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8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其包括步进马达主体、固定安装支架,步进马达主体包括马达外壳、转子组件、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注塑成一体结构的输出主轴、中间塑胶件、磁石,定子组件包括前端骨架、后端骨架、前端线圈绕组、后端线圈绕组,前、后端骨架分别设置接线端子,各接线端子分别穿过马达外壳的外壳侧壁通孔并延伸至马达外壳外端侧;PCB固定架装设PCB板,插接端子、接线端子分别焊装于PCB板;输出主轴套装输出蜗杆,输出蜗杆铆固于输出主轴且输出蜗杆与输出主轴轴孔过盈配合。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简便、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大负载力矩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步进马达
,尤其涉及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
技术介绍
摄像头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摄像头产品,例如应用于安防监控的摄像头、应用于汽车行车记录的摄像头等。对于摄像头而言,其一般通过步进马达进行驱动以实现变焦、聚焦动作。需指出的是,对于应用于汽车的步进马达而言,由于汽车行走时处于高速高震动环境,该特殊使用环境对于步进马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具有稳定的电性导通性。另外,对于现有的摄像头用步进马达而言,还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不能够有效适用于大负载力矩输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该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结构设计新颖、安装简便、稳定可靠性好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大负载力矩输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包括有步进马达主体、位于步进马达主体前端侧的固定安装支架,步进马达主体包括有马达外壳,马达外壳的内部嵌装有转子组件、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有呈直杆形状的输出主轴、呈圆环形状的磁石,输出主轴的后端部伸入至马达外壳内部且输出主轴的前端部穿过马达外壳并延伸至马达外壳的前端侧,磁石位于马达外壳内部且磁石套装于输出主轴外围,磁石与输出主轴同轴布置且磁石与输出主轴之间设置有中间塑胶件,输出主轴、磁石、中间塑胶件注塑成一体结构;定子组件包括有卡紧固定于马达外壳内部且套装于磁石外围的绕组骨架,绕组骨架包括有前端骨架、位于前端骨架后端侧的后端骨架,前端骨架绕装有前端线圈绕组,后端骨架绕装有后端线圈绕组;前端骨架设置有与前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后端骨架设置有与后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马达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开设有与马达外壳内部连通的外壳侧壁通孔,各接线端子分别穿过外壳侧壁通孔并延伸至马达外壳的外端侧;马达外壳的外侧装设有对齐外壳侧壁通孔的PCB固定架,PCB固定架装设有PCB板,各接线端子分别与PCB板焊接;PCB板对应各接线端子分别焊装有插接端子,各插接端子与相应的接线端子分别通过PCB板内部的导电线路电性导通;固定安装支架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支架前侧板、支架后侧板,支架前侧板位于支架后侧板的前端侧,支架前侧板与支架后侧板前后正对且间隔布置,马达外壳固定安装于支架后侧板的后表面,输出主轴的前端部延伸至支架前侧板与支架后侧板之间,支架前侧板与支架后侧板之间装设有套装于输出主轴外围的输出蜗杆,输出蜗杆与输出主轴同轴布置,输出蜗杆铆固于输出主轴且输出蜗杆与输出主轴轴孔过盈配合。其中,所述马达外壳的后表面铆固有后端支撑板,所述输出主轴的前端部通过前端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支架前侧板,输出主轴的后端部穿过马达外壳并延伸至马达外壳的后端侧,输出主轴的后端部通过后端滚珠轴承安装于后端支撑板。