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集成系统中的模式选择和切换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8277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频集成系统中的模式选择和切换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切换通信子模块时不灵活,易造成通信传输发生中断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基站进行初始接入,利用C波段进行数据传输;2)基站同时对毫米波段信道进行初始探测;3)基站根据初始探测状况及用户业务需求类型,选择当前数据传输频段;4)基站根据当前所选数据传输频段进行相应的数据传输状态跟踪;5)在初始探测时间间隔到达200ms时,基站再次发送探测信号,并根据探测状况进行数据传输频段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将C波段与毫米波段一体化,使频段切换更加灵活,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能避免在信道状况发生改变时的传输中断,可用于无线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频集成系统中的模式选择和切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双频集成系统中的模式选择和切换方法,可用于通信链路中断或性能下降情况时的工作频段自适应切换。
技术介绍
双频集成系统由C波段和毫米波频段构成,保障通信系统在信道状况发生改变时通信传输不中断。其中C波段是频率工作在4.0G-8.0GHz的一段频带,也是4G时代最主要的通信频段,它具有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信号穿透能力较强,覆盖范围大的特点。但是由于C波段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移动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长,毫米波段的开发和利用为移动通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毫米波具有频谱宽、稳定性高、方向性好的优势,因此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的使用频段之一,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毫米波的大带宽和高速率特性,能满足用户对特定场景的需求,如室内超高速率数据传输,物联网等。在5G中,毫米波频段可使用的最大带宽是400MHz,数据速率高达10Gbps甚至更高。从毫米波传播特性和覆盖能力考虑,毫米波适合部署在相对空旷无遮挡或少遮挡的室外和室内环境。这样在整个传播路径下,它的定向特点将会更具优势。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频段集成系统中的C波段与毫米波段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n1)基站进行初始接入,即利用C波段进行数据传输;/n2)设计帧格式为:每200ms的时间间隔内包含1个探测帧和19个普通帧,每个探测帧为10ms并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为1ms并含有4个slot,每个slot含有14个OFDM符号,每个探测信号在时域上占用每个slot内的8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进行全频段插入;/n基站在毫米波段发送该探测信号,用户利用接收到的探测信号计算毫米波段信道的视距/非视距信息LOS/NLOS、探测信号的接收功率RP'及探测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并通过C波段反馈给基站;/n3)基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频段集成系统中的C波段与毫米波段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基站进行初始接入,即利用C波段进行数据传输;
2)设计帧格式为:每200ms的时间间隔内包含1个探测帧和19个普通帧,每个探测帧为10ms并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为1ms并含有4个slot,每个slot含有14个OFDM符号,每个探测信号在时域上占用每个slot内的8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进行全频段插入;
基站在毫米波段发送该探测信号,用户利用接收到的探测信号计算毫米波段信道的视距/非视距信息LOS/NLOS、探测信号的接收功率RP'及探测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并通过C波段反馈给基站;
3)基站根据C波段反馈的信息及用户的业务需求综合选择当前数据传输频段;
3a)设频段切换阈值为:RP=-105dBm,SINR=-3dB;
3b)基站将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与所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当前毫米波信道为NLOS状态或者RP'和SINR'其中之一小于切换阈值时,则仍利用C波段进行数据传输,执行6);
若当前毫米波信道为LOS状态且RP'和SINR'都大于切换阈值,则数据传输分为毫米波段、C波段与毫米波段协同两种传输方式,执行3c);
3c)根据用户业务类型进行传输方式选择:
若用户业务为开阔环境eMBB增强移动带宽这种需要大带宽特性的业务,则选用数据传输模式为C波段与毫米波段协同传输,即采用C波段与毫米波段同时传输数据,并执行5);
否则,选用数据传输频段为毫米波段并执行4);
4)毫米波模式下追踪数据传输状况;
4a)用户利用在毫米波段接收到的数据计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P”及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并将其反馈给基站,以对毫米波段数据传输状况进行跟踪;
4b)基站在探测信号发送时间间隔未达到200ms之前,将反馈得到的RP”和SINR”与切换阈值进行比较:
若RP”小于RP或SINR”小于SINR,则将数据传输频段从毫米波段切换为C波段,执行6);
否则,维持毫米波段传输不变,执行6);
5)协同模式下追踪数据传输状况;
5a)用户利用在毫米波段接收到的数据计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P”'及参考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并反馈给基站;
5b)基站在探测信号发送时间间隔未达到200ms之前,将反馈得到的RP”'和SINR”'与切换阈值进行比较:
若RP”'小于RP或SINR”'小于SINR,则将数据传输从C波段与毫米波段协同切换为C波段传输,执行6);
否则,维持C波段与毫米波段协同传输不变,执行6);
6)基站在探测信号发送时间间隔到达200ms时,再次在毫米波段发送探测信号,用户利用当前接收到的探测信号计算毫米波段信道的视距/非视距信息LOS/NLOS、探测信号的接收功率RP””及探测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并通过C波段反馈探测信息给基站;
7)基站将当前数据传输频段与C波段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数据传输频段切换:
若当前采用C波段进行数据传输,探测得到毫米波段的信道为视距LOS,且RP””和SINR””都大于切换阈值,则返回3c);否则,维持C波段传输不变,返回6);
若当前采用毫米波段进行数据传输,探测得到毫米波段的信道特征为非视距NLOS或者RP””和SINR””其中之一小于切换阈值时,则切换传输频段为C波段,返回6);否则,维持毫米波段传输不变,返回4);
若当前采用C波段与毫米波段协同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探测得到毫米波段的信道特征为非视距NLOS或者RP””和SINR””其中之一小于切换阈值时,则切换传输频段为C波段,返回6);否则,维持C波段与毫米波段协同传输不变,返回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段集成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端,基站在毫米波段发送探测信号给用户,用户依据接收到的探测信号对毫米波信道信息进行识别,并通过C波段反馈给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计算信道视距/非视距LOS/NLOS信息,实现如下:
2a)计算毫米波段信道冲激响应的峰度Kh:



其中,h(t)为信道功率增益,μ|h|为信道功率增益h(t)的一阶矩,σ|h|为信道功率增益h(t)的二阶矩;
2b)计算毫米波段信道冲激响应的斜度Sk:



其中,N为多径数目;
2c)计算毫米波段信道冲激响应的莱斯系数K: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吕思婷万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