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超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及储料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39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包括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底部中间转动安装有中心转管,中心转管的上端通过斜撑杆支撑有用于种子离心排出的布种槽,布种槽的下侧周向分布安装有多个用于对布种槽排出的种子进行喷涂药液的可调角喷药组件,多个可调角喷药组件分别通过输药软管与中心转管下端安装的输药管连通,输药管的另一端通过输药泵与内箱体底部安装的储药箱连接,内箱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驱动中心转管旋转的驱动机构,内箱体的顶部还安装有用于向布种槽控制输料的升降式输料组件;还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储料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种子进行均匀快速拌药且结构新颖,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及储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及储料系统。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现如今,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让种子外表皮包裹上一层农药是种子时期保护的一种主要方式,而现有的拌药方式多是将种子和农药一起放置到搅拌桶内,然后进行手动搅拌,这种搅拌方式不仅浪费劳动力,而且搅拌很不均匀。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对种子进行均匀快速拌药且结构新颖的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及储料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及储料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包括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底部中间转动安装有中心转管,中心转管的上端通过斜撑杆支撑固定有用于种子离心排出的布种槽,布种槽的下侧周向分布安装有多个用于对布种槽排出的种子进行喷涂药液的可调角喷药组件,多个可调角喷药组件分别通过输药软管与中心转管下端安装的输药管连通,输药管的另一端通过输药泵与内箱体底部安装的储药箱连接,所述内箱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转管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内箱体的内侧下部还设有滤液网板,滤液网板的外圈上侧于内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种口,所述内箱体的顶部还安装有用于向布种槽控制输料的升降式输料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式输料组件包括有第一伸缩缸、进料斗、进料管和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固定于内箱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导向套筒内配合滑动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端安装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下侧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下端固定于内箱体的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内箱体的底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固定有主动带轮,所述内箱体下侧的中心转管上安装固定有从动带轮,且所述从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带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种槽为上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布种槽与进料管和中心转管均共轴线设置,布种槽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根斜撑杆,多根斜撑杆的下端固定于中心转管的上端,所述布种槽的内底部中间安装有导料凸台,导料凸台为中间向上突出的锥形结构,所述导料凸台的外侧于布种槽底部周向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圆形状的落种口,相邻两个落种口之间于布种槽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弧形凸出部,弧形凸出部为中部与导料凸台外圈抵接的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调角喷药组件包括有第二吊杆、药液喷头、连杆和第二伸缩缸,所述布种槽的底部外侧周向均匀分布安装固定有多根与落种口一一对应的第二吊杆,第二吊杆的下端铰接设有连杆,布种槽的底部中间还安装固定有第二伸缩缸,连杆的一端与第二伸缩缸的伸缩芯轴铰接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固定有对应落种口设置的药液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转管内开设有输药空腔,输药软管的一端与药液喷头连接,输药软管的另一端与输药空腔的上部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药箱通过多根第一吊杆固定于内箱体的底部,输药泵的进口与储药箱的内底部连通,输药泵的出口连接有输药管,输药管的另一端密封转动连接于中心转管的下端,且输药管和输药空腔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药箱的内侧安装固定有上大下小呈锥形结构的滤杂网板,滤杂网板的上端固定于储药箱的内侧壁上,滤杂网板的下端固定于储药箱的内底部,所述储药箱的底部还设有与滤杂网板内腔连通的排出口;所述内箱体的底部呈中间向下突出的锥形结构,内箱体的内底部中间还通过回收管与滤杂网板上侧的储药箱内腔连通,所述储药箱上还设有与滤杂网板上侧的储药箱内腔连通的药液补充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液网板为中部向上倾斜的锥形结构,滤液网板的中部与中心转管转动连接,滤液网板的下侧安装有多个振动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种槽的外侧下部还安装有滚药网筒,滚药网筒为鼓状结构,滚药网筒的上端面位于布种槽的下端面上侧,滚药网筒的下端面位于滤液网板的上侧;所述滚药网筒的外侧上部和下部还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水平设置,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内箱体的内侧壁上。