其中,所述输出主轴的外围于所述输出蜗杆的后端侧套装有扁位防滑套,扁位防滑套铆固于输出主轴;扁位防滑套包括有扁位止转部、设置于扁位止转部后端的轴向限位部,扁位止转部与轴向限位部为一体结构;输出蜗杆的后端部开设有形状与扁位止转部的形状相一致的蜗杆止转孔,扁位防滑套的扁位止转部嵌插于输出蜗杆的蜗杆止转孔内,输出蜗杆的后端面与扁位防滑套的轴向限位部抵接。其中,所述固定安装支架还包括有位于所述支架前侧板与所述支架后侧板之间的支架中间板,支架中间板的前端部与支架前侧板连接,支架中间板的后端部与支架后侧板连接;支架中间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支架中间板相垂直的固定耳板,各固定耳板分别开设有螺丝安装孔。其中,所述支架前侧板、所述支架后侧板、所述支架中间板以及各所述固定耳板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PCB固定架扣装于所述外壳侧壁通孔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其包括有步进马达主体、位于步进马达主体前端侧的固定安装支架,步进马达主体包括有马达外壳,马达外壳的内部嵌装有转子组件、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有呈直杆形状的输出主轴、呈圆环形状的磁石,输出主轴的后端部伸入至马达外壳内部且输出主轴的前端部穿过马达外壳并延伸至马达外壳的前端侧,磁石位于马达外壳内部且磁石套装于输出主轴外围,磁石与输出主轴同轴布置且磁石与输出主轴之间设置有中间塑胶件,输出主轴、磁石、中间塑胶件注塑成一体结构;定子组件包括有卡紧固定于马达外壳内部且套装于磁石外围的绕组骨架,绕组骨架包括有前端骨架、位于前端骨架后端侧的后端骨架,前端骨架绕装有前端线圈绕组,后端骨架绕装有后端线圈绕组;前端骨架设置有与前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后端骨架设置有与后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马达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开设有与马达外壳内部连通的外壳侧壁通孔,各接线端子分别穿过外壳侧壁通孔并延伸至马达外壳的外端侧;马达外壳的外侧装设有对齐外壳侧壁通孔的PCB固定架,PCB固定架装设有PCB板,各接线端子分别与PCB板焊接;PCB板对应各接线端子分别焊装有插接端子,各插接端子与相应的接线端子分别通过PCB板内部的导电线路电性导通;固定安装支架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支架前侧板、支架后侧板,支架前侧板位于支架后侧板的前端侧,支架前侧板与支架后侧板前后正对且间隔布置,马达外壳固定安装于支架后侧板的后表面,输出主轴的前端部延伸至支架前侧板与支架后侧板之间,支架前侧板与支架后侧板之间装设有套装于输出主轴外围的输出蜗杆,输出蜗杆与输出主轴同轴布置,输出蜗杆铆固于输出主轴且输出蜗杆与输出主轴轴孔过盈配合。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简便、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大负载力矩输出。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1——步进马达主体11——马达外壳111——外壳侧壁通孔12——转子组件121——输出主轴122——磁石123——中间塑胶件13——定子组件131——前端骨架132——后端骨架133——接线端子2——固定安装支架21——支架前侧板22——支架后侧板23——支架中间板24——固定耳板241——螺丝安装孔31——PCB固定架32——PCB板33——插接端子4——输出蜗杆41——蜗杆止转孔5——后端支撑板61——前端滚珠轴承62——后端滚珠轴承7——扁位防滑套71——扁位止转部72——轴向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包括有步进马达主体1、位于步进马达主体1前端侧的固定安装支架2,步进马达主体1包括有马达外壳11,马达外壳11的内部嵌装有转子组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包括有步进马达主体(1)、位于步进马达主体(1)前端侧的固定安装支架(2),步进马达主体(1)包括有马达外壳(11),马达外壳(11)的内部嵌装有转子组件(12)、定子组件(13);/n其特征在于:转子组件(12)包括有呈直杆形状的输出主轴(121)、呈圆环形状的磁石(122),输出主轴(121)的后端部伸入至马达外壳(11)内部且输出主轴(121)的前端部穿过马达外壳(11)并延伸至马达外壳(11)的前端侧,磁石(122)位