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凿孔Polar码的码字构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通信信道编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凿孔Polar码的码字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Polar码是E.Arikan教授于2009年提出的用于通信的编码方案,理论上它是一种能够用严谨的数学推理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编码方式。在发送端,N个独立信道经过相互极化,分裂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趋向于0或者1,信道极化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信道合并和信道分裂两个过程。当码长趋向于无穷时,一部分信道变为纯噪声信道,另一部分信道变为无噪声信道。极化后信道容量为0或1的分裂子信道占总信道比例随码长关系变化如图2所示,码长N=512时的信道容量分布图也在图3中给出。在接收端,极化码的特殊结构使它可以采用串行抵消算法,以较低的复杂度获得与最大似然译码相近的性能。优秀的性能表现使其成为5G通信的重要编码方法。由于传统极化码的构造方式是基于Arikan核的克罗内克次幂,极化码的码长受限于2n(n为正整数),而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我们知道原始信息的长度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编码能够根据原始信息的长度进行调整也就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凿孔Polar码的码字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确定编码信息位长度K、固定编码长度N和最终编码长度M,设定极化编码的极化核;/n步骤2,对特定信噪比下所有N个经信道极化后的分裂子信道根据其信道容量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后的信道容量矩阵和固定编码长度K,构造长度为N的信息序列;/n步骤3,根据固定编码长度N和极化核,计算极化生成矩阵;/n步骤4,根据步骤2得到的信息序列和步骤3得到的极化生成矩阵,得到长度为N的初始编码序列;/n步骤5,计算极化生成矩阵每列的列权重,依据列权重按大小顺序依次选择a列,并根据所述a列在极化生成矩阵中的索引号,构建长度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凿孔Polar码的码字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编码信息位长度K、固定编码长度N和最终编码长度M,设定极化编码的极化核;
步骤2,对特定信噪比下所有N个经信道极化后的分裂子信道根据其信道容量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后的信道容量矩阵和固定编码长度K,构造长度为N的信息序列;
步骤3,根据固定编码长度N和极化核,计算极化生成矩阵;
步骤4,根据步骤2得到的信息序列和步骤3得到的极化生成矩阵,得到长度为N的初始编码序列;
步骤5,计算极化生成矩阵每列的列权重,依据列权重按大小顺序依次选择a列,并根据所述a列在极化生成矩阵中的索引号,构建长度为a的码字删除矩阵;
其中a按照需要删除的码字数目取值为:a=N-M;
步骤6,依据码字删除矩阵中的a个元素值,分别索引到初始编码序列中相应位置的元素并进行删除,得到长度为M的最终编码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当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宏贵,熊儒菁,封雨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