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变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变换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并联连接的整流器及变换器的电力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平8-25194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在具备并联连接在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的整流器及变换器的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在整流器及变换器中的至少某一方与交流电源之间设置变压器,防止在交流电源、整流器及变换器中流过环路电流(loopcurrent)。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19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以往的电力变换装置中,由于为了防止流过环路电流而设置变压器,所以有成本变高的问题。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流过环路电流、且低成本的电力变换装置。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变换装置具备:变换器,基于从交流电源供给的第1~第3交流电压生成第1~第3直流电压,将第1~第3直流电压分别向第1~第3输出节点输出;第1电容器,连接在第1及第2输出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n具备:/n变换器,基于从交流电源供给的第1~第3交流电压生成第1~第3直流电压,将上述第1~第3直流电压分别向第1~第3输出节点输出;/n第1电容器,连接在上述第1及第2输出节点间;/n第2电容器,连接在上述第2及第3输出节点间;/n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变换器,以使上述第1及第2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分别成为目标电压;以及/n整流器,将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整流,向上述第1及第3输出节点间输出第4直流电压;/n上述变换器包括:/n第1~第3晶体管,分别与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对应而设置,各自的第1电极连接至上述第1输出节点,各自的第2电极接受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变换器,基于从交流电源供给的第1~第3交流电压生成第1~第3直流电压,将上述第1~第3直流电压分别向第1~第3输出节点输出;
第1电容器,连接在上述第1及第2输出节点间;
第2电容器,连接在上述第2及第3输出节点间;
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变换器,以使上述第1及第2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分别成为目标电压;以及
整流器,将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整流,向上述第1及第3输出节点间输出第4直流电压;
上述变换器包括:
第1~第3晶体管,分别与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对应而设置,各自的第1电极连接至上述第1输出节点,各自的第2电极接受对应的交流电压;
第4~第6晶体管,分别与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对应而设置,各自的第1电极接受对应的交流电压,各自的第2电极连接至上述第3输出节点;
第1~第6二极管,分别与上述第1~第6晶体管反并联连接;以及
第1~第3交流开关,分别与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对应而设置,各自的一个端子接受对应的交流电压,各自的另一个端子连接至上述第2输出节点;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1~第3比较电路,分别与上述第1~第3晶体管对应而设置,分别对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的高低进行比较,在与对应的晶体管相对应的交流电压比其他两个交流电压高的情况下,输出允许对应的晶体管导通的信号;
第4~第6比较电路,分别与上述第4~第6晶体管对应而设置,分别对上述第1~第3交流电压的高低进行比较,在与对应的晶体管相对应的交流电压比其他两个交流电压低的情况下,输出允许对应的晶体管导通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在上述第1及第2电容器中的至少某一方的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比上述目标电压高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1~第6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使上述第1~第6晶体管分别导通及断开,使上述第1及第2电容器中的至少某一方的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
在上述第1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比上述目标电压高的情况下,使上述第1~第3晶体管中的通过上述第1~第3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而被允许了导通的晶体管导通及断开,使上述第1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下降;
在上述第2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比上述目标电压高的情况下,使上述第4~第6晶体管中的通过上述第4~第6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而被允许了导通的晶体管导通及断开,使上述第2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下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包括:
第1信号发生部,生成具有和上述第1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与上述目标电压之间的偏差对应的占空比的第1时钟信号;
第1门电路,向上述第1~第3晶体管中的通过上述第1~第3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而被允许了导通的晶体管的栅极给出上述第1时钟信号;
第2信号发生部,生成具有和上述第2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与上述目标电压之间的偏差对应的占空比的第2时钟信号;以及
第2门电路,向上述第4~第6晶体管中的通过上述第4~第6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而被允许了导通的晶体管的栅极给出上述第2时钟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1及第2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之和比上述目标电压的2倍的电压高的情况下,使上述第1~第3晶体管中的通过上述第1~第3比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茂田宏树,中野俊秀,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