽内,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U型支撑座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U型支撑座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的第二转轴穿过U型支撑座的侧壁,穿过U型支撑座侧壁的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第二转轴的外接螺纹上连接有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与U型支撑座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锁紧第二转轴,所述的U型支撑座通过转轴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转轴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的上端与U型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与U型支撑座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板和夹紧螺母,所述的限位板套装在转轴上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限位杆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的限位杆的下端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板通过限位杆的带动绕着转轴进行旋转,所述的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接螺纹,所述的限位板上下两侧的第二外接螺纹上各连接有一个夹紧螺母,所述的限位板通过上下两侧的夹紧螺母固定在转轴上。又进一步:所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加压泵、存料筒体、氮肥肥料罐、磷肥肥料罐、钾肥肥料罐和备用肥料罐,所述的存料筒体设置有两个,两个存料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高架栽培系统以及普通栽培系统连通的连接管道,所述的氮肥肥料罐、磷肥肥料罐、钾肥肥料罐和备用肥料罐依次设置在两个存料筒体的上方并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两个存料筒体的顶部,所述的氮肥肥料罐、磷肥肥料罐、钾肥肥料罐和备用肥料罐各通过一个三向阀与两个存料筒体相连,所述的加压泵通过电磁三向阀也分别与两个存料筒体相连。又进一步:所述的电磁三向阀与两个存料筒体之间各设置有一个压力保护阀,所述的压力保护阀包括阀筒、阀盖、阀芯、第一弹簧、调节板和调节螺栓,所述的阀筒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阀盖,所述的阀筒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三向阀相连接的进料端头和出气端头,所述的阀筒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存料筒体相连通的出料端头,所述的阀芯活塞式地连接在阀筒内并对出气端头进行密封,阀芯一侧的阀盖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穿过阀芯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调节板位于阀芯与设置有导向杆的阀盖之间,所述的调节板活动连接阀筒内并且其上相对于导向杆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设置有导向杆的阀盖上还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调节螺栓的一端穿过螺纹孔与调节板相接触,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调节螺栓的推动沿着导向杆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的第一弹簧设置在阀芯与调节板之间。又进一步:所述的阀芯与阀筒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阀筒内壁上的凹槽、第二弹簧、卡头和开设在阀芯外壁上的卡槽,所述的卡头呈圆台状并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卡槽的形状与卡头相匹配,所述的卡头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卡槽内。又进一步:所述的高架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支架、基质存储槽、第一喷灌管道、基质温度湿度测量传感器组,所述的基质存储槽水平设置在栽培支架的中间段处,所述的基质存储槽正上方的栽培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补光灯组件,所述的第一喷灌管道组件水平设置在基质存储槽的正上方,所述的第一喷灌管道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存料筒体相连,所述的基质温度湿度测量传感器组设置在基质存储槽内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又进一步:所述的普通栽培系统包括支撑架、土壤温度湿度测量传感器组、第二补光灯组件、第二喷灌管道和滴灌管道,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隔板框架内土壤种植区的正上方,所述的第二补光灯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的第二喷灌管道和滴灌管道也设置在土壤种植区的正上方并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存料筒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喷灌管道位于滴灌管道的上方,所述的土壤温度湿度测量传感器组设置在土壤种植区内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又进一步:两个隔板框架的上端内还各设置有一个环境调节模块,两个隔板框架内的环境调节模块分别位于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的正上方,所述的环境调节模块是由供暖装置、空气传感器组和通风装置所组成,所述的空气传感器组又是由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所组成,所述的通风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雾化器连接座,两个雾化器连接座内各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两项式雾化喷嘴,所述的通风装置的顶部正对着雾化器连接座的位置开设有进出口,设置在两项式雾化喷嘴主体底部的出雾口从进出口处伸入至通风装置内,所述的雾化器连接座外部的两项式雾化喷嘴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高压气管连接端头和水管连接端头,所述的两项式雾化喷嘴主体与雾化器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紧机构,所述的弹性卡紧机构包括开设在两项式雾化喷嘴主体外壁上的半球形卡槽、开设在雾化器连接座内壁上的连接孔、球形卡头和第三弹簧,所述的球形卡头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在连接孔内,所述的球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主供电模块(1)、备用电网供电模块(2)、种植仓体(3)、控制模块(4)、照明灯具(6)、遮阳装置(7)、隔板框架(8)和充电桩(5),所述