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逸清专利>正文

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98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4
防伪物品提供方(1)设立用于认证防伪物品(11)的防伪通讯接口(12),并为需要防伪认证的每批次防伪物品(11)或每件防伪物品(11)设立对应身份信息,并为其匹配认证密码信息。防伪物品提供方(1)在每一件防伪物品(11)上设置身份信息单元(111)和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防伪认证时,通过防伪通讯接口(12)读取并提交提交身份信息单元(111)上的身份信息提出认证申请。防伪物品提供方(1)读取认证密码,并返回给防伪认证需求方(2)。防伪认证需求方(2)利用接收到认证密码对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进行解密,根据解密情况判断被认证的防伪物品(11)的真伪性。优先方案为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加载于物理实体信息载体,且在解密操作时必须以实体接触形式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
技术介绍
假冒伪劣商品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顽疾。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在现代商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常用的产品防伪技术主要有物理实体防伪和电子数据防伪两种。但这两种方式都各有漏洞,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物理实体防伪是在防伪标签或其它产品附属物上设置独特的物理特征作为防伪手段,寄希望于造假者难以制作出同样的物件,但事实总难如愿。同时,由于消费者往往并不拥有标准比对物,因此,哪怕仿品伪造的不像,很多时候也不容易辨别出真伪。事实上,物理实体防伪一直在破解与反破解的循环中兜圈子。现有物理实体防伪主要有激光印刷防伪、化学油墨防伪、纹理防伪、隐形图像防伪、特制瓶盖或特制附属物防伪等方式。电子数据防伪一般是在产品上设置二维码或条形码等数据码,数据码本身含有与产品相关的身份确认数据。验证时,通过读取数据码获取产品相关数据,然后将读取的数据传送给预设的企业验证系统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的一致性来判断产品的真伪性。所谓电子数据防伪,因主要依赖于物理码型或其静态数据,本质上仍然属于物理防伪的范筹。针对电子防伪特点,造假者可以通过拍照或复印数据码,或者读取数据后重新生成电子数据码的手段获得仿造标识。因此,现有的电子数据防伪仍然存在巨大漏洞。如何提高防伪的可靠性,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物品概念涵盖了产品、商品和一些有防伪需求的特殊物品,比如艺术品、证书、证件等。本专利技术的防伪物品提供方的范围涵盖了物品制造方、物品销售方、物品管理方和物品物权方等范围,且不仅限于上述范围。本专利技术的防伪认证需求方的范围涵盖了物品购买方、物品接收方、物品使用方、物品管理方、物品转运方等范围,且不仅限于上述范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漏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效且可靠的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包括以下配置和操作方法:a)防伪物品提供方设立用于认证防伪物品的防伪通讯接口,并为需要防伪认证的每批次防伪物品或每件防伪物品设立对应身份信息,并为其匹配认证密码信息;b)防伪物品提供方在每件需要防伪认证的防伪物品上设置至少一组防伪信息单元组合,每组防伪信息单元组合包括身份信息单元和加密认证信息单元,所述身份信息单元包含有防伪物品的身份信息,所述加密认证信息单元需由上述步骤匹配的认证密码信息或其衍生信息进行解密;c)防伪认证需求方需要防伪认证时,通过防伪通讯接口,读取提交所述身份信息单元上的防伪物品的身份信息,提出防伪认证请求;d)防伪物品提供方根据上述防伪物品的身份信息,将对应的认证密码信息返回或呈现给防伪认证需求方;e)防伪认证需求方利用接收到的或呈现的认证密码信息或其衍生信息,对防伪物品上的加密认证信息单元进行解密,根据解密情况判断被认证的防伪物品的真伪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中,所述防伪通讯接口的类型是一种独立的防伪认证专用手机APP软件或现有常用手机APP软件的防伪认证专用二级功能模块。为便于管理,防伪物品提供方可以在防伪物品身份信息及其匹配的认证密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防伪物品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库。防伪通讯接口和上述防伪物品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库形成关联。认证密码信息返回或呈现给防伪认证需求方的方式可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采用短信方式发送返还给防伪认证需求方;另一种是直接在防伪认证需求方的手机APP页面上呈现。在上述物品防伪认证方法中,进一步,所述加密认证信息单元至少包含一个已加密的电子式信息载体或一个已加密的物理实体信息载体。优选的:所述物理实体信息载体或其附着物和被认证的防伪物品不可无损伤性分离。所述电子式信息载体的优选方案为电子文档、电子文件夹或软件程序,并加载于物理实体信息载体。所述物理实体信息载体主要有密码锁、嵌入式芯片、TF卡、NFC卡、IC卡、射频卡、U盘、U盾或具有加密功能且同时自带输入输出功能的电子装置等。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加密认证信息单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已加密的信息载体。再进一步,所述两个或两以上的加密信息载体为物理实体加密信息载体和电子式加密信息载体的组合,并形成两重或多重嵌套密码体系。再进一步,所述物理实体信息载体在解密操作时必须以物理实体接触形式进行。此处的物理实体接触形式是相对于无线非接触式方式而言。