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3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属于电容耦合领域。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连接有十字形杆,所述十字形杆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连接有绝缘包覆电容铜线;所述腔体的内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谐振柱和第二谐振柱,所述第一谐振柱上焊接有铜丝,所述绝缘包覆电容铜线包裹在铜丝的外壁,所述铜丝远离第一谐振柱的一端与第二谐振柱相配合;所述主体的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所述输入铜片与输入接头相配合,所述输出铜片与输出接头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单腔小很难实现强容性耦合零点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尺寸易于控制,成本低廉,且可调节范围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强电容耦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耦合
,尤其涉及超强电容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双工器是异频双工电台,中继台的主要配件,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它是由两组不同频率的带通滤波器组成,避免本机发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在属滤波器设计中,由于频率原因单腔尺寸相对较小,在比较小的单腔内增加强电容零点相对比较难实现,且结构复杂,不便于控制,成本将高,可调节的范围小,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超强电容耦合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连接有十字形杆,所述十字形杆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连接有绝缘包覆电容铜线;所述腔体的内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谐振柱和第二谐振柱,所述第一谐振柱上焊接有铜丝,所述绝缘包覆电容铜线包裹在铜丝的外壁,所述铜丝远离第一谐振柱的一端与第二谐振柱相配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有腔体(101),所述腔体(101)内连接有十字形杆(102),所述十字形杆(102)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连接有绝缘包覆电容铜线(601);/n所述腔体(101)的内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谐振柱(104)和第二谐振柱(105),所述第一谐振柱(104)上焊接有铜丝(6),所述绝缘包覆电容铜线(601)包裹在铜丝(6)的外壁,所述铜丝(6)远离第一谐振柱(104)的一端与第二谐振柱(105)相配合;/n所述主体(1)的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接头(301)和输出接头(401),所述第二谐振柱(105)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有腔体(101),所述腔体(101)内连接有十字形杆(102),所述十字形杆(102)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连接有绝缘包覆电容铜线(601);
所述腔体(101)的内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谐振柱(104)和第二谐振柱(105),所述第一谐振柱(104)上焊接有铜丝(6),所述绝缘包覆电容铜线(601)包裹在铜丝(6)的外壁,所述铜丝(6)远离第一谐振柱(104)的一端与第二谐振柱(105)相配合;
所述主体(1)的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接头(301)和输出接头(401),所述第二谐振柱(105)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6),所述固定座(106)上固定连接有输入铜片(502)和输出铜片(5),所述输入铜片(502)与输入接头(301)相配合,所述输出铜片(5)与输出接头(401)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柱(104)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铜丝(6)焊接在其中一个第一谐振柱(104)上,所述铜丝(6)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谐振柱(105)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柱(105)和固定座(106)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输入铜片(502)和输出铜片(5)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谐振柱(1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强电容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铜片(502)和输出铜片(5)均通过铜片固定螺钉(50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作毅梁文超汪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泰信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