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储料系统,包括有所述的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还包括有外箱体、外箱体支撑腿和外箱体排种管,所述外箱体配合安装固定于内箱体的下部外侧,排种口与外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5cm,所述药液补充管从外箱体的侧壁伸出,且所述药液补充管与外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箱体的底部呈中间向下突出的锥形结构,外箱体的底部中间还设有外箱体排种管;所述外箱体的底部外圈还安装有多根外箱体支撑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式输料组件用于向布种槽控制输送待拌药的种子;通过布种槽用于种子的均匀分布排出,且通过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中心转管旋转,进而通过斜撑杆带动布种槽旋转,进一步利于种子从布种槽排出的分布效果;通过输药泵工作,可将储药箱内的药液抽出并向输药管输送,后通过输药管向输药软管输送,进而通过输药软管向可调角喷药组件输送,且可调角喷药组件能够进行角度调节,提升可调角喷药组件排出的药液对种子的喷涂效果和效率;此外,通过内箱体下部安装的滤液网板利于多余药液的滤出,节能环保,种子可通过排种口排出,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布种槽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布种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布种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调角喷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滚药网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中心转管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储药箱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箱体,2-滚药网筒,3-支撑杆,4-布种槽,5-可调角喷药组件,6-第一伸缩缸,7-进料斗,8-进料管,9-导向套筒,10-内箱体,11-输药软管,12-斜撑杆,13-排种口,14-药液补充管,15-第一吊杆,16-储药箱,17-外箱体支撑腿,18-输药泵,19-输药管,20-外箱体排种管,21-中心转管,22-从动带轮,23-振动器,24-主动带轮,25-驱动电机,26-滤液网板,27-弧形凸出部,28-落种口,29-导料凸台,30-第二吊杆,31-药液喷头,32-连杆,33-第二伸缩缸,34-输药空腔,35-滤杂网板,36-排出口,37-回收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包括内箱体(10),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箱体(10)的底部中间转动安装有中心转管(21),中心转管(21)的上端通过斜撑杆(12)支撑固定有用于种子离心排出的布种槽(4);/n所述布种槽(4)的下侧周向分布安装有多个用于对布种槽(4)排出的种子进行喷涂药液的可调角喷药组件(5),多个可调角喷药组件(5)分别通过输药软管(11)与中心转管(21)下端安装的输药管(19)连通,输药管(19)的另一端通过输药泵(18)与内箱体(10)底部安装的储药箱(16)连接;/n所述内箱体(1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转管(21)旋转的驱动机构;/n所述内箱体(10)的内侧下部还设有滤液网板(26),滤液网板(26)的外圈上侧于内箱体(10)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种口(13);/n所述内箱体(10)的顶部还安装有用于向布种槽(4)控制输料的升降式输料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包括内箱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箱体(10)的底部中间转动安装有中心转管(21),中心转管(21)的上端通过斜撑杆(12)支撑固定有用于种子离心排出的布种槽(4);
所述布种槽(4)的下侧周向分布安装有多个用于对布种槽(4)排出的种子进行喷涂药液的可调角喷药组件(5),多个可调角喷药组件(5)分别通过输药软管(11)与中心转管(21)下端安装的输药管(19)连通,输药管(19)的另一端通过输药泵(18)与内箱体(10)底部安装的储药箱(16)连接;
所述内箱体(1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转管(21)旋转的驱动机构;
所述内箱体(10)的内侧下部还设有滤液网板(26),滤液网板(26)的外圈上侧于内箱体(10)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种口(13);
所述内箱体(10)的顶部还安装有用于向布种槽(4)控制输料的升降式输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输料组件包括有第一伸缩缸(6)、进料斗(7)、进料管(8)和导向套筒(9);
所述导向套筒(9)固定于内箱体(10)的顶部中间位置,导向套筒(9)内配合滑动设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上端安装固定有进料斗(7),进料斗(7)的下侧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一伸缩缸(6),第一伸缩缸(6)的下端固定于内箱体(10)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25)、主动带轮(24)和从动带轮(22);
所述驱动电机(25)固定于内箱体(10)的底部,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安装固定有主动带轮(24),所述内箱体(10)下侧的中心转管(21)上安装固定有从动带轮(22),且所述从动带轮(22)通过传动带与主动带轮(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种槽(4)为上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布种槽(4)与进料管(8)和中心转管(21)均共轴线设置,布种槽(4)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根斜撑杆(12),多根斜撑杆(12)的下端固定于中心转管(21)的上端,所述布种槽(4)的内底部中间安装有导料凸台(29),导料凸台(29)为中间向上突出的锥形结构,所述导料凸台(29)的外侧于布种槽(4)底部周向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圆形状的落种口(28),相邻两个落种口(28)之间于布种槽(4)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弧形凸出部(27),弧形凸出部(27)为中部与导料凸台(29)外圈抵接的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种植用种子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角喷药组件(5)包括有第二吊杆(30)、药液喷头(31)、连杆(32)和第二伸缩缸(33);
所述布种槽(4)的底部外侧周向均匀分布安装固定有多根与落种口(28)一一对应的第二吊杆(30),第二吊杆(30)的下端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陈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