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元件、热交换换气装置及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34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元件具有相向流部,该相向流部具备:多个分隔板,呈平面形状;以及多个间隔板,剖视呈波形形状,以间隔板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交替层叠分隔板和间隔板,其中,相向流部的侧面由将分隔板和间隔板重叠的部分折弯而成的末端的部分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元件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热交换元件的流路与外气之间的绝热性变得更高,能够降低热交换元件的流路内的流体与外气之间的热交换。其结果是,能够得到热交换效率更高的热交换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元件、热交换换气装置及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热交换换气装置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交换元件及其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节能的观点出发,作为对室内进行换气的装置,采用热交换换气装置。热交换换气装置是利用热交换元件使室内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统称为全热)与室外的温度及湿度(统称为全热)进行交换并进行换气的装置。为了减少伴随换气的热损失,采用了具有水蒸气的透过性的纸构件作为热交换元件。另外,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采用了从室外向室内吸入的空气和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空气在热交换元件内面对面地流动的相向流型热交换元件。作为现有的相向流型热交换元件,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如下的热交换元件:将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流路的传热体以其流路成为平行的方式层叠,制成瓦楞纸状的构造的相向流部,所述供空气流动的流路通过将波形形状的间隔板贴合于由对进行热交换的两个流体进行分隔的薄纸等构成的分隔板而形成。在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元件中,由于成为间隔板的波形形状的顶点与分隔板的平面的接合,因此波形形状的间隔板与平面形状的分隔板的接合成为线状的接合。因此,由于纸材的稍微的挠曲等,在分隔板与间隔板之间可能产生间隙。其结果,存在流路内的流体通过该间隙在与流路正交的方向上泄漏这样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热交换部件中,提出了如下的热交换部件:制作具有将分隔板的两端缘折回并包住间隔板的结构的传热体,并将它们层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142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7-462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2中的热交换部件利用上述结构,能够期待防止上述流体向外部泄漏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上述结构中,在热交换部件的侧面,在流路内的流体与热交换部件外的外气之间经由使分隔板折回而成的部分进行热交换,存在热交换部件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并提供热交换效率更高的热交换元件、热交换换气装置及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元件具有相向流部,该相向流部具备:多个分隔板,呈平面形状;以及多个间隔板,剖视呈波形形状,以间隔板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交替层叠分隔板和间隔板,其中,相向流部的侧面由将分隔板和间隔板重叠的部分折弯而成的末端的部分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传热体形成步骤,将呈平面形状的分隔板与剖视呈波形形状的间隔板接合而形成俯视呈长方形状的传热体;层叠步骤,层叠传热体;以及侧面形成步骤,将分隔板和间隔板重叠的部分折弯。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元件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热交换元件的流路与外气之间的绝热性变得更高,能够降低热交换元件的流路内的流体与外气之间的热交换。其结果是,能够得到热交换效率更高的热交换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元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元件的相向流部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流路变更部所使用的传热体的俯视外观图。图4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相向流部所使用的传热体以及流路变更部所使用的传热体接合而成的连结体的俯视外观图。图5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热体的分隔板与间隔板接合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热体的分隔板与间隔板的两端部压扁的状态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热交换元件的相向流部的A-A’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换气装置设置于房间的状态的外观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功能结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风扇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风门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使用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元件10的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元件10的立体图。热交换元件10由流路变更部6及相向流部7构成。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元件10的相向流部7的A-A’剖视图。如图2所示,相向流部7具备呈平面形状的多个分隔板1和剖视呈波形形状的多个间隔板2,以间隔板2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交替层叠分隔板1及间隔板2。即,相向流部7是将由呈平面形状的分隔板1和剖视呈波形形状的间隔板2形成的长方形状的传热体3以间隔板2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层叠而形成的。如图2所示,相邻的传热体3的分隔板1间的空间交替地形成第一流路51和第二流路52。从室外向室内吸入的空气(第一流体)在第一流路51中流动。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第二流体)在第二流路52中流动。通过使第一流体在第一流路51中流动并使第二流体在第二流路52中流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经由分隔板1进行热交换。相向流部7的侧面5由将分隔板1和间隔板2重叠的部分折弯而成的末端的部分形成。形成侧面5的间隔板2具有多个折痕,形成侧面5的间隔板2的折痕与形成该侧面5的间隔板2的其它的部分重叠。另外,形成侧面5的分隔板1和间隔板2通过接合构件9(例如密封材料或粘合带)接合。为了提高传热性和水蒸气的透过性,分隔板1通过由纤维素或几丁质等形成的板构成。间隔板2在板的厚度增加时闭塞流路,导致压力损失的增大,因此优选板较薄。而且,为了保持构造,希望具有能够通过折弯加工等而变形并保持其形状的形状保持性能。间隔板2通过满足这样的性质的由纤维素等构成的纸浆材料或树脂的板或者金属(例如铝、铁、不锈钢)的板构成。流路变更部6是将等腰三角形的传热体3x与传热体3y交替层叠而形成的。图3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10的流路变更部6中使用的传热体3x和传热体3y的俯视外观图。与上述传热体3相同,传热体3x由分隔板1x和间隔板2x构成。传热体3y由分隔板1y和间隔板2y构成。传热体3x与第一流路51对应。传热体3y与第二流路52对应。间隔板2x以相对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成为10度~60度的角度θ的方式与分隔板1x接合。间隔板2y以相对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成为10度~60度的角度θ的方式与分隔板1y接合。另外,间隔板2x及间隔板2y以第一流路51及第二流路52的朝向不成为同一方向的方式与分隔板1x及分隔板1y接合。流路变更部6改变在相向流部7的第一流路51中流动的第一流体和在第二流路52中流动的第二流体的流动方向。在第一流路51中流动的第一流体从室外向第一流体的流入口11流入,并在流路变更部6的第一流路51中向图1的右上的方向流动。接着,该第一流体在相向流部7的第一流路51中向图1的右方向流动,并在流路变更部6的第一流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元件,具有相向流部,该相向流部具备:/n多个分隔板,呈平面形状;以及/n多个间隔板,剖视呈波形形状,/n以所述间隔板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交替层叠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间隔板,/n其中,/n所述相向流部的侧面由将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间隔板重叠的部分折弯而成的末端的部分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元件,具有相向流部,该相向流部具备:
多个分隔板,呈平面形状;以及
多个间隔板,剖视呈波形形状,
以所述间隔板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交替层叠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间隔板,
其中,
所述相向流部的侧面由将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间隔板重叠的部分折弯而成的末端的部分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
所述间隔板中形成所述侧面的部分具有多个折痕,
形成所述侧面的所述间隔板的所述折痕与形成该侧面的所述间隔板的其它的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
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间隔板中形成所述侧面的部分通过接合构件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中,
所述分隔板和所述间隔板由具有热熔接性的构件构成。


5.一种热交换换气装置,其中,
该热交换换气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元件,
所述热交换元件进行从室外吸气口吸入并向室内排气口排出的流体和从室内吸气口吸入并向室外排气口排出的流体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彰则中村保博野村亚加音松浦洋航细川义浩外川一川崎隆裕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