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396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繁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种子先经过变温层积,再在光照、黑暗交替环境中进行萌芽。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采用的暖温层积加低温层积方式来打破四川黄栌种子休眠。与传统低温层积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外加化学物质,成本低,绿色环保;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78%,有利于该物种规模化繁育与开发利用,促进其在园林景观以及植被恢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繁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四川黄栌(Cotinusszechuanensis),漆树科黄栌属,多年生落叶灌木,高1~5m;原产于四川西北部、甘肃陇南。其根系深而强大,萌蘖能力强,具有突出的耐干旱、耐贫瘠的生态特性,是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地区的优势物种,在保持水土和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四川黄栌的叶片在秋季会变为鲜艳的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我国干旱、半干旱风景区的重要观赏红叶植物之一。在园林中,四川黄栌适宜丛植于草坪、路旁或山坡处,亦可混植于其它灌木群中。由于其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所以也是退化荒坡以及大型工程扰动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好材料。但四川黄栌种子的休眠较深,种子萌发困难。现有技术中,打破种子休眠的技术主要包括:针对解除种皮障碍的切割、砂磨、硫酸腐蚀等技术,以及针对胚生理休眠的植物激素浸泡、低温层积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对于打破四川黄栌种子休眠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地打破休眠,无法有效提高发芽率和萌发整齐度。目前尚未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种子先经过变温层积,再在光照、黑暗交替环境中进行萌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种子先经过变温层积,再在光照、黑暗交替环境中进行萌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层积为:先经过暖温层积,再经历低温层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变温层积前,先将种子与层积介质混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积介质为水苔或腐殖质或两者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四川黄栌种子萌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暖温层积的层积温度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琼石福孙刘鑫李芳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