解密用的或连接外部解密设备用的实体接触部位覆盖有物理实体遮盖物,所述物理实体遮盖物不可无损伤性移除,用以拒绝非授权的解密行为或外部设备连接。所述以实体接触形式进行解密的物理实体信息载体优选为密码锁或具有加密功能的电子信息存储载体或具有加密功能且同时自带输入输出功能的电子装置,如嵌入式芯片、含闪存模块的电子存储卡等。最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以实体接触形式进行解密的物理实体信息载体包含有USB接口或触点式数据接口。同样,所述USB接口或触点式数据接口部位覆盖有物理实体遮盖物,所述物理实体遮盖物不可无损伤性移除,用以拒绝非授权的外部设备连接。所述USB接口可以是Micro-USB接口、Mini-USB接口、TYPE-C型USB接口或Lighting口,以方便各种类型的手机进行防伪认证操作。当然,所述物理实体信息载体也可采用非接触式的近距离无线通讯载体,如NFC卡、IC卡、RFID射频卡等。相对于实体接触形式的解密方案来说,非接触式的近距离无线通讯载体容易被恶意穷举解密,或者,在有解密次数限制的机制下,可能被恶意多次解密而导致防伪功能失效。关键是,非接触式的无线通讯载体方案在被恶意解密时,不会留下破坏痕迹。当防伪功能已失效时,也不易被发现。因此,无线解密方案的防伪可靠性略低于物理实体解密方案。在上述所有方案中,所述身份信息单元设置为暗码信息单元,是最佳的方案。优选的,所述暗码信息单元为不可复原的表面涂层刮除式暗码信息单元或表层揭开式暗码信息单元。本专利技术防伪认证方法采用加密手段,有效地解决了信息载体伪造问题和信息伪造复制问题。物理实体信息载体和防伪物品不可无损伤性分离,且需采用实体接触形式解密,则可以确保非法解密行为必定留下痕迹,从而使防冒行为难以遁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物品防伪认证方法,较之现有防伪方法,具有突出优异特性和极高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物品防伪认证方法使物品防伪认证技术真正从物理时代进入数字时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物品防伪认证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的一种物品防伪认证系统图。首先,防伪物品提供方1建立一套专用的防伪认证手机软件应用程序(简称手机APP)作为防伪通讯接口12。防伪物品提供方1为每件防伪物品11建立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和一一对应的密码,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建立防伪物品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库。该防伪物品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库和上述防伪通讯接口12形成关联。防伪物品提供方1在每一件防伪物品11上设置至少一组防伪信息单元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配置和操作方法:/na) 防伪物品提供方(1)设立用于认证防伪物品(11)的防伪通讯接口(12),并为需要防伪认证的每批次防伪物品(11)或每件防伪物品(11)设立对应身份信息,并为其匹配认证密码信息;/nb) 防伪物品提供方(1)在每件需要防伪认证的防伪物品(11)上设置至少一组防伪信息单元组合,每组防伪信息单元组合包括身份信息单元(111)和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所述身份信息单元(111)包含有防伪物品(11)的身份信息,所述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需由上述步骤匹配的认证密码信息或其衍生信息进行解密;/nc) 防伪认证需求方(2)需要防伪认证时,通过防伪通讯接口(12),读取提交所述身份信息单元(111)上的防伪物品(11)的身份信息,提出防伪认证请求;/nd) 防伪物品提供方(1)根据上述防伪物品(11)的身份信息,将对应的认证密码信息返回或呈现给防伪认证需求方(2);/ne) 防伪认证需求方(2)利用接收到的或呈现的认证密码信息或其衍生信息,对防伪物品(11)上的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进行解密,根据解密情况判断被认证的防伪物品(11)的真伪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07 CN 2020103788182;20200718 CN 2020106948461.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配置和操作方法:
a)防伪物品提供方(1)设立用于认证防伪物品(11)的防伪通讯接口(12),并为需要防伪认证的每批次防伪物品(11)或每件防伪物品(11)设立对应身份信息,并为其匹配认证密码信息;
b)防伪物品提供方(1)在每件需要防伪认证的防伪物品(11)上设置至少一组防伪信息单元组合,每组防伪信息单元组合包括身份信息单元(111)和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所述身份信息单元(111)包含有防伪物品(11)的身份信息,所述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需由上述步骤匹配的认证密码信息或其衍生信息进行解密;
c)防伪认证需求方(2)需要防伪认证时,通过防伪通讯接口(12),读取提交所述身份信息单元(111)上的防伪物品(11)的身份信息,提出防伪认证请求;
d)防伪物品提供方(1)根据上述防伪物品(11)的身份信息,将对应的认证密码信息返回或呈现给防伪认证需求方(2);
e)防伪认证需求方(2)利用接收到的或呈现的认证密码信息或其衍生信息,对防伪物品(11)上的加密认证信息单元(112)进行解密,根据解密情况判断被认证的防伪物品(11)的真伪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品防伪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通讯接口(12)的类型是一种独立的防伪认证专用手机APP软件,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广张逸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逸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