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电度表节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1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相电度表节电装置,包括一电容和两个双向可控硅,两个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阴极分别连接在一起,电容连接在一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及阴极之间,采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能使单相电度表电压线圈在电路中有负载时电流通过,没有负载时电流截止,解决了单相电表的空载耗电问题。(*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相电度表节电装置。单相电度表内装有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当电路中的负载断开时,电流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而电压线圈中却仍有一定的电流通过,使电度表空载耗电,我国大部分家庭用电时间仅占全天的三分之一,在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中,用户虽然不用电,但却有一部分电能被电度表白白耗费掉,造成巨大浪费,而目前还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使单相电度表在电路中有负载时通电,没有负载时断电,消除电度表空载耗电的装置。本技术包括一双向可控硅,该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与阳极连接在一起,该触发极与另一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连接,两个双向可控硅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在双向可控硅阴极与触发极之间并联一电容(3)。使用时,用电器的一端接单相电度表电流线圈出线端,用电器的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1)的阳极,双向可控硅(1)的阴极接电源零线,双向可控硅(2)的阳极接单相电度表的电压线圈出线端。采用本技术后,在电路中有负载时电度表有电流通过,没有负载时电流断开,既保证了电度表正常工作,又控制了电度表的空载耗电,节约了电能。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双向可控硅(1)的触发极与阳极连接在一起,该触发极与另一双向可控硅(2)的触发极连接,双向可控硅(1)的阴极与另一双向可控硅(2)的阴极连接,双向可控硅(1)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并联一由电阻(5)、电容(4)串联的电路,在双向可控硅(1)的触发极与阴极之间并联一电容(3)。图2中(6)示电路负载,(7)为单相电度表内电压线圈,(8)是单相电度表电流线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路中负载(6)一端接单相电度表电流线圈(8)的出线端,另一端接双向可控硅(1)的阳极,双向可控硅(1)的阴极接电源零线,双向可控硅(2)的阳极接单相电度表电压线圈(7)出线端,当电路中负载接通时,在双向可控硅(1)和(2)的触发极产生触发电流,使双向可控硅(1)和(2)同时导通,回路闭合,电度表正常工作,当负载断开时,触发电流消失,双向可控硅(1)和(2)同时截止,电度表停止工作,同时切断了通过单相电度表电压线圈的电流,使电度表不至于空载耗电;电阻(5)和电容(4)的串联电路构成感性负载过压缓冲网络,并联在双向可控硅(1)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对双向可控硅起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单相电度表节电器,其特征是包括一双向可控硅(1),该双向可控硅(1)的触发极与阳极连接在一起,该触发极与另一双向可控硅(2)的触发极连接,双向可控硅(1)的阴极与另一双向可控硅(2)的阴极连接,在双向可控硅(1)的触发极与阴极之间并联一电容(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电度表节电器,其特征是在双向可控硅(1)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并联一由电阻(5)、电容(4)串联的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相电度表节电装置,包括一电容和两个双向可控硅,两个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阴极分别连接在一起,电容连接在一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及阴极之间,采用该技术后,能使单相电度表电压线圈在电路中有负载时电流通过,没有负载时电流截止,解决了单相电度表的空载耗电问题。文档编号G01R11/00GK2113491SQ9123153公开日1992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康成 申请人:山东省昌乐县家用电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电度表节电器,其特征是包括一双向可控硅(1),该双向可控硅(1)的触发极与阳极连接在一起,该触发极与另一双向可控硅(2)的触发极连接,双向可控硅(1)的阴极与另一双向可控硅(2)的阴极连接,在双向可控硅(1)的触发极与阴极之间并联一电容(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昌乐县家用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