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数据同步传输方法、装置、数据端设备、系统和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同步传输
,特别是涉及多路数据同步传输方法、装置、数据端设备、系统和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和5G技术广泛应用,数据传输的规模迅速增长,行业对高速通信系统下的数据需求逐渐升高。为了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串行器/解串器(SerDes)技术逐渐取代了并行接口技术,采用嵌入式的时钟和数据差分的方式,使得数据传输的速率得到飞速提升,利用高性能的SerDes技术保证数据准确稳定的传输,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由于数据在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数据延时,使得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不同步,导致数据信息在恢复使用中出现紊乱,故实现SerDes在数据传输中利用参数进行自动调整适应,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成为业界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亟需一种在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在数据接收端数据保持同步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多路数据同步传输方法、装置、数据端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端设备和/或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n建立数据端设备与一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协议数据连接;/n对所述数据端设备向一或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各传输数据的首部增加用于数据帧同步的编码K28.5,并在每个传输数据中插入编码K28.1和动态校准数值;/n针对所述数据端设备与任意一所述终端设备所组成的单路通道,分别记录所述数据端设备的发送缓冲器TB1与接收缓冲器RB1接收到编码K28.1的时刻,以计算各所述单路通道的延时时间;/n将各所述单路通道对应的所述延时时间与预设延时阈值比较,以调整所述动态校准数值,以使各所述单路通道的延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端设备和/或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数据端设备与一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协议数据连接;
对所述数据端设备向一或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各传输数据的首部增加用于数据帧同步的编码K28.5,并在每个传输数据中插入编码K28.1和动态校准数值;
针对所述数据端设备与任意一所述终端设备所组成的单路通道,分别记录所述数据端设备的发送缓冲器TB1与接收缓冲器RB1接收到编码K28.1的时刻,以计算各所述单路通道的延时时间;
将各所述单路通道对应的所述延时时间与预设延时阈值比较,以调整所述动态校准数值,以使各所述单路通道的延时时间均相同,实现多路数据传输的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端设备向一或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各传输数据的首部增加用于数据帧同步的编码K28.5,包括:
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传输数据;
将所述编码K28.5的数据值拼接在每个所述传输数据的首部;
将拼接后的所述传输数据依次送入发送缓冲器TB1,以供获取所述传输数据的起始位置;
令所述发送缓冲器TB1在存满预设帧数的传输数据后,逐步将存入的拼接后的传输数据送入发送端口,以供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在每个传输数据中插入编码K28.1和动态校准数值,包括:
当所述数据端设备的发送缓冲器TB1发送完所述传输数据D0-Dn中的D1数据后,将编码K28.1和动态校准数值插入所述发送缓冲器TB1,并直接发送至所述发送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所述数据端设备的发送缓冲器TB1与接收缓冲器RB1接收到编码K28.1的时刻,以计算各所述单路通道的延时时间,包括:
当所述数据端设备的发送缓冲器TB1插入编码K28.1时,记录发送时刻;
当所述数据端设备的接收缓冲器RB1接收到对应任意一所述单路通道中的终端设备发回的响应数据中包含的编码K28.1时,记录接收时刻;
计算所述发送时刻与所述接收时刻的差值,得到对应各所述单路通道的延时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所述单路通道中的终端设备发回的响应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缓冲器RB2在接收到编码K28.5后,将所述编码K28.5和动态校准数值取出以得到仅包含编码K28.1的传输数据,并将取出的编码K28.5和动态校准数值插入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冲器TB2发送完响应数据D0-Dn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刚,刘正强,陈斌,秦悦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