的控制模块固定在种植仓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照明灯具设置在种植仓体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的隔板框架是由若干块隔板可拆卸拼接所组成,所述的种植仓体内设置有两个隔板框架,两个隔板框架内分别设置有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两个隔板框架之间的种植仓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水肥一体化装置,所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伸入至两个隔板框架内部并分别与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相连,所述的充电桩设置在种植仓体外部的地面上,两个隔板框架正上方的种植仓体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遮阳装置,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自主供电模块、备用电网供电模块、照明灯具、遮阳装置、高架栽培系统、普通栽培系统、水肥一体化装置以及充电桩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主供电模块(1)、备用电网供电模块(2)、种植仓体(3)、控制模块(4)、照明灯具(6)、遮阳装置(7)、隔板框架(8)和充电桩(5),所述的控制模块固定在种植仓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照明灯具设置在种植仓体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的隔板框架是由若干块隔板可拆卸拼接所组成,所述的种植仓体内设置有两个隔板框架,两个隔板框架内分别设置有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两个隔板框架之间的种植仓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水肥一体化装置,所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伸入至两个隔板框架内部并分别与高架栽培系统和普通栽培系统相连,所述的充电桩设置在种植仓体外部的地面上,两个隔板框架正上方的种植仓体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遮阳装置,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自主供电模块、备用电网供电模块、照明灯具、遮阳装置、高架栽培系统、普通栽培系统、水肥一体化装置以及充电桩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主供电模块是由风能发电机(1-2)、太阳能发电组件(1-1)、生物质发电机(1-3)和储能电池(1-4)所组成,所述的风能发电机(1-2)、太阳能发电组件(1-1)、生物质发电机(1-3)分别与储能电池(1-4)电连接,所述的储能电池(1-4)又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底座(1-1-1)、转轴(1-1-2)、U型支撑座(1-1-6)、光伏组件安装框架(1-1-7)和光伏组件(1-1-8),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顶部开设有与光伏组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光伏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光伏组件两侧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L型限位块(1-1-10),所述的L型限位块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顶部,通过旋转L型限位块使其的另一端与光伏组件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的光伏组件通过前后两侧的L型限位块的另一端限制在光伏组件安装框架顶部的凹槽内,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1-9)连接在U型支撑座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1-11)连接在U型支撑座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的第二转轴穿过U型支撑座的侧壁,穿过U型支撑座侧壁的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第二转轴的外接螺纹上连接有锁紧螺母(1-1-12),通过锁紧螺母与U型支撑座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锁紧第二转轴,所述的U型支撑座通过转轴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转轴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的上端与U型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与U型支撑座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1-4)、限位板(1-1-5)和夹紧螺母(1-1-3),所述的限位板套装在转轴上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限位杆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的限位杆的下端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板通过限位杆的带动绕着转轴进行旋转,所述的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接螺纹,所述的限位板上下两侧的第二外接螺纹上各连接有一个夹紧螺母,所述的限位板通过上下两侧的夹紧螺母固定在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加压泵(11)、存料筒体(10)、氮肥肥料罐(21)、磷肥肥料罐(22)、钾肥肥料罐(23)和备用肥料罐(24),所述的存料筒体设置有两个,两个存料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高架栽培系统以及普通栽培系统连通的连接管道,所述的氮肥肥料罐(21)、磷肥肥料罐(22)、钾肥肥料罐(23)和备用肥料罐(24)依次设置在两个存料筒体的上方并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两个存料筒体的顶部,所述的氮肥肥料罐(21)、磷肥肥料罐(22)、钾肥肥料罐(23)和备用肥料罐(24)各通过一个三向阀(37)与两个存料筒体相连,所述的加压泵通过电磁三向阀(36)也分别与两个存料筒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多元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三向阀与两个存料筒体之间各设置有一个压力保护阀(35),所述的压力保护阀包括阀筒(35-1)、阀盖(35-2)、阀芯(35-7)、第一弹簧(35-8)、调节板(35-9)和调节螺栓(35-10),所述的阀筒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阀盖,所述的阀筒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三向阀相连接的进料端头(35-3)和出气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涛常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