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5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包括泵浦源、波分复用耦合器、增益光纤、单向隔离器、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耦合输出器及可饱和吸收体,所述泵浦源、波分复用耦合器、增益光纤、单向隔离器、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耦合输出器及可饱和吸收体依次首尾光连接形成光循环通路;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光器的偏振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结合可饱和吸收体的自启动功能以及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的自修复功能,实现高能量、高稳定性以及高信噪比的锁模脉冲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
技术介绍
激光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掺杂稀土元素的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由于其在光通信、光数据存储、传感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脉冲形式的光纤激光器可保证良好的光束质量的条件下,以较低的平均输出功率下获得极高的重复频率和峰值功率,同时还具有极好的柔性与灵活性、可设计高可靠性、易于系统集成等优点。工作在近红外(1微米以及1.5微米)波段的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激光器中产生超短脉冲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被动锁模技术。实现被动锁模的关键技术是在激光器内引入可饱和吸收体。要实现稳定的超短脉冲激光输出,可饱和吸收体不仅要求对其工作波段的光具有非线性的饱和吸收效应,还应兼具低损耗、宽带、高热损伤阈值、高稳定等特点。因此寻找高性能的可饱和吸收体材料成为实现超短脉冲激光的关键。最早用于光纤激光器的可饱和吸收体是半导体饱和吸收镜(SESA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波分复用耦合器、增益光纤、单向隔离器、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耦合输出器及可饱和吸收体,所述泵浦源、波分复用耦合器、增益光纤、单向隔离器、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耦合输出器及可饱和吸收体依次首尾光连接形成光循环通路;/n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光器的偏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波分复用耦合器、增益光纤、单向隔离器、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耦合输出器及可饱和吸收体,所述泵浦源、波分复用耦合器、增益光纤、单向隔离器、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耦合输出器及可饱和吸收体依次首尾光连接形成光循环通路;
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光器的偏振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动及自恢复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包括两种自动搜索模式:正向反馈模式和负向反馈模式;
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检测到输出偏振光偏离时启动正向反馈模式,所述正向反馈模式正向调整输出偏振光状态,且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启动正向反馈模式的同时检测输出偏振光状态;
当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检测到输出偏振光靠近设定的偏振光状态时,保持正向反馈模式,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检测到输出偏振光为设定的偏振光状态时停止正向反馈模式;
当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检测到输出偏振光远离设定的偏振光状态时启动负向反馈模式,所述负向反馈模式负向调整输出偏振光状态,且所述算法控制偏振控制器启动负向反馈模式的同时检测输出偏振光状态;
当所述算法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晗宋宇锋张家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