于马达外壳(11)内部且磁石(122)套装于输出主轴(121)外围,磁石(122)与输出主轴(121)同轴布置且磁石(122)与输出主轴(121)之间设置有中间塑胶件(123),输出主轴(121)、磁石(122)、中间塑胶件(123)注塑成一体结构;/n定子组件(13)包括有卡紧固定于马达外壳(11)内部且套装于磁石(122)外围的绕组骨架,绕组骨架包括有前端骨架(131)、位于前端骨架(131)后端侧的后端骨架(132),前端骨架(131)绕装有前端线圈绕组,后端骨架(132)绕装有后端线圈绕组;前端骨架(131)设置有与前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133),后端骨架(132)设置有与后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133),马达外壳(11)的侧壁外表面开设有与马达外壳(11)内部连通的外壳侧壁通孔(111),各接线端子(133)分别穿过外壳侧壁通孔(111)并延伸至马达外壳(11)的外端侧;马达外壳(11)的外侧装设有对齐外壳侧壁通孔(111)的PCB固定架(31),PCB固定架(31)装设有PCB板(32),各接线端子(133)分别与PCB板(32)焊接;PCB板(32)对应各接线端子(133)分别焊装有插接端子(33),各插接端子(33)与相应的接线端子(133)分别通过PCB板(32)内部的导电线路电性导通;/n固定安装支架(2)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支架前侧板(21)、支架后侧板(22),支架前侧板(21)位于支架后侧板(22)的前端侧,支架前侧板(21)与支架后侧板(22)前后正对且间隔布置,马达外壳(11)固定安装于支架后侧板(22)的后表面,输出主轴(121)的前端部延伸至支架前侧板(21)与支架后侧板(22)之间,支架前侧板(21)与支架后侧板(22)之间装设有套装于输出主轴(121)外围的输出蜗杆(4),输出蜗杆(4)与输出主轴(121)同轴布置,输出蜗杆(4)铆固于输出主轴(121)且输出蜗杆(4)与输出主轴(121)轴孔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杆输出式步进马达,包括有步进马达主体(1)、位于步进马达主体(1)前端侧的固定安装支架(2),步进马达主体(1)包括有马达外壳(11),马达外壳(11)的内部嵌装有转子组件(12)、定子组件(13);
其特征在于:转子组件(12)包括有呈直杆形状的输出主轴(121)、呈圆环形状的磁石(122),输出主轴(121)的后端部伸入至马达外壳(11)内部且输出主轴(121)的前端部穿过马达外壳(11)并延伸至马达外壳(11)的前端侧,磁石(122)位于马达外壳(11)内部且磁石(122)套装于输出主轴(121)外围,磁石(122)与输出主轴(121)同轴布置且磁石(122)与输出主轴(121)之间设置有中间塑胶件(123),输出主轴(121)、磁石(122)、中间塑胶件(123)注塑成一体结构;
定子组件(13)包括有卡紧固定于马达外壳(11)内部且套装于磁石(122)外围的绕组骨架,绕组骨架包括有前端骨架(131)、位于前端骨架(131)后端侧的后端骨架(132),前端骨架(131)绕装有前端线圈绕组,后端骨架(132)绕装有后端线圈绕组;前端骨架(131)设置有与前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133),后端骨架(132)设置有与后端线圈绕组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133),马达外壳(11)的侧壁外表面开设有与马达外壳(11)内部连通的外壳侧壁通孔(111),各接线端子(133)分别穿过外壳侧壁通孔(111)并延伸至马达外壳(11)的外端侧;马达外壳(11)的外侧装设有对齐外壳侧壁通孔(111)的PCB固定架(31),PCB固定架(31)装设有PCB板(32),各接线端子(133)分别与PCB板(32)焊接;PCB板(32)对应各接线端子(133)分别焊装有插接端子(33),各插接端子(33)与相应的接线端子(133)分别通过PCB板(32)内部的导电线路电性导通;
固定安装支架(2)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支架前侧板(21)、支架后侧板(22),支架前侧板(21)位于支架后侧板(22)的前端侧,支架前侧板(21)与支架后侧板(22)前后正对且间隔布置,马达外壳(11)固定安装于支架后侧板(22)的后表面,输出主轴(121)的前端部延伸至支架前侧板(21)与支架后侧板(22)之间,支架前侧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木生杨俊文张树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