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3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部的旋耕犁组,所述旋耕犁组包括与所述机架侧部平行固定的轴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架内的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的中心位置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动力轴,每个所述旋耕犁均通过动力节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每个所述旋耕犁的旋耕动作和旋耕方向均通过所述动力节进行驱动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耕机出于整体便利采用一个驱动结构进行驱动,从而多个旋耕犁的转向相同,在旋耕过程中间隙处得不到有效旋耕,造成旋耕的全面覆盖性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耕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
技术介绍
旋耕机是通过动力驱动对土壤进行耕耘整理的农用机械设备,由于其切土碎土能力强,且一次作业能够基于其较宽的旋耕刀完成较大面积的土壤的耕耘整理,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领域。旋耕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动力提供装置向旋耕机的旋耕装置上提供旋耕动力,进而带动旋耕装置进行旋耕。然而,整个旋耕装置一般是由多个旋耕犁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同一动力提供装置带动的旋耕装置上的旋耕犁的旋耕轨迹都一致,从而使得对土壤的效果都一致,只能通过对旋耕犁的结构进行设计,然而,不论怎么进行设计,旋耕犁结构往往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耕机出于整体便利采用一个驱动结构进行驱动,从而多个旋耕犁的转向相同,在旋耕过程中间隙处得不到有效旋耕,造成旋耕的全面覆盖性不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部的旋耕犁组,所述旋耕犁组包括与所述机架侧部平行固定的轴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架内的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的中心位置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动力轴,每个所述旋耕犁均通过动力节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每个所述旋耕犁的旋耕动作和旋耕方向均通过所述动力节进行驱动和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耕犁包括自所述悬挂架延伸设置的旋耕柱,在所述旋耕柱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旋耕刀片,且所述旋耕刀片形成为向下弯曲的弧面结构,以使得旋耕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将掀起的泥土抛到地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节包括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且所述旋耕犁的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二锥齿轮,并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自转,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锥度调节使得相邻的所述旋耕犁的转动方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所述旋耕刀组上的旋耕刀片自上而下呈螺旋形排布设置,且螺旋形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旋耕刀组的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且所述旋耕刀片中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的上表面还形成有V形松土件,且所述V形松土件的开口端沿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朝向前端,且部分延伸位于所述旋耕刀片的端部的外侧;所述V形松土件的内侧面上朝向所述V形松土件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多条相对设置的破碎挡条;所述破碎挡条至少包括自所述V形松土件的内侧面朝向中轴线延伸且交错布置的板条,以及自所述板条中朝向所述V形松土件的开口端延伸的抵触破碎件,所述板条的上端面低于所述V形松土件的上端面,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条分别自相对的内侧面延伸形成,且其中一个所述板条的上端面位于相邻的所述板条的下端面的下方,且位于上方的所述板条上的抵触破碎件的延伸长度小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板条上的抵触破碎件的延伸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包括多段与所述锥齿轮组相对驱动所述传动轴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传动段,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段之间的第二传动段,且所述第二传动段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传动段与所述第二传动段之间通过垂直所述轴线方向的连接段相连,且每个所述第一传动段和所述第二传动段上各自设置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所述旋耕犁,且每组所述旋耕犁中相对的两个所述旋耕犁的转动方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可滑移且伸缩地设置有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段上的环体,且所述环体的内壁形成有啮合齿,所述第二传动段的部分外表面上配合设置有与所述啮合齿相啮合的随动齿,且所述啮合齿与所述随动齿的移动路径的距离与所述第二传动段沿所述传动轴的环绕路径的距离不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轴包括自所述驱动装置至所述锥齿轮组顺次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设置有间歇性换向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轴在第一转动轴的带动下间歇性切换转动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歇性换向结构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的内壁上的一组相对设置的齿条,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转轮,且所述转轮的部分外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半齿轮,所述框体的外壁上形成有主动齿;所述转轮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主动齿相啮合的从动齿,且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