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接线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设备
,会常常涉及到导线或电缆的连接,而通常的连接方式一般为压接连线法和缠绕连接法。压接连线法是通过将线头通过压接固定在固定点上,此种接线法受到连接导线的种类和线材拉力的影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脱落,导致断电等情况发生;缠绕连接法是通过将两个线头进行缠绕连接,不但连接工艺粗糙,也受到导线两端拉力的影响,导致脱线而断电。现有的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仍需要人工和线缆长时间直接接触,有较大的触电风险,此外,传统的接线方法连接强度低,不能有效的避免电力线缆脱离,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力线缆,减少触电几率,通过双重连接效果,极大的提高了连接强度,进而避免线缆分离。(二)技术方案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所述绝缘壳体(1)内左侧以及内右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对绝缘传送辊(4),所述绝缘壳体(1)上端插接有T型压杆(6),所述T型压杆(6)与绝缘壳体(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T型压杆(6)上的复位弹簧(7),所述T型压杆(6)的另一端贯绝缘壳体(1)上表面且连接有弧形卡扣(8),所述弧形卡扣(8)内卡接有横向设置的热缩管(12),所述绝缘壳体(1)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置第一线缆(100)以及第二线缆(200),所述第一线缆(100)的一端贯穿绝缘壳体(1)左表面以及位于左侧的所述绝缘传送辊(4)之间且延伸至热缩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所述绝缘壳体(1)内左侧以及内右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对绝缘传送辊(4),所述绝缘壳体(1)上端插接有T型压杆(6),所述T型压杆(6)与绝缘壳体(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T型压杆(6)上的复位弹簧(7),所述T型压杆(6)的另一端贯绝缘壳体(1)上表面且连接有弧形卡扣(8),所述弧形卡扣(8)内卡接有横向设置的热缩管(12),所述绝缘壳体(1)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置第一线缆(100)以及第二线缆(200),所述第一线缆(100)的一端贯穿绝缘壳体(1)左表面以及位于左侧的所述绝缘传送辊(4)之间且延伸至热缩管(12)内,所述第二线缆(200)的一端贯穿绝缘壳体(1)右表面以及位于右侧的所述绝缘传送辊(4)之间且延伸至热缩管(12)内,所述第一线缆(100)以及第二线缆(200)上均活动套设有连接环(14),所述连接环(14)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隔热环(15),所述隔热环(15)的外圆周面均固定有电加热环(16),所述第一线缆(100)以及第二线缆(200)上分别活动套设有母连接套管(18)以及子连接套管(9),且母连接套管(18)与子连接套管(9)均位于连接环(14)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缆用双头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4)外圆周面均固定有向上延伸的第二T型连杆(21),所述绝缘壳体(1)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供第二T型连杆(21)滑动的横向滑槽(11),两个所述第二T型连杆(21)的顶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横向滑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杰,卫丰波,郭海东,李延瑞,王晓波,李东阳,武知明,陈世峰,杨平,陈国强,程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市陕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