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络柜、联络断路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17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络断路器,包括控制回路、与控制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源回路和与电源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两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以及欠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联络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联络断路器的操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对联络断路器的误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络柜、联络断路器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络柜、联络断路器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联络断路器是指装在联络柜里,起联络作用的开关。联络柜设置在两供电间之间,两供电间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当进线断路器合闸时,该供电间可为负载供电。当有一供电间停电或者故障时,另一供电间可通过联络柜来给予该供电间电源,从而使该供电间能够继续正常为负载供电。但在现有技术中,对联络断路器的操作主要依靠操作人员对规章制度以及开关操作规范的遵守,而因操作人员经验素质的原因,容易造成对联络断路器的误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联络柜、联络断路器及其操作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对联络断路器的误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联络断路器,用于连接两供电间,两供电间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联络断路器包括控制回路、与控制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源回路和与电源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两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以及欠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另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一端分别与两供电间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后再与欠压模块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形成第三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四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形成第五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并联形成第六支路,欠压模块、第三支路和第六支路串联,第六支路分别与两地连接,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分别与第二、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并联。进一步的,联络断路器设置在连接两供电间的联络柜内,联络柜内设置有分别与联络断路器两端连接的两隔离刀闸,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由两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串联形成的第七支路,第七支路与欠压模块、第三支路和第六支路串联。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回路包括整流滤波模块、输入端与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端连接的LC振荡模块、输入端与LC振荡模块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模块、输入端与输出模块采样输出端连接的采样模块、输入端与采样模块输出端连接的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输出端与LC振荡模块反馈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模块输入端分别与欠压模块一端和第六支路一端连接,输出模块输出端与电动操作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第一、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分别串接在第六支路一端与两供电间对应的地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欠压模块为欠压脱扣器。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联络柜,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联络断路器。进一步的,联络柜用于连接两供电间,两供电间内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联络柜还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柜体内的两隔离刀闸,两隔离刀闸分别与联络断路器两端连接。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联络断路器的操作方法,包括: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无电时,联络断路器不可合闸;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有电时,联络断路器不可合闸;当联络断路器一端有电、另一端无电时,联络断路器可合闸;联络断路器合闸后,另一端仍然无来电时,联络断路器可保持合闸状态或者分闸;联络断路器合闸后,另一端来电时,联络断路器瞬时分闸。进一步的,联络断路器设置在联络柜内,联络柜内设置有分别与联络断路器两端连接的两隔离刀闸,当两隔离刀闸分闸时,联络断路器不可合闸。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无电(即两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均分闸)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均不得电,则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均断开,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断开,则欠压模块失电,电源回路无电源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也无电源,故而联络断路器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有电(即两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均合闸)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均得电,则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均断开,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断开,则欠压模块失电,电源回路无电源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也无电源输入,故而联络断路器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当联络断路器一端有电(如1#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合闸,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分闸),则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失电,则第一支路导通、第二支路断开,第三支路因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而导通,第四支路也导通,从而使欠压模块得电,电源回路有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也有电源,此时可进行手动或者电动合闸;在联络断路器合闸后且2#供电间仍然无来电(即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仍然分闸)时,2#供电间通过联络断路器与1#供电间等电位,则第二继电器线圈也得电,则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断开,但是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则欠压模块仍然得电,电动操作机构仍然有电源,此时可使联络断路器继续保持合闸状态,或者对其进行手动或者电动的分闸操作;在联络断路器合闸后且2#供电间来电(即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合闸)时,第四支路断开,则欠压模块失电,联络断路器瞬时分闸;由上述分析可知,联络断路器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无论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有效避免对联络断路器的误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控制回路的触点控制信号大部分均来自联络断路器本身,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因距离太远而导致的误操作,基本不受联络柜与供电间之间距离的限制。2、当两隔离刀闸分闸(或者任一隔离刀闸分闸)时,第七支路断开,欠压模块失电,电动操作机构无电源,联络断路器不可合闸,如此能够保证必须先合闸两隔离刀闸,才能合闸联络断路器,能够避免隔离刀闸带负荷合闸,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11、第一支路;12、第二支路;13、第三支路;14、第四支路;15、第五支路;16、第七支路;KA1、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A2、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11、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12、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13、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14、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K21、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22、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23、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24、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Q1、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Q2、联络断路器的第二常开触点;G1、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G2、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DL11、1#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DL12、1#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DL21、2#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络断路器,用于连接两供电间,两供电间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联络断路器包括控制回路、与控制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源回路和与电源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两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以及欠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另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一端分别与两供电间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后再与欠压模块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形成第三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四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形成第五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并联形成第六支路,欠压模块、第三支路和第六支路串联,第六支路分别与两地连接,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分别与第二、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络断路器,用于连接两供电间,两供电间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联络断路器包括控制回路、与控制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源回路和与电源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两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以及欠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另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一端分别与两供电间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后再与欠压模块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形成第三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四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形成第五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并联形成第六支路,欠压模块、第三支路和第六支路串联,第六支路分别与两地连接,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分别与第二、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络断路器,联络断路器设置在连接两供电间的联络柜内,联络柜内设置有分别与联络断路器两端连接的两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由两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串联形成的第七支路,第七支路与欠压模块、第三支路和第六支路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回路包括整流滤波模块、输入端与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端连接的LC振荡模块、输入端与LC振荡模块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石川王铮刘莉莉黄峰铭黄灿锋吴剑坪李少波陈云腾周先强王瑞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