限位半卡环,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轴仅能自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牵引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牵引架一端部的悬挂架,所述旋耕犁组位于所述悬挂架上,且所述牵引架与所述悬挂架之间形成夹角,以使得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方向与所述旋耕犁的分布方向形成夹角,进而使得相邻所述旋耕犁的行进方向不重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牵引架和所述悬挂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夹角的大小的旋耕间隙调节装置,所述旋耕间隙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牵引架和所述悬挂架之间的旋转调节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调节机构执行动作的动力转换机构,所述牵引架和所述悬挂架通过所述旋转调节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转换机构与所述动力轴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旋耕犁组中的每个旋耕犁针对性设置动力节,并将动力节设置在传动轴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动力轴带动传动轴进行运动,并进一步作用于每个所述动力节上,基于每个动力节的对应设置,实现多个旋耕犁之间的不同方式和方向的运动,从而实现一个驱动装置同步驱动多个旋耕犁的不同步运动,实现整个整个土壤的有效旋耕和翻耕,整个设置方式不仅不需要额外设计不同的旋耕犁结构,大大降低整个制造成本,且能够提高整个土壤的旋耕翻耕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机的旋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耕犁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V形松土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间歇性换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机架;2-驱动装置;3-旋耕犁组;4-动力轴;5-传动轴;11-环体;12-牵引架;13-悬挂架;31-轴架;32-动力节;33-旋耕犁;321-第一锥齿轮;322-第二锥齿轮;331-旋耕柱;332-旋耕刀片;333-V形松土件;334-板条;;335-抵触破碎件;51-第一传动段;52-第二传动段;53-连接段;61-框体;62-齿条;63-转轮;64-半齿轮;65-主动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侧部的旋耕犁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犁组(3)包括与所述机架(1)侧部平行固定的轴架(31),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架(31)内的传动轴(5),在所述传动轴(5)的中心位置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的动力轴(4),每个所述旋耕犁(33)均通过动力节(32)连接在所述传动轴(5)上,每个所述旋耕犁(33)的旋耕动作和旋耕方向均通过所述动力节(32)进行驱动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侧部的旋耕犁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犁组(3)包括与所述机架(1)侧部平行固定的轴架(31),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架(31)内的传动轴(5),在所述传动轴(5)的中心位置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的动力轴(4),每个所述旋耕犁(33)均通过动力节(32)连接在所述传动轴(5)上,每个所述旋耕犁(33)的旋耕动作和旋耕方向均通过所述动力节(32)进行驱动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犁(33)包括自所述悬挂架(13)延伸设置的旋耕柱(331),在所述旋耕柱(331)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旋耕刀片(332),且所述旋耕刀片(332)形成为向下弯曲的弧面结构,以使得旋耕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将掀起的泥土抛到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节(32)包括通过所述传动轴(5)带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321),以及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2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22),且所述旋耕犁(33)的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二锥齿轮(322),并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322)带动自转,所述第一锥齿轮(32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22)通过锥度调节使得相邻的所述旋耕犁(33)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旋耕刀组上的旋耕刀片(332)自上而下呈螺旋形排布设置,且螺旋形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旋耕刀组的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
且所述旋耕刀片(332)中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的上表面还形成有V形松土件(333),且所述V形松土件(333)的开口端沿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朝向前端,且部分延伸位于所述旋耕刀片(332)的端部的外侧;
所述V形松土件(333)的内侧面上朝向所述V形松土件(333)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多条相对设置的破碎挡条;
所述破碎挡条至少包括自所述V形松土件(333)的内侧面朝向中轴线延伸且交错布置的板条(334),以及自所述板条(334)中朝向所述V形松土件(333)的开口端延伸的抵触破碎件(335),所述板条(334)的上端面低于所述V形松土件(333)的上端面,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条(334)分别自相对的内侧面延伸形成,且其中一个所述板条(334)的上端面位于相邻的所述板条(334)的下端面的下方,且位于上方的所述板条(334)上的抵触破碎件(335)的延伸长度小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板条(334)上的抵触破碎件(335)的延伸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包括多段与所述锥齿轮组相对驱动所述传动轴(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侠如时旭
申请(专利权)人:泗县旭东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