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螓专利>正文

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7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刷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包括定子结构以及穿过定子结构的转子结构,定子结构由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构成,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在轴向上叠加并连接成横截面为E型的定子结构,转子结构是在轴向上固定由条形硅钢块叠加,转子结构的端面上焊接有稀土磁铁薄块,稀土磁铁薄块的中心设置为N极。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超级永磁同步电机因其转子无线圈绕组,成本低,高速运转不变形,热耗在定子能充分散热,适宜长时运转,转动贯量小,易于加、减速,超级节能,超强动力,起动转矩大,在宽广的转速范围内均有着高效率,主要用于机械动力拖动,如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特别适合于无人机等航天航空领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级永磁电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刷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运转超级永磁电机设备。
技术介绍
无刷电机中转子磁极是径向排列的单一磁极对,它的工作磁路是通过转子直径沿定子周围闭合的,磁路太长,因其功耗原因限制了它不能作为拖动电机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超级永磁电机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无刷电机一般都较小,从结构上可知它转子上的永磁是径向排列的单一磁极对,因而磁路较长,由电磁学全电流定律:HL=IW,即磁场强度H与电路中安匝成正比,与磁路长L成反比,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了超级永磁电机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包括定子结构以及穿过所述定子结构的转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由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构成,所述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在轴向上叠加并连接成横截面为E型的定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是在轴向上固定由条形硅钢块叠加,所述转子结构的端面上焊接有稀土磁铁薄块,所述稀土磁铁薄块的中心设置为N极。优选的,所述定子结构的内径为250毫米。优选的,所述硅钢块冲压成内三凸极形状。优选的,所述转子结构的两个端面积与所述定子结构的E型凸极的面积相同。优选的,所述稀土磁铁薄块的形状大小与对应的定子结构的E型凸极相同。自定义术语的解释:共轭磁极对——当U型或E型电磁铁与同形状的永磁铁对置时,电磁铁经直流电激励与对置的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引或排斥关系,这种结构称之为“共轭磁极对”;小宇宙磁路——若把电机定子与转子看成是一个大宇宙,那么定子磁极与转子永磁之间局部闭合的超短磁路称之为“小宇宙磁路”。本专利技术从电机结构入手,将原无刷电机改为内转子式结构,定子由硅钢片冲压成内六凸型,叠厚为H,分为二组,中间由叠厚为2H的硅钢片环连接。转子由叠厚H的十字型硅钢片二组,其间夹有厚为2H的轴向磁化的永久磁环,这就构成了三相直流脉冲永磁电动机。图1-2是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原理图,定子上线圈绕组在三相脉冲激励下,定子上的U型磁极与转子轴向上的磁极对之间它们的磁力线就近闭合,形成“小宇宙”磁路,转子形成四对力偶并在旋转磁场作用下同步旋转;超级永磁同步电机的替代方案如图3-4所示,它是E型内转子式,适宜中小功率机械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电机转子无线圈绕组,成本低,高速运转不变形;2、热耗在定子,充分散热,适宜长时运转;3、转动贯量小,易于加、减速;4、超级节能,超强动力,起动转矩大;5、在宽广的转速范围内均有着高效率,主要用于机械动力拖动,如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特别适合于无人机等航天航空领域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三相U型内转子超级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三相U型内转子超级永磁同步电机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E型内转子超级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E型内转子超级永磁同步电机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共轭磁极对”、“小宇宙磁路”、“轴向磁化”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3-4,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包括定子结构以及穿过定子结构的转子结构,定子结构由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构成,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在轴向上叠加并连接成横截面为E型的定子结构,转子结构是在轴向上固定由条形硅钢块叠加,转子结构的端面上焊接有稀土磁铁薄块,稀土磁铁薄块的中心设置为N极。本实施例中,定子结构的内径为250毫米,硅钢块冲压成内三凸极形状、内六凸极形状中的一种,转子结构的两个端面积与定子结构的E型凸极的面积相同,稀土磁铁薄块的形状大小与对应的定子结构的E型凸极相同。超级永磁同步电机与普通无刷永磁电机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共有电机的基本结构,如机壳、定子、转子、轴承、风扇等,同样无需碳刷,因而转子无电枢,均需要脉冲编码驱动。超级永磁同步电机显著的技术特征是:定子凸极与转子磁极同为U型或E型,在结构上必须对称形成“共轭磁极对”结构,这是造就“小宇宙”磁路的必要条件,也是超级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核心技术之所在。超级永磁同步电机可以是内转子,也可以是外转子形式。超级永磁同步电机外观形状呈鼓形,高速旋转时具有陀螺的定轴性。如图1-2所示,定子上每相有四个电感线圈绕组,以A相为例:A↑表示该相绕组正电流通过使其产生的磁性对于转子产生排斥;A′↓则表示该绕组磁性对转子吸引(其他相亦然);A↑—A′↑表示这两绕组相串联,若按下列方法连接,则电机按顺时针方向旋转:Ⅰ相:A↑—A′↑—C↓—C′↓;Ⅱ相:C↑—C′↑—B↓—B′↓;Ⅲ相:B↑—B′↑—A↓—A′↓;这三组分别接三相脉冲驱动输出端。如图3-4所示,按照A↑—C↓;C↑—B↓;B↑—A↓激励,则内转子顺时针旋转;三个E型凸极中心铁芯上有双色漆包线并绕的电感线圈,箭尾表示正极为电流流入,⊙箭头为负端也是电流流出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四指从进⊙出,大拇指的方向为N极,此时的极性与转子中心磁极N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每相一个,绕组排斥记为↑,另一绕组吸引记为↓,如图所示,若按A↑串联C↓,也就是说A产生排斥的那组线圈与C产生吸引的那一组线圈串联接一相脉冲,C↑——B↓,接第二相,B↑——A↓接第三相,在三相时序脉冲作用下,定子产生顺时针的旋转磁场使转子同步旋转,所以无论是U型定子结构还是E型定子结构都应在保护范围内。这种结构与传统永磁电机相比较,超级永磁电机的工作磁路超级短,因而磁场强度强,节能,进而电机的转子转动直径可加大,转矩可增大,除了无刷电机的优点外,本专利技术是贡献了一种超级大动力拖动电机,应用十分广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包括定子结构以及穿过所述定子结构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由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构成,所述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在轴向上叠加并连接成横截面为E型的定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是在轴向上固定由条形硅钢块叠加,所述转子结构的端面上焊接有稀土磁铁薄块,所述稀土磁铁薄块的中心设置为N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包括定子结构以及穿过所述定子结构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由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构成,所述圆形硅钢块环和硅钢块在轴向上叠加并连接成横截面为E型的定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是在轴向上固定由条形硅钢块叠加,所述转子结构的端面上焊接有稀土磁铁薄块,所述稀土磁铁薄块的中心设置为N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永磁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螓
申请(专利权)人:杨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