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隙天线和包括该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缝隙天线和包括该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缝隙天线是指在导体面上开缝形成的天线,也称为开槽天线。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缝隙天线方案。如图1所示,金属壳体1上开设缝隙3,金属壳体1上具有PCB(印制电路板)介质板2,其上上表面具有馈电结构4、5,下表面具有金属辐射层,馈电结构4、5与金属辐射层间接耦合,因此馈电结构的馈电点6位于PCB介质板2的边缘处,而缝隙3的一端需要开路处理,即如图1中所示的,缝隙3的左侧端部需要位于金属壳体1的边缘处。由此可知,现有的缝隙天线方案由于缝隙的一端需要开路处理,其安装位置需要位于金属壳体的边缘或者端角处,因此不能满足大部分产品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地,平面结构的缝隙天线的尺寸过大,且安装要求高,因此会过大地占用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另外,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对于天线的工作频率要求会不同,现有的缝隙天线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相应地改变馈电结构,导致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304),所述基板(304)的下表面覆盖金属辐射层(201)和馈电结构,所述金属辐射层(201)和馈电结构直接耦合,所述基板(304)为绝缘介质板,/n所述基板(304)上具有贯穿所述基板(304)的上、下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缝隙(101、102、103),所述第一缝隙(101、102、1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板(304)的长度方向一致,/n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点(202、203、204)和第一接地点(205、206、207),所述第一馈电点(202、203、204)、第一接地点(205、206、207)与所述第一缝隙(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304),所述基板(304)的下表面覆盖金属辐射层(201)和馈电结构,所述金属辐射层(201)和馈电结构直接耦合,所述基板(304)为绝缘介质板,
所述基板(304)上具有贯穿所述基板(304)的上、下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缝隙(101、102、103),所述第一缝隙(101、102、1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板(304)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点(202、203、204)和第一接地点(205、206、207),所述第一馈电点(202、203、204)、第一接地点(205、206、207)与所述第一缝隙(101、102、103)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馈电点(202、203、204)和与其对应的一个第一缝隙(101、102、103)的一条侧边连接,每个第一接地点(205、206、207)和与其对应的一个第一缝隙(101、102、103)的另一条侧边连接,以将该第一缝隙(101、102、103)的工作频段划分为第一工作频段和第二工作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馈电点(107、108、109)和第二接地点(110、111、112),所述第二馈电点(107、108、109)和第二接地点(110、111、112)位于所述基板(304)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馈电点(107、108、109)与所述第一馈电点(202、203、204)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接地点(110、111、112)和第一接地点(205、206、207)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馈电点(107、108、109)和第一馈电点(202、203、204)通过贯穿所述基板(304)的金属通孔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接地点(110、111、112)和第一接地点(205、206、207)通过贯穿所述基板(304)的金属通孔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董怀景,王剑,张书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