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本地部署的递归DNS服务器发起指定域名的第一查询,所述第一查询包括选择访问的运营商网络;获得所述递归DNS服务器返回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递归DNS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查询的运营商网络选择确定的对应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选择匹配的第二IP地址及网关地址,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封装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网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由选择网络接入方式,灵活性强,上网体验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校园网、企业网等专用网在接入互联网时,往往为了满足专用网内部用户的不同上网需求,或者线路备份的需要,会向外部接入多个运营商网络。以校园网为例,同时接入的不仅有教育网,还可能有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网络。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当接入不同的网络访问时,就需要使用对应网络分配地址范围的IP地址作为源地址才能实现传输。在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互联网协议第4版)时代,一般采用的是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机制,具体专用网内部主机分配私有IP地址,当报文到达负责NAT功能的网关时,NAT软件就会将相应的私有IP地址转换成访问对应运营商网络的公有IP地址。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由IETF(The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主导设计。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位,因此拥有海量的地址资源,具有快速高效、安全可控的特点,极大地扩展了地址的数量。如上所述,由于IPv4的地址资源匮乏,导致基于IPv4的解决多出口网络接入问题时,只能受限地采用NAT机制。但是,单纯依靠NAT实现接入,存在加重网关设备的负担,可能还降低访问的速度。在IPv6提供大量地址资源的前提下,亟待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可以利用IPv6的优势对现行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改进,以提高访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专用网组网中,在接入多个运营商网络时,访问效率不高、灵活性不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户主机向本地部署的递归DNS服务器发起指定域名的第一查询,所述第一查询包括选择访问的运营商网络;获得所述递归DNS服务器返回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递归DNS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查询的运营商网络选择确定的对应访问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确定匹配的第二IP地址及网关地址,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封装第一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网关。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户主机在接入网络前,至少分配有归属第一运营商的IPv6地址及归属第二运营商的IPv6地址。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户主机在访问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时,通过第一网关访问第一运营商网络,通过第二网关访问第二运营商网络。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通过所述第一IP地址的对应地址段确定对应的运营商网络,并确定对应的网关及作为源地址的第二IP地址。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户主机在接收到对应网关的重定向消息时,将对应的第一报文转发至重定向的网关,并修改对应地址段所属网关的目标缓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系统,包括:查询单元,用于用户主机向本地部署的递归DNS服务器发起指定域名的第一查询,所述第一查询包括选择访问的运营商网络;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递归DNS服务器返回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递归DNS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查询的运营商网络选择确定的对应访问IP地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确定匹配的第二IP地址及网关地址,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封装第一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网关。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户主机在接入网络前,至少分配有归属第一运营商的IPv6地址及归属第二运营商的IPv6地址。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户主机在访问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时,通过第一网关访问第一运营商网络,通过第二网关访问第二运营商网络。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第一IP地址的对应地址段确定对应的运营商网络,并确定对应的网关及作为源地址的第二IP地址。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户主机在接收到对应网关的重定向消息时,所述发送单元将对应的第一报文转发至重定向的网关,并修改对应地址段所属网关的目标缓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用户主机可以通过与递归DNS服务器的配合,及与不同运营商网络对应网关的转发机制,以实现在多运营商网络接入情况下的灵活访问。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由选择网络接入方式,灵活性强,上网体验更佳。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化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也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这些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它相对于IPv4,存在两个基本变化,一方面是从32bit地址长度升级到128bit地址长度,大大扩展了地址空间,为网络的规划与部署提供了弹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是增加了IPv6扩展报文头机制,提高了可编程能力,为SRv6、BIERv6等提供了扩展支持的能力。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充分利用IPv6地址的宽裕性,为专用网中的用户主机分配多个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可以来自于不同运营商网络分配的前缀网段中生成,也就是在运营商网络分配的地址范围内。具有多个可配IP地址的用户主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IP地址作为源地址进行报文封装,实现不同运营商网络的访问。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流程图。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用户主机向本地部署的递归DNS服务器发起指定域名的第一查询,所述第一查询包括选择访问的运营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用户主机向本地部署的递归DNS服务器发起指定域名的第一查询,所述第一查询包括选择访问的运营商网络;/n获得所述递归DNS服务器返回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递归DNS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查询的运营商网络选择确定的对应访问IP地址;/n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确定匹配的第二IP地址及网关地址,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封装第一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网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主机向本地部署的递归DNS服务器发起指定域名的第一查询,所述第一查询包括选择访问的运营商网络;
获得所述递归DNS服务器返回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递归DNS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查询的运营商网络选择确定的对应访问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归属的运营商网络确定匹配的第二IP地址及网关地址,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封装第一报文发送给对应的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主机在接入网络前,至少分配有归属第一运营商的IPv6地址及归属第二运营商的IPv6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主机在访问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时,通过第一网关访问第一运营商网络,通过第二网关访问第二运营商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IP地址的对应地址段确定对应的运营商网络,并确定对应的网关及作为源地址的第二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v6的组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主机在接收到对应网关的重定向消息时,将对应的第一报文转发至重定向的网关,并修改对应地址段所属网关的目标缓存。
6.一种基于IP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青峰,乔湛浩,
申请(专利权)人: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评测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网根南京网络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